其实,江志国对这几个靶子已经练过几百遍了,闭着眼都能打上了,之所以让二海看看自己的枪法,主要是让二海练枪有点动力,也让二海知道,要想对自己有什么不良想法,先要掂量掂量自己的能力。
二海每打一发就用望远镜看看,打了20多发后,江志国带着他去检查了兔子套和兽夹就回山洞作早饭了。
吃过饭后,江志国给二海讲了一下王八盒子和三八大盖的使用要领,二海受过正规的训练,一点就通。不一会,二海拿起了江志国的枪端详起来,二海发现,江志国的枪却是一支普通的步枪,一个单筒的望远镜用一个支架架在标尺上,用胶皮捆在了枪上,便问江志国:
“你怎么会有苏联的枪?”
“民国28年,国军从苏联买了5万支这种步枪,后来因为子弹配套问题,这种枪只装备给了一些老将的非嫡系部队,我也是在一个国军和日军的战场上捡到的。以前我用的也是汉阳造,汉阳造虽然威力比较大,但后坐力大,声音大,枪口火焰大,打冷枪容易暴露目标,这种步枪后坐力也比较大,但子弹同三八大盖的子弹一样采用火棉发射药,无枪口火焰,而且精度要比汉阳造和中正式好很多,于是我就改用这支枪了,只是子弹不好弄。”
“那三八大盖怎么样?”二海擦着自己的枪问,
“三八大盖除了子弹杀伤力不足外,其它都很好,后坐小,声音小,没有枪口火焰,600米的精度要好于中正步枪,特别适合打冷枪,只要是打中要害部位,一枪一个,关键是子弹好补给,没有了就去找鬼子要行了。”
二海也跟着笑了笑:“也是,就是超过200米就很难看清目标了,要是也有个你那样的瞄准镜就好了。”说道这,二海突然狡的笑了笑:
“你能不能给我的枪也装个你那样的瞄准镜?”
江志国一听差点没晕过去,这人也太得寸进尺了,才一天工夫,有了吃的,有了穿的、有了住的、有了枪,还想和我一样装瞄准镜,真是的。刚想到这,二海看到江志国不太愿意给自己改装枪,紧接着又说:
“你好人做到底,帮我改枪,我拜你为师,以后跟你学枪法,跟你打鬼子,不回游击队了,反正在哪也是一样打鬼子,跟着你还能打更多的鬼子。”说着就要跪下拜师。江志国忙扶起二海说:
“别忙着拜师,你的年纪比我还大,我可不想收你这样老的徒弟,再说等事情过了,你还是当你的民兵排长去吧,跟着我会很危险的。”
二海不依,非缠着江志国拜师,江志国争不过,只好答应改枪,拜师的事以后再说。江志国拿出上次缴获的日本十三年式望远镜,找来工具从中间拆成两个单镜筒,取过右边的镜筒,拿来三八大盖拆下了标尺,比照标尺槽的宽度将望远镜中间的支架锉成了单镜筒的支架,再用车内胎将单镜筒固定在了标尺槽上,保持枪管、物镜、目镜在一个平面内。因为日制十三年式望远镜为伽利略式望远镜,分划在右镜筒内,目镜和物镜分为两段,不在一条直线上,所在当把目镜固定在枪的标尺槽上的时候,物镜则悬在了枪管的正上方,日制十三年式望远镜6X24的放大倍率,视场大,看得远,只要调整好焦距,1000米处的人头一样看得很清晰,缺点也很明显,不是定焦,需不断调整焦距,镜筒固定在标尺上,离人眼太远,瞄准时身体得尽量前倾。剩下来的工作就是校正瞄准点,江志国将三八大盖的基本瞄准点也选在了300米,即焦距调整在300米上,在300米距离射击时不用校正高低量。江志国将检查的原理和方法教给了二海,剩下的6.5mm的子弹也都给了他,然后让他独自到后山去调整校正瞄准镜,体验在各个距离上的瞄准射击点。二海拎着步枪、挫刀和子弹一路小跑地到后山去了。
天黑的时候,二海一脸兴奋的回来了,跑到江志国近前说:
“师傅,好了。”
江志国头都没抬,问到:
“各个距离的射击点都记住了?”
二海答到:“差不多都记住了。”
“最远射击距离标了多少?”
“800,不过最好的是600米以内,超过600目标就有点小,子弹也偏得厉害。”二海又问到:“还有一个问题,师傅,在射击的过程中距离怎么能知道,100米、200米还好估量,再远就没法估量了,距离不准,我们的瞄准点不也是白费的吗?”
江志国一想,这个人还是块枪手的料,能看出问题来了,便说:
“实战中,我们是通过对比1.7米高的目标在瞄准镜内的长度来确定目标距离的。”说道这,江志国在地上划了一个示意图让二海看,并给他进行仔细的讲解,二海渐渐的明白了。
接下来的几天,江志国就怎样选择射击阵地,怎样伪装潜伏、怎样选择射击目标、怎样提高射击精度等手把手地教给了二海。江志国想,自己不便经常下山,教好二海,他可以帮自己多杀几个鬼子。一天晚上吃过饭,二海擦着枪跟江志国说:
“师傅,你怎么懂得这么多知识,像你这样应该到部队里去,我保准你能当大官。”
“去你的吧,知道的多和当官是两嘛事。”江志国答到,
“师傅,我还剩下不到10发子弹了,咱们下山弄点吧?”二海有点按耐不住了,很想下山找鬼子试试自己的技术和步枪。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