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战争指导_[英]约翰·弗雷德里克·查尔斯·富勒【完结】(99)

  在此期间,华盛顿方面也在考虑结束战争的方法和手段。虽然美国陆军部主张入侵日本,空军则坚持进行大规模的轰炸,但是也有一些人认为,只要对“无条件投降”作出“合理的解释”,日本是会投降的,“唯一使他们犹豫不决的,是关于天皇的未来地位问题。” [ 作者注:参见《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美国》R·S·克莱茵(1951年版),第333-347页。 ] 后来审讯日本高级战犯时,得出了一种看法,认为“日本人已经处在快要投降的边缘上,但是对帝国主义制度的废除和天皇本人要受到战犯待遇的惊恐,却在支撑着他们。” [ 作者注:N·柯伦特:《史汀生部长:国家管理的的研究》,(1954年版),第224页。 ]

  正当这些意见还在酝酿的时候,原子弹的发展已经进展到几乎即将成功的阶段, [ 作者注:邱吉尔第一次提到原子弹是在1941年8月30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第3卷第730页);而戈培尔则在1942年3月21日才提到它(《戈培尔日记》,第98页)。 ] 1946年4月,史汀生指派了一个委员会,为他提出关于使用原子弹问题的建议。6月2日,他在—份备忘录中向杜鲁门总统陈述了自己的观点。他提出,如果原子弹的最后试验和准备能够圆满完成的话,那么,原子弹的使用就可以作为侵入日本的一种选择方策。他建议,在使用原子弹之前要先发出警告,指出:“我们将对这个岛国施加各种不可抗拒的力量,这种力量的使用将会使它承受不可避免的毁灭。”此外,他还私下设想:“如果加以补充,说明我们并不反对日本在现有王朝之下实行君主立宪制度,那么,实际上就会增加日本投降的可能性。” [ 作者注:《在和平与战争中服役》,第368页。 ]

  7月17日,召开了波茨坦会议。同一天,史汀生向杜鲁门总统报告了一个重要的消息,说是前一天对原子弹进行的最后试验已经绝对地成功了。于是,杜鲁门和邱吉尔为了避免入侵所带来的伤亡而决定使用原子弹。邱吉尔写道:“现在,所有恶梦般的阴影都已经消除了,前途似乎是一片光明,一两声巨响就可以结束战争……此外,我们也不必再去要求俄国人的帮助了。” [ 作者注:《第二次世界大战》,第6卷第552-553页。丘吉尔说,他从来没有想过杜鲁门决定使用原子弹是不合理的。他说,在原子弹降落之前,日本已是必败无疑了。 ]

  邱吉尔错了。因为斯退丁纽斯告诉我们说:“甚至到波茨坦会议时,在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以后,……美国军界仍坚持要苏联加人远东战争,在雅尔塔和波茨坦两次会议中,美国的参谋首长们特别关注日本在满洲的军队。这支独立的军队被认为是日本军队的精华……而且人们还相信,即使日本岛投降了,如果俄国不卷入到战争中来,这支军队还能将战争拖延下去。” [ 作者注:爱德华·R·斯退丁纽斯:《罗斯福与俄国人:雅尔诺会议》(英文版1950年),第96页。实际上,在那时“精华”也变成了“糟粕”,受过训练的人员早已被抽调走了,而且也没有石油。 ]

  在波茨坦会议召开之前,东京与驻莫斯科大使佐滕之间的来往电信,都被华盛顿破译出来了。 [ 作者注:在珍珠港事件之前,日本的密码即已被破译,在整个战争中都是如此。 ] 7月13日,日本外交部电告佐滕说:“在莫洛托夫前往波茨坦之前,赶紧把帝国政府希望结束战争的强烈愿望告诉他……‘无条件投降’是和平的唯一的障碍。” [ 作者注:R.巴托:《日本的投降决定》(1954年版),第130页。 ] 这样,日本的险恶地位就已变得象晶体一样透明,而且,立即结束战争的道路似乎也已打通。但是,美国仍于7月26日对日本下了最后—道通牒:“我们要求日本政府立即宣布所有的日本武装力量无条件投降……否则,日本就要彻底被毁灭。” [ 作者注:《波茨坦宣言》,全文参见《日本的投降决定》一书的附录C,第243-234页。 ] 其中,没有一字提到天皇。

  两天之后,铃木拒绝了这个最后通牒。他宣布说,那是“不值得大家注意的。” [ 作者注:《在和平与战争中服役》,第369页。 ] 于是,为了掩护俄国按预定日期(8月8日)进入战争,美国决定向日本投放两颗原子弹。一颗于8月6日投在广岛,另一颗于8月9日投到长崎。8月6日是星期一,上午8时15分,一个火球在广岛中心西北方的上空出现了。它的爆炸威力相当于二万吨梯恩梯炸药;在它的中心,温度高达一亿五千万摄氏度,这比太阳中心的温度还要高出大约十倍。 [ 作者注:弗雷德·霍伊尔;《自然宇宙》,(1960年版),第36页。 ] 它所产生的压力,据估计每平方英寸上是十万吨以上。一股“风暴性的大火”使几百个火头同时点燃了,最远的离爆炸中心有四千六百码的距离。城市中有4.5平方英里的土地完全被烧坏,有七万到八万的人死亡,五万人受伤。尽管如此,在这座城市边缘上的工厂,却几乎完全没有被损坏。“据估计,如果战争继续进行的话,这些工厂能在三十天以内恢复正常的生产。” [ 作者注:《美国战略轰炸调查总结报告》(太平洋战争),第24页。 ]

  8月9日,日本最高战争指导会议一致同意,把“无条件投降”问题提交天皇去作最后决断。日皇决定求和,10日,东京广播宣布,日本政府准备接受同盟国在“波茨坦宣言”中所提出的条件,但是要求,宣言中不包括任何改变天皇统治大权的内容,只能在有此谅解上下接受宣言。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