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肃然起敬。同时,大家都深受启发和教育,仿佛听了一堂生动的军事课,
顿觉茅塞大开,又懂得了许多。
杨得志站在彭德怀的身边,当即表示决心道:“彭总,请你放心吧!第
64 军全军上下斗志高昂,在固原和海原又缴获了敌人40 多万发子弹,并有
两个月的储粮,粮弹充足,工事也不断加强,曾思玉和王昭他们有信心完成
狙击宁马的任务,再加上5 个团的支援,那就更有把握了。至于攻打兰州,
现在已经摸清了敌人的阵地情况和兵力部署,只要有一两天的准备,大家有
把握把敌人的阵地拿下来!”离开第19 兵团指挥所,彭德怀径直来到第63
军前沿阵地视察。
在前沿阵地上,彭德怀召集准备担任主攻部队的师以上干部开会。军
长郑维山,政委王宗槐;第189 师师长杜瑜华,政委蔡长元;第187 师师长
张英辉,还有其他几位军、师负责同志,都参加了这次会议。
这是一次很短的战地军事会议。彭德怀听了部队的准备情况后,着重
总结了首攻的经验教训,明确了下一步的战斗任务,向大家进行了一次军事
交底。
彭德怀蹲在一张摊开在地上的军事地图前,眼睛盯着地图上的红蓝两
色箭头,严肃地说:“兰州战役关系到西北解放的全局。一定要不惜一切代
价拿下来。豆家山是兰州的东大门,一定要把它打开。”他说话的声音井不
高,但一字一顿,一句一停,在场的人都深深感到其中的分量。特别是说到
豆家山这个地名时,他用右手食指,在地图上标有豆家山的地方,连续点了
三下,每一下似乎都点得很重,很有力量。
尔后,他把目光从地图上,移到郑维山和王宗槐的脸上,声音沉沉地
说:“你们第63 军的担子很重,一定要拿下来!你们这里不是有个红3 团吗?
在哪里?”郑维山很干脆地回答道:“是第189 师的566 团,这个团能打山
地战。”彭德怀把手一挥,声音浑厚地说:“好嘛。就叫他们上。”千声锣鼓,
一锤定音。主攻豆家山的任务,当即就交给了第566 团。团长潘永堤心里清
楚:这一回,可是彭德怀点的将啊!
彭德怀不顾疲劳,父视察了几处前沿阵地。
从前沿阵地回来后,彭德怀收到毛泽东的一份指示电:马步芳既决心
守兰州,有利于我军歼灭该敌。为歼灭该敌起见,须集中3 个兵团全力于攻
兰战役。王震兵团从上游渡河后,似宜迂回于兰州后方,即切断兰州通青海
及通新疆的道路并参加攻击,而主要是切断通新疆的道路,务不使马步芳退
至新疆为害无穷。攻击前似须有一星期或更多时间使部队恢复疲劳,详细侦
察敌情、地形和鼓舞士气,作充分的战斗准备。并须准备一次打不开而用二
次、三次攻击,去歼灭马敌和攻占兰州。
彭德怀将电文反复读了好几遍,仔细体会着毛泽东指示的精神。这一
夜,他又是彻夜未眠。
在这样的时刻,他,一位统帅着千军万马的战役总指挥,一个计划,
一道命令,既决定着千万个将士的命运,也决定着兰州乃至整个中国西部大
片河山江土的命运,他必须把睡觉的时间全都用在精心部署战役上。
然而,他已经连续好多个昼夜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了。
8 月24 日,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阴雨天。如果这雨没完没了地下个不停
的话,将会给翌日发动的全线总攻造成极大的困难。
彭德怀遵照毛泽东23 日的指示电,连夜调整了部署,并设想了可能出
现的最困难的情况。
阴雨中,彭德怀将情况复电报告毛泽东。
决以3 个兵团打兰州,王震兵团从兰州上游迂回兰北。宁马出动3 个
军经黄河左岸增援兰州的可能性很大。如两马集结兰州,加上周嘉彬、黄祖
埙两部,共有13 万兵据守坚城,我军即使集中3 个兵团短期内亦不易攻占,
同时粮食很困难,运输线长,运输工具少,弹药都不能得到充分接济,运粮
更不可能。故决定乘马鸿运未到前围攻兰州,求得先解决青马主力。现第2
兵团和第19 兵团攻城准备工作已妥,疲劳尚未恢复,粮食不足,油、菜更
难解决,青马匪不断反袭,故很难得到休息。以现在准备工作看,攻城已有
七、八成把握,故决定在25 日晨开始攻击。如果未解决青马,而宁马援军
迫近时,即以4 个军围困兰州,集结5 个军打宁马。
浓云密布,薄雾笼罩着山峦,细密的雨城址满了空中,黄土山岭上一
片泥泞。
彭德怀望着雨雾蒙蒙的云空,伫立了很久。他那两道浓黑的眉毛,皱
了皱,便在室内无休无止地踱起步来。
距离发起总攻的时间,不到1 天1 夜了。他决心在总攻发起之前,走
遍所有的前沿主阵地,看遍所有的主攻部队。
现在,只剩下皋兰山下担任主攻的第6 军第门师第50 团的阵地还没有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