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间的积极性,带有一定的盲目性。看出问题,才能鼓起劲来。跃进
公路,修了这么多也没垮台。秦朝、隋朝很快就垮了。
十五、群众路线问题。群众路线有没有?有多少?
十六、全国协作关系。破坏了原来的协作关系。搞了大的,挤了小的。
大区搞体系,公社工业化,工厂综合化。协作区搞些调查研究,计委的派
出机关。
十七、团结问题。统一思想,从中央到县委。河南120 万基层干部,40
万犯错误,3600 人受处分,是个分裂。
十八、国际问题(列了个题目)。对资产阶级不易一次认清,界限要分
清。同蒋介石打了10 年,讲统一战线时,一切都忘了。
1958 年大跃进的最高潮为8 月北戴河会议:钢翻一番,1070 万吨;建
立人民公社;主张供给制(责难工资制);宣传过渡到共产主义非遥远之事,
等等。一整套“左”的理想或空想。从而全国大刮共产风(一平二调三收
款,吃饭不要钱等)、高指标风、瞎指挥风、强迫命令风、浮夸风。为保证
“钢铁元帅升帐”,基建投资增加一倍;工人增加 2000 万;9000万人上山
炼钢铁,要为 1959 年产钢3000 万吨奋斗。两次郑州会议开始纠“左”,强
调要“压缩空气”,“冷热结合”,要搞综合平衡,要刹住一平二调三收款,
要整顿公社,解决所有制,核算以原高级社为基础。上海会议后,毛泽东
又给各级干部一封信:要讲真话,不要讲假话;定要实事求是;要把粮食
抓得很紧很紧。尽管有这些纠“左”的措施和讲话,但依然对总路线。大
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绝对肯定,仍坚持“以钢为纲”,对公共食堂
等仍旧依依不舍,1959 年还要继续跃进。总之,气可鼓不可泄。依据这18
个问题的基本估计与基本精神,庐山会议自然不可能对大跃进进行根本调
整。例如 1959 年钢的指标,从1958 年12月武昌会议压到2000 万吨,1959
年4 月上海会议压到1650 万吨,庐山会议开始压到1300 万吨,仍旧是完
不成的高指标。因为1958 年钢的实际完成数即合格的钢产量,后来只落实
到800 万吨。粮食指标从10500 亿斤压到5500 亿斤,也还是办不到的。后
来的实践证明:高指标不降,大跃进等“三面红旗”不根本怀疑,实难以
从根本上纠“左”;所有浮夸风、瞎指挥风、强迫命令风等也难以真正刹住。
所以这18 个问题的提出,似乎不是“热锅上的蚂蚁”了,但实际也决非真
正“冷锅上的蚂蚁”。何况就是对这18 个问题的看法,当时也还存在分歧,
并不是上下看法都一致了。所以庐山这场风波,从发生大争论来说,是必
然的;但是后来出现如此“反右倾机会主义”的可怕局面,则有一定的偶
然性。
中南组的讨论
7 月3 日开始,按大区分6 个组开座谈会。中央各部委同志分别参加各
组。我被分在中南组。组长是陶铸。按照18个问题,摆情况,谈看法,提
意见。白天开会,晚上自由活动,星期天休息。当时讨论的情况,大概是
各人根据自己的思想认识来谈。我的记录本只记了些要点,也不是每个人
的发言都记,前几天记得较多,后几天记得很少。小组会并没有按照问题
逐个讨论,多是一揽子发言。
关于读书,大家发表了这样一些意见:现在读书,作用极大。在北京没
法读书,要看的东西太多。学习制度取消了,星期日名存实亡。几个人一
组,读一个月。“一把手”没有什么离不开的。价值法则、商品经济等问题,
认识上并未解决。过去不知钢之厉害,去年碰了钉子,也应当利用人家经
验。不学,书记当不下去。还有千万人饿肚子的问题。觉悟有了,就需要
逼着读,读完交篇心得文章,很有必要。协作区应当搞点理论协作。《红旗》
应当有争论文章。关于去年秋收与炼钢之间的矛盾,还有深翻土地等问题,
中央当时未能当机立断,等等。
7 月3 日,陶铸首先谈广东情况:今年广东洪水灾害,早稻约损失30
亿斤。经过救灾与克服共产风,党群关系有改变。群众说:“共产党可共患
难。”广东粮食一向宽裕,多给群众留一点,挽回在港澳的影响。去年向港
澳吹过牛。共产风将副业、手工业刮掉了,商业协作搞乱了。将丝一下搅
成一团,“九年惨淡经营,真是毁于一旦”。750 万农户,70%以上养猪;一
吃一死,都不养了。副食伤得太厉害。群众回家吃饭,听其自然,回去一
个时期有好处。这样,家庭养猪能快恢复。群众懂价值法则,我们不懂(农
民舍得杀三只鸡给母猪吃)。过去7 年,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同步增长。去
年前者大增,后者很少增,都各顾各了。手工业纷纷下马。过去供300 万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