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满16。”“哪个部队的?”“第63 军第566 团第3 连的。”“好嘛!打开太
原,你们连夺得了一面‘立功太原’的大红旗。对不对?”“对呀!你是哪
一位首长,怎么知道的?”彭德怀反问了一句:“你叫什么名字?还没告诉
我呢!”小战士一边走,一边敬礼报告道:“报告首长,我叫李小虎,是司号
员!”彭德怀还了一个礼,手抚着他的头,问:“李小虎,一只小老虎,走得
动吗?”李小虎听他这么问,灵机一动,大声道:“首长,把枪还给我!”彭
德怀大步走着,说:“小鬼,我帮你扛着,你攒足劲儿,到了兰州,得把冲
锋号吹得震天响才行呀!”李小虎骄傲地说:“首长,我这号一吹起来,准把
马步芳父子吓得丢了魂儿!”彭德怀伸手摸了摸他的圆脑袋,深情地望着他,
禁不住低声自语道:“多好的孩子!可是,战争..”这时,远方响起一阵
枪炮声,西边天际腾起串串弹火的光焰,把星空点缀得愈加壮丽多彩。
行军的速度,骤然加快了。
19
大兵压境,蒋介石两员大将彻夜密谈,共谋生路西北局势发生了重大
变化,兰州决战迫在眉睫。蒋介石心里对西北已感到失望,虽然委派阎锡山
在广州召来胡宗南、马步芳、马鸿逵开军事会议,明里继续给西北二马打气,
暗中却把注意力转到以四川为中心的西南。他希望凭借天府之富,作其最后
挣扎。
蒋介石打定主意后,密令宋希濂部队由湘鄂西退保川东,胡宗南部队
由陕南、甘南伺机退入川北。干是,8 月中旬的一天,这两员蒋介石的大将
便在汉中碰头了。
宋希濂飞抵汉中之前,先把他的司令部由巴东移到恩施,然后慌忙飞
到重庆拜访了张群、钱大钧和杨森等人,并与胡宗南电话约定后,才到汉中
的。
胡宗南亲自跑到汉中机场,把宋希濂接到他的临时指挥部,设宴接风
洗尘。当晚,两人进行彻夜长谈,从下午8 时开始,一直谈到深夜两点。
他们先谈国民党20 年来如何腐败无能,然后又讨论第3 次世界大战会
不会在短期内爆发。接着,又开始议论起了共产党。
宋希濂表示,他在抗日期间,没有和八路军接触过;抗战结束后,自1946
年至1948 年,他在新疆,对于共产党和解放军的情况,也不甚了解。他对
这个十分敏感的问题,只轻描淡写地说了几句,涉及到实质性的问题时,却
闭口不谈。也许,他对胡宗南尚存戒备之心。
胡宗南则不然,对共产党有相当的研究。在国民党军队中,他对争权
夺利的一套经验是十分丰富的。当他看到自己的漏船行将沉没时,也妄想卷
起一阵狂风,颠翻别人的大船。但到底能否保住西北和西南,他也多少有点
悲观。
宋希濂的头脑比胡宗南要清醒一些,他估计解放军正规部队不少于400
多万,再加上地方兵团及民兵组织,可能已达到1000 万。解放军既拥有如
此强大的力量,必然要很快地向各地进军,统一全国。而蒋介石的军队,仅
剩了100 多万,且散布在新疆、甘肃、陕南、四川、贵州、云南、湖南、鄂
西、广东、广西以致于台湾等地。
就数量和战斗力来说,无论在任何地区,都已不能进行决战。因而在
大陆上,不论西北或西南,乃至于华南,都是保守不住的。只有台湾一地,
由于地理条件关系,还可以暂时苟安。
最后,两人又详细探讨了关于西南的前途问题。对于这个问题,谈的
时间最多,也最精心。
他们先扳着指头细算了一下其时在川、康、黔、贵、鄂西北及陕南地
带的蒋军力量。这股力量虽说不算庞大,但也不可小视。
在陕南、川北一带,归川陕甘边区绥靖公署主任胡宗南指挥的有李文
兵团、裴昌会兵团、李振兵团,共12 个军;归川鄂边区绥靖公署主任孙震
指挥的有孙元良兵团的两个军;归贵州绥靖公署主任谷正伦指挥的有何绍周
兵团的两个军;归云南绥靖公署主任卢汉指挥的共4 个军;归川湘鄂边区绥
靖公署主任宋希濂指挥的有钟彬兵团和陈克非兵民共6 个军零4 个师;由西
南军政长官公署直接指挥的罗广文兵团有两个军;由郭汝瑰指挥的新编兵团
有两个军;此外,加上刘文辉、邓锡侯、杨森等部队,总计西南蒋军兵力约
50 万左右。
然而,在这50 万军队中,属于胡宗南和宋希濂指挥的超过半数以上。
因此,这两个人,就是蒋介石在西南的两张王牌。
宋希濂一针见血地说:“虽说留在西南地区的兵力尚有50 万之多,但这
些部队,许多都是新编成的,装备不全,尤其缺乏训练,战斗力脆弱,而且
散布在这样广大的地区,除了公路之外,连一条铁路也没有,要想集结兵力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