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了!”
吴隐玉忽然想起一件事:“从你离开长安城后不久,就有个谣言开始在长安城里散布,有人说你是罗耀的私生子……这种消息传播的速度总是很快。”
这件事,方解知道。
无非是在造势而已。
所以方解也理解,为什么这次他回来,长安城大街上迎接他的百姓会比上一次人数还要少。在很多时候那些上位的大人物,总是会讥讽说百姓都很愚昧,在他们看来,随随便便一个谎言就能愚弄百姓很久。
显然,这不是没有一点道理。
这个谣言大概的意思是,方解是罗耀的私生子,所以去了雍州之后,才会从罗耀军中得到了一支队伍。然后方解为了夺权,设计杀死了罗耀。这样逆子弑父的故事,总是会引起很多人的好奇。
当然,一个杀死了自己父亲的私生子,有什么资格做皇帝?
“没事。”
方解笑着摇了摇头:“不过是些上不得台面的小伎俩罢了……你们安好,就比什么都好。这次回来也是到了一个了断的时候,所以这段日子你们还是尽力不要离开畅春园。这园子里的布置远不止他们探测到的那些,而且也不只是你们知道的那些。你们都是我担心的人,我不会让你们出事。”
“安心。”
桑飒飒握住方解的手:“不必担心我们,放开手脚去和那些躲在暗处不敢见人的魑魅魍魉斗,战胜他们。”
她的手心如此的温暖。
……
……
太极殿
东暖阁
方解用了半天的时间,听独孤文秀和崔中振把他离开这一年来长安城的事都汇报了一遍。崔中振主要说的是京畿道和周边各地的清剿匪患的事,当初先是罗耀战败,然后是高开泰战败,京畿道的逃兵太多,这些人聚集在一起就是流寇,这一年多来崔中振一直在调派人马剿灭流寇,成效显著。
独孤文秀汇报的自然是朝廷里的事,其中大部分是民治的事。不得不说独孤文秀的记忆力极好,他没有带任何笔记和账册,就能把所有的数字说的一清二楚,而且方解坚信,就算他现在比对账册,也找不到一点错误。
这是两个真的很有能力的人。
所以方解心里有些隐隐作痛。
在方解面前,独孤文秀和崔中振也没有表现出一丝一毫的不和迹象。这和朝廷里的传闻显然相去甚远,大家其实都很清楚独孤文秀和崔中振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京畿道的粮产虽然还没有恢复过来,但是百姓自足已经没有任何问题。”
独孤文秀最后的问题还是在民治上:“按照主公的吩咐,臣让朝廷下令免了江北诸道两年的钱粮赋税,照现在的情况来看,到明年夏粮入库的时候,基本上就能恢复过来。逃难往各地的百姓也在大量的回归,所以地方上的官员都很忙,各村各镇都要重新登记造册。臣想着,是不是调拨一些军方的人手来帮忙?”
他看向方解,等待着回答。
方解在离开之前明确说过,军政分开。独孤虽然独揽大权,但他不能调动军队。
“好。”
方解点了点头:“按你说的去办吧。”
独孤垂首应了一声。
崔中振也抱拳道:“臣这就回去安排,从大营里抽调人手协助地方官府。”
“不必。”
方解忽然又摇了摇头:“这件事我会安排其他人去做的,以后没有什么大的战事,黑旗军中一部分人要调到地方上任职。队伍也要拆散开,分派到各地驻守。你们两个对政务上的事已经很熟悉,但是大部分人对政务的事不熟悉。尤其是民治上的事,那些大老粗什么都不懂。让他们提刀上马,个个都是勇将。让他们去处理柴米油盐的事,他们会觉得厌烦和没有头绪。”
“这件事我会让散金候去安排,从军中抽调一匹中下层的军官,派到地方上任职。”
崔中振的脸色显然变了一下,但是很快就恢复过来:“臣明白。”
方解摆了摆手:“没有旁的事,你们都先回去歇着吧。我也乏了,一会儿还要回去看看宁儿和平儿。”
两个人对视了一眼,随即施礼告退。
“看出来什么没有?”
等独孤文秀和崔中振离开之后,方解随即问了一句。屋子里明明只有他自己,也不知道他在问谁。回答他的人其实就在这屋子里,只不过以崔中振的那点修为,根本察觉不了。至于独孤文秀,更加的不可能察觉。
出来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两个。
两个人之前就在东暖阁里,就在装满了书的柜子后面。
先出来的是吴一道,他后面跟着走出来的是陈孝儒。
“似乎是看出来一点。”
吴一道看了看外面,见换了一身侍卫服的卓布衣就在东暖阁外面看似无聊的来回巡视着。吴一道很清楚,卓布衣的修为虽然算不得绝顶,但是现在卓布衣天赋上的能力已经比以前强大太多。只要有人想要窥探东暖阁,瞒不住卓布衣的精神力。
“独孤似乎和崔中振已经走到一起了。”
吴一道见方解指了指旁边的椅子,随即坐了下来。木三在之前就把窗帘放了下来,然后规规矩矩的站到远处。
吴一道继续说道:“这一招足够狠了……独孤起头,说到地方上人力不足,然后请军方派人协助。然后就能把人全面渗透到地方上去,而且都是些看起来职位很低,却极重要的地方。比如想要控制一个县衙的所有衙役,不需要买通所有人,只需要让捕头是你的人就够了。地方上的这些小吏,往往能起到决定性作用。”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知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