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争的水师在青林,郑秋的水师在万州。这两地相隔不过十里,按照水师的规模来计算,大军全部渡河也最少需要十天的时间。战兵三十八万,辅兵民夫十几万,再加上战马大车,尤其是辎重营,渡河更是耗费时间。”
方解点了点头:“我已经下令让段争和郑秋的水师在北岸打下来一块地方,北岸的隋军基本上已经被高开泰的人马清理干净,河岸上基本上没有防御可言。水师的兵力充裕,拿下登陆所需的地方不算难事。”
“夏侯虽然性子急,但不失稳妥。”
独孤文秀道:“主公用他为先锋,是最合适的人选。”
“你的职责不是拍马屁。”
方解笑了笑道:“从这地图上找出一条最好的路线,这才是你要做的。”
独孤文秀也跟着笑起来,然后用炭笔在地图上画了一条线:“从琼艾城登陆最好不过,琼艾城临近江边,曾经是长江河道上商船过往所必须停靠的补给之地,如今战乱已经比以往几年要少的多,所以琼艾城那边船只必然很多,到时候还可以征用那些商船运兵。”
吴一道在旁边说道:“货通天下行的船队,也在琼艾城候着了。”
……
……
方解看着地图,脑子里的思路顺着独孤文秀画出来的那条线延伸出去。毫无疑问,独孤文秀选出来的这条线路虽然不是最近的,但绝对是最稳妥的。按照这条线路进兵的话,只要过了河,不出一个月就能到长安城下。
“现在江北的实力最大者,自然就是高开泰。王一渠死后,虽然部分王一渠的部下不愿意尊高开泰号令,有几支人马甚至逃离,但高开泰手里至少还有十几二十万人马。指望着这些兵力攻破长安无异于笑谈,但拦在咱们面前,是个障碍啊。”
独孤文秀叹了一声:“若是在交战之前,能让高开泰营里的矛盾再激化一些就好了。王一渠的部下,即便是留下来听他号令的那些人,心里对他也未必服气。如果能找到些合适的人怂恿着反叛,那么这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战会顺畅不少。”
方解嗯了一声:“我已经知会陈孝儒着手去做,骁骑校干的就是这个差事,没有人比他们更拿手。”
“如果高开泰不是问题的话……那么最大的问题就是长安城的城墙了。”
独孤文秀道:“属下虽然没有到过长安,但可以想象的出来倾二百年盛世大隋之力打造的这一圈城墙有多牢固高大,即便是咱们有火器营,想要攻破那城墙也难。”
“而且……”
独孤文秀道:“长安城里的事,咱们也不太了解。城中除了杨坚留下的那五千铁将军之外,还有多少兵力?如果能提前打探清楚,对进攻大有裨益。”
“不难。”
吴一道笑了笑:“我手下有个叫酒色财的胖子,在长安城里。他的轻功纵然说不上天下无双,可是想进出长安城也不是太难。”
方解点了点头:“酒色财的本事我是知道的,他跑起来就好像一团被风吹着飘的柳絮。”
“虽然……看起来是很大的一团。”
独孤文秀眼神一亮,他实在没有想到方解居然在长安城里留了一颗棋子。
“不只是守军的数量,若是能和长安城里咱们的人联络上,那么完全可以分化城中那些显贵。杨坚死了,他手下大将韦木率领五千铁将军守长安,这就好像给本就是绝对防御的长安城安上了一柄刀子,非但可以守还可以攻。不过,属下以为长安城里那些达官显贵可不是都想陪着韦木死守。”
吴一道点了点头:“那些人,最会见风使舵。初时或许他们不会有什么举动,但只要主公一战打出威风,不少人会主动联络主公。”
方解嗯了一声:“酒色财不是个笨人,他若是得知大军到了的话,自己知道该做什么。”
吴一道想了想说道:“长公主的讨逆檄文……”
他看向方解,后面的话没有说出来。
“发!”
方解没有什么犹豫:“通告各地。”
“接下来要说的就是粮草了……”
独孤文秀道:“不算陈搬山和陈定南的队伍,主公亲率的人马总数要超过五十万人,再加上战马牲口,这样庞大的队伍,每日都要一笔巨大的消耗。咱们带着胜屠和杨坚的军粮,再加上从朱雀山那边带过来来,再加上江南诸家族敬献的……估计着够大军一个月所需。再多也不能带了……”
“看起来粮食暂时无忧,可是到了江北之后,那地方已经被王一渠高开泰扫荡了两三年,百姓困苦,土地贫瘠,想要补给军粮困难。如果是从朱雀山大营那边往北边运,那么侯爷的船队和水师就要被占去一大部分。”
他摇了摇头:“最好还是能在江北解决粮草的问题。”
“所以……属下所标注出来的路线,在这里转了一个小弯……”
独孤文秀指了指一个地方:“安庆仓。”
吴一道则摇了摇头:“高开泰在江北这几年,只怕早就已经把安庆仓吃空了。”
“不一定。”
独孤文秀道:“高开泰之所以搜刮百姓那么狠,我以为不是他把安庆仓吃空了,而是他想把安庆仓留到最后。我特意了解过高开泰这个人,是个性子里极谨慎的。他的队伍先吃掠夺来的食物,留着安庆仓里的粮食以备不时之需。”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知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