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日军陆航第3飞行团,之所以没有再出动战机攻击蚌埠一线的中国军队,并不是他们偷懒。
更不是他们仁慈。
而是在得到了汉奸的密保,说中国驱逐机4大队转场皖中战区。
因此,第3飞行团就在苦苦的等待,等待着本岛新机川崎95式2型的到来。
今天3月8号,是川崎95式2型的第一次实战巡飞。
“闪电般的速度,一流的盘旋能力,卓越的航程,帝国陆航一架95式2型,完全可以战胜两架甚至三架中国的垃圾战机!一个飞行编队,完全可以打爆中国的三个飞行编队!”
在今天巡飞之时,陆航第3飞行团团长值贺忠治少将,特意出来给以山田一郎中尉为带队指挥官的编队飞行员们训话鼓励。
“遇到可恶愚蠢的中国机群,你们所要做的事情,就只有一件!”
在南京大校机场,值贺忠治大声的咆哮:“用闪电般的速度追上去,死死的咬住他们,什么4大队,什么杜剑南,柳哲生,一架一架的全部把他们全部敲下来!让海航那些白痴们看一看,陆航的无敌犀利!”
9架川崎95式2型,下午2点30分从大校机场升空。
机群以‘三三编队’,先是东北飞行150千米,到达淮安上空。
朝着城里扫射了一遍,然后南飞160千米,到达滁州上空。
山田一郎中尉觉得就这么东南飞行50千米,返回南京,可能会遭到团长的怒斥。
于是只好又折向西北70度,准备到蚌埠上空溜一圈儿,就率机返航。
至于去中国空军可能驻场的周家口,宿州。
山田一郎简直是连想都没有去想。
他并不是一个狂热的战斗者,对东洋也并没有什么深刻的感情。
之所以当空军,就是为了养家糊口。
这次来到中国战场之前,他见到了很多已经战死在中国战场的飞行员的家属的下场。
象征性的给一点微薄的抚恤,从此撒手不管死活。
来之前,他到了一个认识的飞行员的家里,面对着嗷嗷待乳的几个儿女,那个美丽的女人已经开始做皮肉生意,艰难的生存。
山田一郎有年迈的父母,有一个美丽温柔的妻子,两个儿女,一个幼妹。
他不敢想象假如他战死在中国战场,他的妻子会面临着怎样可怕的景象。
所以,他决心。
决不能死!
###他们在风华正茂时死去,我们却忘了他们为了谁###
(' (转)他们在风华正茂时死去,我们却忘了他们为了谁。
每位学生在毕业之际,
都会为自己的青春留下一张色彩鲜亮的合影。
但没有任何一张合照,
会像上面这张一样震撼我们的心魄。
“风云际会壮士飞,誓死报国不生还。“
两条横幅仿佛预言了这群风华正茂的年轻人,
注定短暂的一生。
——
1932年,
为应对可能全面爆发的中日战争,
国民政府在杭州笕桥成立空军学校。
从此开始,直至1945年抗战结束,
这里一共走出了十六期飞行学员,
超过1700位热血青年,
一个接一个冲上天空。
他们有的出生于名门望族,
有的毕业于高等学府。
对于他们而言,人生本该是一片坦途,
然而国破家亡,他们最终选择来到这里。
每一个进校的年轻人,
都会看到这样的校训:
我们的身体、飞机和炸弹,
当与敌人兵舰阵地同归于尽!
——
这是每一个从这里走出的飞行员,
冲上蓝天后信奉的行动准则。
更是整个中华民族在危亡际发出的怒吼,
对于这些平均年龄20岁的青年来说,
每一次起飞都可能是永别。
然在抗日战争期间,正是这群热血青年,
奋不顾身冲上天空,和日军生死相搏,
击落了超过1200架敌机,牺牲将近1000人,
在中国空军装备极其落后的情况下,
每击落12架敌机,就有10人牺牲。
笕桥空校第十五期的都凯牧谈到战友的牺牲时,
除了哀叹和落泪便无以言表。
“真的是不打死不算数啊,七天下去六个!
一直打到自己死为止。”
——
当时中国的飞机,全部依赖靠国际援助。
抗战初期,大部分是霍克3双翼机,
速度慢、难驾驭,数量少。
在日军的先进战机面前可谓以卵击石。
1937年8月14号,日方以一组轰炸机,
直扑笕桥,试图摧毁中国空军大本营。
侵略者们根本想不到,这群年轻人依赖的并非装备,
而是全然置生死于不顾的决心。
——
首战当天,日军被损失2架飞机。
接下来又被击落30多架,战力消减一半。
8月17时,六期学员阎海文飞机被炮弹击中,
跳伞误入日本海军阵地,敌人将其团团围住。
这个在航校史上创下打地靶满分记录的小伙子,
以随身手枪反击包围他的日军,
并高喊“中国无被俘空军!“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