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宜贵和孙树锋,曾经和战士们一起,在战场上度过了十几个春秋,
因此很理解眼前所进行的这场战争,对他们意味着什么。战争把人们整个儿,
包括他们的一切感觉和一切思想都吸引过去了。每个人不仅从头脑而且从心
灵都认识到,敌人只要存在一天,就一天威胁着祖国,威胁着民族,威胁着
人民,威胁着行进在这支队伍中的每一个人的家庭和亲人,威胁着这片热土
上美好生存着的一切。
于是,陈宜贵望着默默地在旁边走过的战士们,心中又涌起了那不止
一次出现过的念头:理想的力量是什么样的力量啊,为了保卫它,他们准备
进行决死的战斗,战斗到流尽最后一滴血!
队伍在前进,沿着漫漫的黄士大道,迎着黑沉沉的夜幕,在继续行军。
身后,是辽远的东方。
夜,越来越黑。但,这是月亮即将升起之前的短暂黑暗。
或许,过不了多久,月亮就会升起,照亮指战员们脚下的道路;或许,
即将升起的那轮月亮,是红色的,是一轮带着毛边的红月亮。
月亮和太阳一样,都能给大地带来光明。
15
马匪拼命逃窜,战士们乘胜追击:“缴枪不杀!”解放经川后,得知宁
夏马鸿逵的第128 军已退守三关口。瓦亭地区,妄图阻止解放大军西进。为
了消灭敌人,曾思玉军长命令第191 师离开西(安)兰(州)公路,取捷径
直插重镇固原,迂回二关口、瓦亭侧后,协同沿西兰公路前进的郑维山第63
军,歼灭宁夏马鸿逵的卢忠良第128 军。
黄土高原的山路崎岖起伏,一会儿跌落深谷,一会儿又直上山巅。战
士们全副武装,沿着山路急速追击。
连续7 昼夜急行军,部队已是人困马乏,战士们背上的步枪、手榴弹、
圆锹、干粮和背包,也变得越来越沉重了。
陈宜贵发现前面队列里一个小战士,走路就像扭秧歌一样摇摇摆摆,
便让警卫员喊住了他。
陈宜贵关切地问:“小鬼,是不是脚打泡了?”小战士带着山西口音,
笑嘻嘻地回答道:“再有几门‘炮’,咱也拖得动。”陈宜贵半开玩笑地说:“嗬!
你那是山炮,还是野炮?叫咱们看看!”小战士就势往路边一坐,脱下鞋把
脚一伸,露出几个圆鼓溜溜的白泡,调皮地说:“看就看吧!当榴弹炮总够
资格了吧!”陈宜贵挺心疼这个小战士。他让警卫员揪下几根马尾巴,帮小
战士将水泡—一穿破,用纱布简单地裹了裹。然后,他让警卫员把马牵过来。
小战士挺机灵,见此情景,急忙站起来,一跛一拐地跑出几步,回过
头来,做了个鬼脸,冲着陈宜贵一笑,顽皮地说:“首长,马留着给伤病员
骑吧,咱保证掉不了队!”这里是黄土高原干旱地区,方圆数百里没有水井,
连一条有水的小河沟也很难找到。当地老百姓都是家家挖窖,冬雪夏雨,存
入窖内,一年365 天,用碗计算着用水,水比油缺,比粮贵。解放军大部队
行动,几十里很难碰上一个三五户人家的小村子,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找到
一点窖水,真是杯水车薪,指战员别说止渴,润一下喉咙也不够。
炎阳灼烈,大地蒸发出炽人的热浪。战士们一个个口干舌燥,渴得连
话也说不出来。有的战士支持不住了,走着走着,便一头栽倒在路边,昏迷
过去。有的战士渴得无法忍受,不得不接点尿来解渴。
尽管口干舌燥,喉咙冒烟,但宣传队的同志站在高高的山坡上,打着
竹板,敲着搪瓷碗,用干得嘶哑的嗓子,表演着临时自编的节目,以活跃行
军气氛。
开展互助不疲劳,争扛行李抱背包。
你追我赶快步走,不怕干渴路途遥。
叫声同志听仔细,立功计划要记牢。
千里行军追马匪,争当英模立功劳。
7 月引日凌晨,天刚放亮。山岭卜,阵阵凉风送爽,吹拂着战士们的面
颊,扫去了连日行军的疲乏。
当部队追至镇原县一带,前卫第572 团尖刀连,突然发现东北方500
米处的公路卜,有一队马军骑兵在徘徊。战士们不等下命令便冲了上去。
敌人见势不妙,掉转马头,边打边撤。
战士们架起重机枪,瞄准狼狈逃跑的敌人,狠狠打了一阵子,敌人丢
下几具尸体,没命地朝两溃退而去。
陈宜贵得到报告后,根据马军的作战特点,分析道:“骑兵机动性强,
进退迅速,这股骑兵很可能是马家军的警戒部队,看来,敌人主力离我们不
会太远了。”孙树锋把手一挥,说:“不管敌人是什么部队,彭老总要我们一
定抓住敌人!”部队紧紧盯住敌人的踪迹,跑步前进,队伍里除了一片呼哧
呼哧的喘息声,唰唰的脚步声,手榴弹、步枪、铁锹的撞击声外,没有别的
声响。
一路上,到处可见敌人的帽子、鞋子和马刀等物。敌人把两名重伤兵,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