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湖广、江西为战略缓冲,在广东和广西经营大后方,这就有了个基本思路。
但是,这个方案只守不攻,似乎有点太保守,只凭两广对抗全国,互相比消耗,最后还是会输。
“满清与我大明所争的,其实就是一条长江……”
决定战争胜负的,除了军队之外,关键在于后勤,想要打赢一场战争,必须要有足够的粮饷,还得顺利地运到前线。
到了明朝末年,中国的经济中心已经南移,而且北方经过多年战乱,基本上已经打烂了,各地抗清斗争此起彼伏,为满清提供不了多少战争资源。
这场战争的胜负,关键在于长江沿线。
在康熙年间,以三藩、河务、漕运为三大事,漕运是维持满清统治的大动脉,没有江浙和南直隶的输血,北京的八旗兵直接就饿死了,可见江浙和南直隶的重要性。
湖广是粮仓,江浙和南直隶是钱袋子,把这两个地方打烂了,满清就没有能力大举南下。
在两广经营后方,在长江沿线与清军拉锯战,有郑成功、鲁王朱以海、四川的大西军在侧翼骚扰,这就是汪克凡的基本思路。
等到把清军赶过长江,南方的经济实力将逐步发挥优势,胜负的天平将向明军一方倾斜。
“长江,长江……”隆武帝喃喃念叨着,眼睛亮了起来,这个计划的关键,是要有一支精锐之师,转战大江南北,能够杀到南直隶腹地,把清军的后方变成战场。
隆武帝当仁不让,已经把经营两广,统驭全局的责任搁在自己的肩膀上,而长江沿线的战事,该由谁来担此重任呢?
“汪卿,你可是在自荐么?”
话说到这个份上,隆武帝当然明白了,汪克凡再次跪下,郑重其事地行了个大礼。
“臣汪克凡不才,愿为一操江!”
操江,全称提督操江,说白了就是长江提督。
第五十六章 考试
按照一般的套路,汪克凡这个时候应该表个态,比如“微臣愿为陛下分忧定会与鞑子血战到底马革裹尸在所不惜等等”,先把这个任务揽下来再说,具体安排什么职务由隆武帝决定。
但是汪克凡没有按套路出牌,点名要当提督操江。
“你先起来,这件事关系重大,容朕再想想。”
“是。”
短暂的沉默!
隆武帝在皱着眉头考虑,汪克凡在默默地等待。
在满清方面,提督是常设的武将官职,属于绿营系统,比总兵高一级,大致相当于省军区司令,受总督和巡抚的节制,权力不算太大。
在明朝方面,提督因事而设,一般由勋贵和文臣担任,节制一方文武,可以和总督巡抚分庭抗礼,和满清的提督比起来权力要大得多。
比如万历年间抗日援朝的时候,李如松就担任东征提督,相当于志愿军总司令,凡是对日作战的事情都归他管,军政一把抓。
(大家熟悉的还有东厂提督,权力也很大,但属于太监的专利。)
操江,全称提督操江,这个职务一般由佥都御史充任,主管长江防务,隆武帝之所以犹豫,是因为这个官有点大,和他最初的设想也有偏差。
恭义营的战斗力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了解这支部队的基本情况后,隆武帝就有收为己用的打算,想把恭义营改编成他的御林军,而汪克凡就是御林军的将领。
汪克凡这么年轻,以后长期跟在隆武帝的身边,会成为他的肱骨心腹,不断得到提拔重用,封公封侯指日可待,正好也酬谢了汪克凡的救驾之功。
没想到汪克凡会直接伸手要官,毫不避讳。
雷霆雨露,俱是君恩,哪有这么直接要官的!
如果汪克凡的年纪再大上十岁,隆武帝就会把他当成郑芝龙第二,是一个嚣张跋扈的武将,而且恃宠而骄,野心勃勃……但抬眼看看汪克凡的样子,见他规规矩矩站得笔直,脸上的神情从容坦荡,不由得又起了爱才之心。
“现在的年轻人,都这么锋芒毕露吗?”隆武帝犹豫不定。
政治上的事情,牵一发而动全身,作为皇帝,要考虑到问题的方方面面,就算放汪克凡出去带兵,但直接任命为提督操江,是否合适呢?
首先,操江一般是佥都御史,正四品文官,汪克凡却是一员武将,担任操江不符合惯例。
其次,仗打到这个份上,长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操江主管长江防务,从理论上来说,长江沿线都在操江的管辖之下,汪克凡能够胜任这么重要的职务吗?
再次,操江军政一把抓,差不多又是一个封疆大吏,和何腾蛟、万元吉、堵胤锡的管辖范围都有重叠,等于改变了南明现在的政治格局,这么重要的调整,隆武帝不能不谨慎。
最后一个问题最重要,任命汪克凡为操江,等于接受了他的方案,整个大明的战争策略都要随之发生调整……经营两广,固守湘赣,与满清争夺长江流域,听上去是不错的,但只凭一场短短的对话就定下国策,是不是太草率了!
汪克凡在默默地等待。
操江这个官的确有点大,但他志在必得。
汪克凡需要节制文官的权力,需要纵横长江两岸的舞台,打仗不仅仅是军事问题,更多的是经济问题,政治问题,只有得到操江这个官职,他才能名正言顺地调配需要的资源,不再受何腾蛟之流的压制。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