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的轰鸣声响彻在天地之间,密密麻麻的战机飞到青云谱机场上空往复盘旋,场面蔚为壮观。
机场的大喇叭正在大声的播放着:“看铁翼蔽空,马达齐鸣,美丽的锦绣河山,辉映着无敌机群。我们要使技术发明日日新,我们要用血汗永固中华魂。——”
看到飞机进入机场上空,三条跑道的机场地勤都在使劲的挥舞着旗帜。
示意可以安全降落。
“嗡——”
在第一主跑道,毛瀛初驾驶的2101号E-16驱逐机,开始进行降落作业。
而雷波宁少校的斯勃-2轰炸机编队,以及6架苏军驱逐机,将在远离人群的第二,第三跑道降落。
虽然苏军飞行员参与中国抗击日寇侵略,几乎早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情,然而这事儿一直没有拿到明面上来摆着。
所以他们得避开西方记者的拍照,以免头像进入照片之中,惹来多余的麻烦。
看到2101号驱逐机的起落架触及跑道地面,塔楼上面的大喇叭立即停止了放歌,在宋秘书长附近列队等待已久的军乐队,开始吹奏凯旋的歌曲。
在欢快的军乐之中,12架中国驱逐机开始依次降落,驶向停机坪。
而率先降落的新任驱逐机4大队长毛瀛初上尉,已经停稳了战机,拿下了护目镜站在座舱里面,笑着对众人挥手致意。
“空军万岁!”
“凯旋而归!”
看到这一幕,机场上面的人群顿时激动的欢呼起来。
而一大群中外记者,都忙着用长镜头对着毛瀛初的身子和战机,使劲的拍照。
宋秘书长和陈纳德相视一笑,原本在雷恰戈夫和雷托夫的计划里,只是动用苏军飞行员驾驶的轰炸机,进行3000里闪电奔袭。
不过宋秘书长对于这个原始方案并不是十分的满意,因为一旦成功,就是一场了不起的能振奋国人,扬名世界的大捷。
没有中国飞行员驾机参与其中,这场胜利总是显得有些美中不足,更没法子像现在这样大张旗鼓的邀请西方记者前来拍照见证。
在她的建议下增加了驱逐机编队,让中国的飞行员们参加了这次远征,并且选的都是有过击落记录的精干力量。
看来真是太正确了。
杜剑南下了战机,和一脸兴奋的刘向明点点头,一路小跑的跑到下机的飞行员队列,接受宋秘书长的检阅。
“报告秘书长,钱主任,毛厅长;我轰炸机,驱逐机编队30架战机,从南昌千里奔袭松山机场;其战炸毁,击落日军数十架新型战机,击毁日军数十辆油罐车,军车,轰炸掉日军的机库,机修厂,储油罐基地,军资库,高射炮阵地,高射机枪阵地,日军军事大楼,射杀日寇无数;”
毛瀛初立正敬礼的大声汇报道:“其战,日军储油罐群引发的大火,弥漫在整个松山机场,火光滔天,黑烟直冲云霄,百里可见;我空军圆满完成航委交付的任务,其中没有一架战机损失,没有一个飞行员受伤。”
“啪啪啪——”
热烈的掌声,在整个机场响起。
“我的飞行员们,你们都是当之无愧的国家英雄,我为你们而骄傲!——”
随着宋秘书长热情洋溢的赞美,热烈的掌声再一次的响了起来。
在宋秘书长训话以后,毛瀛初,罗英德两人一起跟随宋秘书长这些空军大佬,去会议室详谈战果。
而在第三跑道降落的波雷宁,布拉格维申斯基,也从另一条道路避开这些西方记者,去会议室汇合。
其余10名中国参战驱逐机飞行员们,则是和所有等待已久的飞行员同仁,一起到大食堂去吃饭。
“老杜,别忘了请客啊。”
郑少愚走过来,亲热的‘锤’了杜剑南一拳头。
“老杜请客!”
陈怀民也是一声怪叫。
“老杜请客,老杜请客!”
一大群青云谱机场留守的各大队的中国飞行员们,在搞清了情况以后,纷纷都是怪笑着大嚷起来。
###第三十七章 惊雷一###
(' “呜——”
一艘从沦陷区上海驶出的,英籍大型国际客轮‘英戈尔德’号。
满载着逃离沦陷区的中国人,还有一些到基隆的东洋人,正在通过东海彭佳屿附近的海域。
驶向基隆港。
在那里,这些东洋人将会下船,然后还会有一批中国人上船离开基隆。
‘英戈尔德’号中途会停靠在香港,新加坡,加勒,吉布提,通过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
最后抵达英国的伦敦。
此时在整个客轮各处,巡逻着大量的印度雇佣兵。
这些雇佣兵背着步枪,拿着警棒,虎视眈眈的盯着船上的中国人和东洋人。
防止双方再起冲突。
在轮船的甲板上面,还有着几滩未擦干的血迹,一群鼻青脸肿头破血流的东洋人,正和甲板另一边更多的中国人,在互相怒视着。
而六七个从中国归国的西洋记者,都是兴奋的拿着相机,对着互相怒视的中日两国的船客照相取景。
对他们来说,这个船上的小插曲,毫无疑问是一个值得花费一个报纸的版面,去刊登探讨在这场中日大战里面,中日国民之间的众生相。
名字就叫做《中日大战下的客船国战》。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