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李四兄愿意,这门生意就交给你做,这点蚌生珠之法,我也会转授给李四兄。”
“你说什么?!”李四一下子站了起来,又惊又喜。
他原来以为,汪克凡既然有了这点蚌生珠之法,肯定会死死攥在手里,自己生产来赚取暴利,而他李四只负责销售环节,赚取利润的小头……但把这生意彻底交给他李四,那意义就完全不同了!
独门生意!百分之百的利润!虽然市场有限,却可以随意控制!
更重要的是,有了这个点蚌生珠的法子,以后就有了摇钱树,聚宝盆,哪怕私盐生意做不下去,也能靠着点蚌生珠吃一辈子……不,不是吃一辈子,是几辈子,十几辈子,子子孙孙都靠这个吃饭,子子孙孙都大富大贵!
“汪将军有什么条件?”说话的是篆姬,她比李四却冷静的多,对方拿出这么大一个诱饵,肯定另有所图。
“我在谋划一件大事,想请李四兄和篆姬姑娘帮忙,筹措一笔银子。”
“多少?”李四也明白过来了,汪克凡这是变相出售,要把他这个点蚌生珠的法子直接换成现银。
汪克凡竖起了一根指头,李四愣了愣,犹豫问道。
“一万两银子么?”
“不,十万两。”汪克凡摇了摇头:“十万两白银,这点蚌生珠的法子就归你了……”
……
十万两白银,到底是个什么概念?
首先,十万两白银是一笔巨款。
在明末清初的战乱年代,湖广一年的财税收入大概是五十万两白银左右,也就是说,十万两银子等于一个中等省份年收入的五分之一。
其次,十万两白银也没什么了不起。
明朝末年由于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社会财富向少数权贵官僚高度集中,“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在明朝末年也差不多,比如两广总督丁魁楚逃跑的时候,就携带了整整两船白银,足足八十四万两银子。
最后,十万两白银能干什么?
十万两银子,可以保证一支五六千人的部队正常运转半年,可以支持恭义营离开岳州府,打一场主动性的战役!
第六章 本将在筹划一件大事
李四很纠结。
十万两银子,太多了!
但是这点蚌生珠之法,又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珍珠不是盐巴,不是粮食,属于可有可无的奢侈品,在战乱时期市场有限,哪怕掌握了全部利润,一年也未必能赚一万两银子,想要赚回这十万两银子,也许要十几年甚至二十年的时间。
不过对生意人来说,稳赚不赔的买卖是最难得的,相比之下,十几年的成本回收时间也算不了什么,李四的私盐生意不断萎缩,这珍珠生意却是一条非常保险的后路。
试着和对方讨价还价,却被汪克凡嘲笑了一番。
“呵呵,李四兄行走大江南北,动辄就是几万两的大买卖,这十万两银子真的很多么?”
“这个……”李四一时哑口无言。
“汪将军恕罪,容我和家兄商量一下。”篆姬突然发话了,终于露出了强势的一面。
汪克凡点点头,饶有兴味地露出一丝微笑,这个女人,有点意思。
李四和篆姬退到一旁,低声商量了一会,然后再次回来入座。
“汪将军,这点蚌生珠之法只要是真的,我们兄妹就要了!”篆姬直接上场谈判,李四退居二线,成了她的副手。
“肯定是真的,咱们一手交银子,一手交方子,包教包会……嗯,嗯。”汪克凡咳嗽两声,把“包分配”三个字咽了回去。
“汪将军诚信君子,我们兄妹都是知道的。”篆姬奇怪地看了他一眼,说道:“但这十万两银子不是个小数目,我们一时拿不出来,能否请汪将军放宽期约,逐笔揭付?”
分期付款?
汪克凡点了点头,没问题!
“可以,第一笔银子最少要四万两,剩下的每个月一万两,半年内付清。”他沉吟了一下,又说道:“不过既然是揭付,就得加点利息,这样吧,每个月……”
汪克凡提出相应条件,剩下的六万两尾款不限于银子,而是折算成一定的军需物资,在规定的时间内送到指定的地点,路上的所有损耗都由李四篆姬一方承担……简单一句话,他带着恭义营在外面打仗,李四要负责提供粮饷。
“汪将军,粮食可不好运啊!”李四一副为难的样子。
“怎么,私盐就好运了?”汪克凡冷冷说道:“也行啊,十万两银子拿来,非常简单的。”
“粮食也能运的,就是怕过了长江有麻烦……”篆姬接过了话头,她和李四是大盐枭,在长江以南能量很大,清军那边却有些力不从心。
“篆姬姑娘不必试探了,这属于军事机密,暂时无可奉告。”汪克凡微微一笑:“总之一句话,我不会让你们为难的,到时候就知道了。”
“是妾身无礼,还请汪将军恕罪!”篆姬脸上一红,起身福了一福,刚才她确实有试探的意思,不料刚刚露了个话头,就被汪克凡看破了心思。
十万两银子,汪克凡要这么大一笔钱,到底想干什么?
“篆姬姑娘放心,本将在筹划一件大事,但无论成败,对你们都有利无弊。”
汪克凡加重语气说道:“若此事不成,本将兵败身死,你们兄妹靠着珍珠生意也能世代富贵,我若是成就大事,最少可延大明百年国运,保你们做成大明第一官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