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倒日寇,卫戍领空,扬我国威!”
22中队副中队长郑少愚,满脸血红的站起来,握紧拳头大吼。
“打倒日寇,卫戍领空,扬我国威!”
4大队所有的飞行员们,都是齐声大吼。
“下面,通知以下命令。”
新任4大队长毛瀛初,站起来说道:“明天清晨7时,柳哲生,许玉书,郑少愚,陈怀民,杜剑南,准时集合,随我一起转场南昌机场。”
毛瀛初的命令让众人一愣,搞不清这是怎么回事。
“大队长,不是要打蚌埠,济宁的日机么,跑南昌干什么?”
柳哲生首先表示不解。
“当然有任务,这些你们不需要理会,到时自知;”
毛瀛初回答了一句以后,继续点名:“王玉昆暂时继续在医院养伤,其余所有人员明日8时转场周家口,暂由董明德带队在周家口待命。”
——
开过会议,已经是夜晚9点,4大队的飞行员们随即解散,各自回到寝室休息。
杜剑南和陈怀民洗漱之后,已经是夜晚10时,窗外月色清幽寂静。
“剑南,不知道咱们去南昌干什么,有什么任务?”
陈怀民睡不着,侧躺在床上望着正在抽烟的杜剑南说道:“真想明天一早就去周家口,狠狠的教训那些日寇!”
“波雷宁一直在南昌,今天突然跑到武汉一定有着他的原因;你只要把这几个词组织在一起,大体就能猜个六七成。”
杜剑南轻声说了几个词汇:“南昌,驱逐机,轰炸机,波雷宁。”
“你是说咱们去南昌是要参与护航轰炸机,炸哪里?”
陈怀民猛地兴奋的坐了起来。
“不会是南京和江北,那样的话武汉距离更近,苏军志愿队的轰炸机会过来,而不是咱们过去;明天刘队他们去周家口,正好把机场腾了出来,停放轰炸机;——可能是苏杭,上海一带吧。”
对于历史上的空战,杜剑南记得也不多,稍微清楚一点的就是1937年的那场首战八一四大捷,还有前几天的二一八大捷。
之后似乎还有空军到长崎洒传单,还有有名的飞虎队,驼峰线。
其余的都是模模糊糊的一团浆糊。
甚至现在对八一四的理解,更多的还是来自于原来的这个躯体的记忆。
“不对,苏军在南昌有三个驱逐机中队,还有咱们的驱逐机3大队,虽然3大队大部分都在兰州训练,不过咱们4大队转给他们的10架霍克-3还可以飞;四十多架战机还不够护航的?”
陈怀民随即对杜剑南的推断表示怀疑。
“别猜了,反正不是让你过去游山玩水,等去了就知道了;睡吧,明天还要早起赶路。”
杜剑南把烟头按进烟灰缸,躺下来开始睡觉。
虽然他是怎么也睡不着。
“唉,”
见杜剑南不搭理他去睡觉,陈怀民叹了一口气,也只好闭眼开始努力的睡着。
###第十九章 飞南昌###
(' 王家墩军用机场,塔楼指挥部。
会议结束以后,因为蚌埠前线战事紧急,张自忠就匆匆坐车离开,直奔南湖军民两用机场。
在20号,蒋中正为了清楚把握津浦南线战场的具体情况,命令航委给张自忠特批了一架小型飞机,用于蚌埠武汉之间的这次往来。
今天下午,张自忠在对老蒋汇报战事的时候,着重叙述了日军战斗机低空往复扫射,对陆军部队进行的血腥攻击。
还有轰炸机对各处城池,防御工事的巨大破坏。
这些高悬在头顶上的斩刀,给予南线守军造成了很大的心里压力。
蒋中正此时因为在苏联的大力军援之下,空军连连取得骄人的战绩,而感到极为自信。
在听了张自忠的叫苦以后,立即来了一句‘酿希匹’的国骂,叫来了钱大钧和毛邦初,让他们派遣4大队去蚌埠,济宁上空,攻击日军的飞机。
在二一八空战前,很多的西方空军评论家,一直不承认中国飞行员有着与日军飞行员分庭抗衡的能力。
在他们发表的文章里,认为之前的淞沪空战,中国空军之所以打了很多胜仗。
其一是因为中国空军用驱逐机,攻击日军的轰炸机,——比如那场赫赫有名的八一四大捷——,而两者之间的空中战力,根本都不成对比。
其二就是日军的驱逐机,都是淘汰落伍的九五式舰载战斗机。
也就是说中国空军投机取巧,胜之不武。
他们的证明就是,在淞沪战场自从日军换了96-1式舰载机以后,直接把中国的霍克-2,霍克-3战机打得一败涂地。
不是在37年12月,苏军航空志愿兵突然加入南京空战,中国可能连一架飞机都撤不出来。
而在1月7号,中苏联军在南昌上空,驱逐机之间以20打9,打败了日军第2联合航空队。
1月2号,26号,苏军志愿空军接连两次成功突袭,轰炸了日军的南京大校机场。
这里面却都是以苏军战机为主力,而且不是突袭,就是以多打少。
而二一八空战,则是完全的改变了世界各国对中国空军的认识。
在18号中午的武汉三镇,西方十几个国家的军事观察家,情报员,战地记者们,都拿着望远镜,亲眼目睹了这场惊心动魄的大空战。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