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华北又闹独立自主。回延安三年格格不人。解放战争合作。抗
美援朝,回到军委,不大靠拢了。
刘少奇:元帅心情,不好合作。我也有此心情。难道都怪这些人,你就
那么好?中间有个问题,把你那套丢开,服从党,野心抛掉。是大家的野
心,无产阶级改造全世界的野心,不是个人野心。党内好好合作,求同存
异。原则问题要斗争。团结——批评——团结。
毛泽东:9 个元帅、10 个大将,围在你周围岂不好?人少好还是人多好?
刘少奇:还要一个改造过程。
彭德怀:40 天来,有两面,有恨,也接受。当元帅不行。当副手,刚
愎自用。
朱德:顺着无问题,不顺成问题。投降无产阶级,永不反水,但要防止
反水。永远跟着毛主席。名利思想,名是要的,正确也是个名的问题。
毛泽东:做真正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考茨基、普列汉诺夫,政治犯错误,
变成反党,拥护祖国。将来是好遗产。都可搞错的。心里虽是马克思主义,
总有部分不纯,以无产阶级之名引诱彭,不一定行。
朱德:好话,叫骂娘,听不进去,怎能改正?都希望你彻底改。
毛泽东:一下改不可能。洗脑问题,照顾他的特点,不能急于求成,不
能急功近利,包括黄老,有缺点,慢慢改。
彭德怀:近几年有些改。意见不合,强迫实行,抵触厉害。主观还想搞
什么测不是。命令对,自己不通不盲从,执行时动摇;碰死钉子,进步一
点。打赣州后,还要向西,中央局合拍,不易那样改变。有人说我投机,
很反感。话可以讲,实际问题一来抵触大。打会理也不愿意,伤兵没法处
理。
毛泽东:张国焘一条好处,慢。
彭德怀:十一二岁看牛,十三四岁开矿,17 岁当兵。40 天会议,又感
激又不感激,一生没吃过亏。
毛泽东:井冈山,中央苏区,枪杆子主义。对我帮助大。
林彪:自信心太高,不合乎客观。伟大英雄,其他看不起。几十年本能
反映:自信太高,过分自负,想当个大英雄,个人英雄主义不改。
(记得谈话的最后阶段,彭德怀还急得讲过这样三句话:可以放心,不
会自杀,不会当反革命,可以种地参加劳动。记录本上未记下。但不是最
后讲的。)
两次常委会后,毛泽东都把我们列席的四个人留下来,又谈了一阵。让
我们列席会议,当然是为了教育我们:不要再受彭德怀的信和彭德怀其人
的影响。毛泽东对周小舟“争取”看得重一些,希望他“不远而复”,“迷
途知返”,不要“走远”了。毛泽东问他:是不是当了彭德怀的宣传员?8
月二日晚上,毛泽东给周小舟写了一封信,并给他寄去了《丘迟与陈伯之
书》。8 月2 日夜,周小舟给毛泽东写了一封感情激动的信。这信第二天就
印发了。他在信中从自己的出身和思想、立场,分析为什么同情彭德怀的
信,承认为彭德怀提供了材料,当了义务宣传员。
这两次会后谈话,我的记录本上什么也没记下来。我那时还很天真,以
为真是还“允许交锋”,可以“继续申辩”的。于是在同毛泽东对谈时,我
竟说:1958 年钢搞800 万吨就好了。毛马上说:你这个人太斤斤计较,你
的发言,倾向不好。这样,我才没继续讲了。这一细节,是从《简报》上
别人批评我的发言中,我才记起来的。
这两次常委会的场景,我终生难忘,当时毛泽东、彭德怀和各人的神情,
乃至某些动作,我都记得。特别是彭德怀,对话时他并没有激动过,似乎
过于冷静,面部表情非常严肃,痛苦的感情藏得很深,但还是使人能感觉
到一点,我就坐在他的斜后面。我的手常不听指挥;心里非常痛苦,主要
还是为彭德怀痛苦。因此字迹潦草得至今看来有的如天书。
在秦城做怀旧诗词,这《庐山吟》第八首,题目为《记八月一日会议》,
是专写毛泽东批彭德怀的:
山雨已来风撼楼,重温旧事溯源流。
轻看游击藐边界,急欲兴师下省州。
延水岸边无何橹,太行脊上有山头。
春秋三十匆匆过,风雨来时不一舟。
两天常委会的传达
8 月2 日毛泽东在全会的讲话比较简短,提到张闻天旧病复发,没有具
体谈彭德怀的情况。参加全会的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最后一批是8 月二
日才上山的。他们只知道会议形势的大致变化,并不知详情,尤其不知道
两次常委会批彭的内容。8 月4 日晚上,根据毛泽东和中央常委的意见,由
刘少奇主持,几位常委参加,向晚上山的人传达这两天谈话的情况,说明
哪些人参加了会:是常委和彭真、贺龙,“找彭、黄、周、周、李谈话”。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