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虽然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然而情况并没有其它国家那样糟糕,中国政府早已预料到这种结果的出现,因此早有准备,早就在努力减少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间的联系。以国产品代替进口品,同时刺激内需,如大量军需订购,对台湾、朝鲜等大量经援。严打走私活动,甚至为此出动军队。
为渡过经济危机,中国政府采取的政策从表面上看就是一种倒退,倒退到改革开放之前的计划经济时代,不能适应于时代的要求,中国经济为此付出了不小的代价,造成经济增长率的下降。然而当全球性经济危机发生之后,人们发现这一政策是正确的,减少与国际市场的联系等于减少了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与其它国家相比,中国以最小的代价度过危机。从最后的结果看,中国人采取的政策并非简单的倒退,而是为应对发生紧急经济状况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新的经济模式,某些人称之为:“内部循环式自由市场经济。”
中国采取的政策并非完全的封锁,而是有限制与选择性的封闭。中国联合多个国家形成了一个半封闭的经济圈,朝鲜、蒙古当然是这个经济圈的重要成员--几乎是平等的成员国。已经是一片废墟的朝鲜没有什么可以出口到中国的东西,而且朝鲜战后重建所需的物资基本上从中国进口;蒙古国基本上没什么现代工业,要靠矿产从中国换取它所需要的商品。伊拉克、利比亚等国则是这个经济圈的次要成员,这些国家有中国需要的东西--石油,石油几乎是这些国家唯一能出口的商品。长期的经济制裁让伊拉克人反美、反西方思想严重,很愿意向中国出口石油,同时伊拉克人又从中国进口各种商品,中国价格低廉的商品很合的伊拉克人的要求。俄罗斯等国则成为这个经济圈的准成员,俄罗斯向中国提供石油、木材等,这是中国所缺少的东西,还有军火,中国军队对俄罗斯的军火很感兴趣。
“内部循环式自由市场经济”并非绝对封闭的,只是在尽可能的输入的同时减少输入,基本政策是:除了中国自已无法解决又必需的商品之外的商品全部列入禁止进口的名单。为执行这一政策,不惜让消费者采购质次价高的商品,也不增加进口。如:酒类被列入非必需品的名单之后,法国产的葡萄酒从中国人的餐桌上逐渐的消失了。这当然引起许多国家的不满,然而中国根本无视于这些意见,由此引发的贸易战或经济制裁也毫不在意,理由是现在处于非常时期。
严格限制输入的仅限于是商品,对于资本输入并不限制,甚至是鼓励。由于受美元贬值的影响及全球性经济铖机的影响,世界金融市场的数以万亿计的流动资本急于寻求一个“避风港”,中国经济这边独好的情况立即吸引了其中的不少金融资本。
来自海外的投资尤以台湾为急切,因为此时的台湾经济是最糟糕的,不仅外资纷纷撤退,台湾本地的商人也急于将手中的财产转移到台湾之外的地方,可是台湾当局对此加入严格的限制,以避免资本的流失,唯一可合法转移的地方是大陆,依据停火协议,台湾与大陆间的贸易活动属于国内贸易,因此台湾当局无法有效的阻止资本流向大陆。大陆人则出人意料的得了记忆力减退的病,战争时期将所有台湾人列入“台独分子”的名单,然而战争一结束,又一下子将这些忘记了,还如战争之前那样对待台湾人。一个台湾商人这样评述他在大陆的感觉:“除了台商这个身份不如以前那样引人注目之外,我没有感觉到任何与以往不同的地方。”正因如此,台湾人将放心大胆的将手中的资本躲开台湾当局的阻挠转移到大陆。
与此同时,中国人民解放军正为解决台湾问题进行准备。国庆活动一结束,俞登即赶到南京上任,与关苍海顺利完成了交接,他立即着手上任之后的第一件事:了解部队的情况。先看一看有关的统计报表,再找各部门负责人谈一谈,然后下部队实地考察一下。
晋升俞登为上将除了奖励其功劳之外,还有提高他的资历,以便让他接手解放台湾的任务。攻台一事,派一个中将显然存在某些不足,派个上将或者大将才是正确的。自从2003年初设定大将衔以来受封者不过3人,一个总参谋长贾天俊,沈阳军区司令员蒋振学,攻台总指挥关苍海,现在关苍海辞职了,蒋振学坐镇东北没法调,东北方面的担子也不轻,贾天俊是总参谋长派不下去。众多上将之中不是战争经验不足,就是担负重任调不出来,最后没有一个合适的,于是俞登成了唯一的候选人。
自从停火以来,解放军每个月都要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军事演习,这已经成为一个新习惯,目的是发现与解决问题。经过对10月份的军事演习的实地视察,俞登非常满意,唯一的遗憾是第50集团军没能参加,第50集团军也随着他南下了,他准备将这支部队用在解放台湾上,此时该军正在路上。
视察完部队回到南京的总部后,俞登反显出点忧心重重的样子,见此关苍海非常不解,关苍海离任后被任命为南京军区政委,给俞登当一个助手。
于是关苍海问道:”有什么问题吗?我看部队的情况很不错!”
“我不是担心自己的部队不行,而是对如何完成任务心里没底。”
“为什么?”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