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7千米!”
杜剑南低声自语。
此时,他的战机已经攀升到150米低空。
他扭头回看了一眼,看到陈盛馨的战机也顺利的完胜了升空飞行。
正在其后紧跟着攀爬。
而陈怀民的双翼机,刚刚开始仰飞。
只剩下杨梦青的2310,在跑道上做最后的冲刺。
“2组跟进刘队,09随我一起攀升。”
“2组07收到!”
“2组10收到!”
“1组09收到!”
杜剑南放下对讲,望向西面。
只见在西方4千米处,大约1500米高空层,有十几个小灰点。
正在朝着机场方向,凶悍扑来。
“一二三四——,我槽,16架双翼战斗机,居然没有轰炸机?真是太好了!”
这个时候,杜剑南的战机已经攀升到了800米空层,此时他可以清晰的看到日机群的基本情况。
16架双翼战斗机,分成5个独立小编队。
“自作孽不可活!”
在这个时候,杜剑南的心里充满了狂喜。
之前他最怕的就是日军的轰炸机,对徐州城进行轰炸。
而对于这些战斗机,只要能死死的压制着它们,不给它们低空俯冲扫射的机会。
它们就不会对徐州城的百姓们,造成任何的伤害。
“我靠!这个董明德,用E-16和双翼战机玩盘旋?”
杜剑南惊讶的看到,董明德21中队的10架E-165,在攀升到1500米的同等高度以后。
就不再继续进行高空攀爬。
而是改向平飞,以三,四,三。
三个小编队。
迎向西面的16架日机。
杜剑南不禁给气得破口大骂:“都说小鬼子是一根筋,我看都够呛!”
“杜队,怎么办?”
此时,23中队的刘宗武3机,也顺利的攀升到了1500米空层,平飞折向西击。
紧跟在杜剑南左后翼的陈盛馨,连忙拿着对讲问计。
“不管他们,继续攀升到2500米空层,2组过去和日机打盘旋。”
杜剑南咬着牙齿,狠狠的继续拉升战机。
——
“嗡——”
董明德在战机攀升到了1300米空层,看到西面的日机群正在高速逼近。
而在他的后面,23中队的7架战机还在拼命的攀升。
甚至还有一架双翼机,正在机场进行升空作业。
在这一刻。
他有两种选择。
其一,不管这些事情,继续高速攀升,然后取得俯冲优势,进行压制打击。
其二,机群不再攀升,而是以10对16的缠住这些日机,给23中队争取宝贵的调整时间。
“平飞,平飞,攻击他们!”
董明德几乎没有任何的犹豫,立即开始拉平战机。
把机头牢牢的对向西方。
###第八十七章 糟糕的开局###
('
自从2·18武汉空战以后,董明德在外人目视中,那毫无异常的内心深处。
其实一直都掩藏着,一种撕心裂肺的痛楚。
在当日的空战之中,他率领21中队的10架E-16战机,在南岸嘴一带发现岱家山上空的空战之后。
为了取得高空俯冲打击优势,董明德用机载无线命令21中队的所有战机,不是立即赶去救援。
而是选择继续攀升到5000米的高空层。
就是因为这个决定。
在机群攀升到足够高度,以及其后在云层上确认攻击位置,这短暂的时间里。
大队长李桂丹,22中队的巴正清,王怡,李朋翔。
阵亡!
武亭纯跳伞。
张光明重伤。
22中队长刘志汉跳伞,被日机逮着扫射。
幸亏郑少愚的拼死救援,刘志汉在降落伞上面装死,才逃过一劫。
事后,虽然没有人当面说他,责怪他。
虽然董明德也一直认为,那是当时最正确的选择。
虽然他也可以告诉自己,之所以23中队到达武汉就立即参与空战,而不是像21中队那样选择攀爬。
是因为他们都是双翼战机。
然而,在他的内心深处,却一直都处于无比的煎熬之中。
每每夜深人静,当董明德辗转反侧的难以入睡。
脑海里总是浮现起李桂丹,吕基淳——
这些战友的音容笑貌。
这个年仅28岁的辽宁青年,就总是不能自抑的泪流满面。
所以在队员们抱怨苏方的无线电接收太劣质,没有什么作用。
抱怨现在新到的机型都去掉了无线接收,21中队也没有必要安着这个大笨盒子的时候。
在连续几架战机无线电突然损坏,队员们纷纷拆除无线接收的时候。
董明德都选择了沉默。
他知道,这是队友对他在2·18空战时的选择,做出的无声抗议。
所以在今天,当他再一次站在了这个十字路口。
重新面对着那种类似的选择的时候。
董明德选择了不再攀升。
而是要用自己的血肉之躯,驾驭着钢铁木头的战机,和日寇进行血与火的正面碰撞。
为23中队争取时机。
“杜剑南是个人才,真不错!”
董明德回头望了一眼,发现杜剑南和他的僚机陈盛馨,在攀升到了1500米空层以后,并没有飞来投入战斗。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