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战争指导_[英]约翰·弗雷德里克·查尔斯·富勒【完结】(62)

  列宁和他的十九名追随者离开伯尔尼时,曾清楚地表明他们的意图:不仅要推翻临时政府,而且还要对德国的资产阶级进行一场革命性的斗争。他在动身之前写信给瑞士的工人说,“我们将要为德国人进行一场革命性的斗争……德国的无产阶级是俄国以及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最忠实、最可靠的盟友。” [ 作者注:《列宁全集》,(1930年英文版),第20卷第85、87页。 ]

  4月16日夜晚,列宁抵达彼得格勒,第二天便在全俄苏维埃会议上致词。他要求在军队中作广泛的宣传,把帝国主义战争变成为无产阶级的国内战争;推翻临时政府,以由苏维埃的代表所组成的共和国来取代它。从那时起,每天,几乎是每小时,列宁都在向彼得格勒的群众发表演说,煽动反抗,痛骂战争,并且许诺满足他们所有的愿望。

  7月1日,临时政府为了实践自己的语言,恢复了对德军阵地的进攻。最初,进展还是顺利的,但是到了19日,德军开始反攻。这时,列宁在俄军中培植的布尔什维克的代理人,已经完全地破坏了土兵的忠诚,以致于一个团一个团地实行兵变,谋杀他们的军官,然后自动解散回家。这一事件,加上乌克兰同时宣布自治,导致了罗夫政府的垮台。7月22日,亚历山大·克伦斯基组成新的内阁,开始执政。这一内阁是由所有各党派的代表组成的,只是极右的保皇党和极左的布尔什维克除外。在一片混乱声中,彼得格勒的布尔什维克总部被查封,托洛斯基和许多布尔什维克党人被逮捕,而列宁却化装成为一个火车司机逃往芬兰去了,并在那里躲藏了三个月之久。

  二、《国家与革命》

  在芬兰,列宁始终同彼得格勒保持着联系,并且把他的时间用在写作上,完成了他那本最出名的小册子:《国家与革命: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和无产阶级在革命中的任务》。

  这是一个具有启示性的文件,因为它表明:列宁具有超人的智慧和钢铁般的意志;但是从根本上来说,他却是一个乌托邦主义者。虽然一再由于现实的要求,他不得不放下马克思的教条而服从于当时的条件,但是当事情过去之后,他又不能从〈共产党宣言》的梦幻世界中超脱出来。而且,很奇怪的是,在二十多年的革命活动之后,他仍要对他的追随者下指示,而这种指示他却是重复地说过好多次了。不过,十月革命就是建立在这种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之上的。现在,不妨引用几段比较重要的话。

  因为国家是一种阶级统治的工具,于是产生出一种必然的结论:

  “无产阶级如果不先夺取政权,”“不把国家变为‘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就不能推翻资产阶级。”随后又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这个无产阶级国家在取得胜利以后就会立刻开始消亡,因为在没有阶级矛盾的社会里,国家是不需要的,是不可能存在的。” [ 译者注:《列宁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卷第194页。 ]

  因此,革命必须“集中一切破坏力量去反对国家政权,迫使革命提出破坏和消灭国家机器的任务,而不是去改善国家机器。” [ 译者注:同上,第3卷第196页。 ]

  “我们不是空想主义者……我们希望由现在的人们来实行社会主义革命;现在的人们没有服从,没有监督,没有‘监工和会计’是不行的。”

  “但是所需要的服从是对一切被剥削劳动者的武装先锋队——无产阶级的服从。国家官吏的特殊‘长官职能’可以并且应该在一天之内就开始用‘监工和会计’的简单职能来代替,这些职能现在只要有一般市民水平的人就能胜任,只要发给‘工人的工资’就完全能够执行了。”

  “我们工人自己将以资本主义创造的成果为基础来组织大生产,将依靠自己的工人的经验,建立由武装工人的国家政权维护的最严格的铁的纪律……这就是我们无产阶级的任务,无产阶级革命实现以后,就可以而且应该从这里开始做起。在大生产的基础上,这个开始自然会使一切官吏机构逐渐‘消亡’,使一种不带引号的,与雇佣奴隶制不同的秩序逐渐建立起来,在这种秩序下,日益简化的监督和统计报表的职能将由所有的人轮流行使,然后将成为一种习惯,最后就不再成其为特殊阶层的特殊职能了。” [ 译者注:同上,第3卷第212-213页。 ]

  “老是忘记国家的消灭也就是民主的消灭,国家的消亡也就是民主的消亡。”

  “民主就是承认少数服从多数的国家,即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一部分居民对另一部分居民有系统地使用暴力的组织。”

  “我们的最终目的是消灭国家,也就是消灭任何有组织有系统的暴力,消灭任何加在人们头上的暴力。我们并不期待一个不遵守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的社会制度。但是,我们在向往社会主义的同时,深信社会主义将发展成为共产主义,而到那个时候就没有任何必要对人们使用暴力,没有任何必要使一个人服从另一个人——因为人们将习惯于遵守公共生活的起码条件,而不需要暴力和服从。” [ 译者注:同上,第3卷第241-242页。 ]

  “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当资本家的反抗已经彻底粉碎,当资本家已经消失,当阶级已经不存在(即社会各个成员在对社会生产资料的关系上已经没有什么差别)的时候,只有在那个时候,‘国家才会消失,才有可能谈自由。’只有在那个时候,真正完全的、真正没有任何禁止的民主才有可能,才会实现。” [ 译者注:同上,第3卷第247页。 ]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