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机!准备战斗!”他突然大叫,虽然他还无法确定对方的机型,但随着距离越来越近,其外形特点明显不是“飞豹”或者强-5,那么99%的可能性是敌机。待距离再近一点后,可以确定其机型为F-16,那么解释只有一个——敌机。
敌机发现了正在高速接近中的姜凯涛编队,立即机动躲避,然而一切努力终究白费,因为姜凯涛占领着非常不错的地位——敌机的后上方,正处于攻击位置。敌机也发现了正在高速接近中的解放军战斗机编队,立即机动躲避,这时敌机没有一点还手之力,因此F-16型战斗机不具备攻击尾后目标的能力,其实几乎所有的战头机都存在这个问题,目前尚无有效的解决之法,这下子姜凯涛等人可占了大便宜。
攻击太顺利了,几乎与打靶训练一样;第一次攻击,姜凯涛与杨志各击落一架敌机;待他们准备对剩下的两架敌机发起攻击时,意外发生了。他们突然受到地面防空炮火的攻击,原来他们已进入台军地面防空炮火的杀伤范围内。虽然炮火没有击中他们,但敌机已借此机会摆脱追击,消失于视线之中。原本他们可以继续追下去,然而担任为攻击机群护航的职责,令他们不得不放弃追击,返回到护航的位置上。
由于护航战斗机的成功掩护,攻击机机群一路顺利,没有受到敌机有拦截,现在轮到攻击机飞行员们“建功立业”,对台湾各空军基地的大规模轰炸开始。
经过长期严格训练,无制导能力的火箭弹和炸弹在解放军飞行员手中就已能象长了眼睛一样,其命中率不次于精确制导武器,然而飞行员们还是希望能够使用有制导能力的导弹和炸弹攻击目标,因为无制导能力的武器对飞行员的要求太高了,而且付出的损失也大。
虽然失去了战斗机的支持和大量的防空导弹,但台湾的防空能力依然不低,看来台湾投入防空的巨额经费没白费。台湾地面防空部队的拼命抵抗下,解放军付出相当大的损失。然而解放军的数量优势发挥了作用,损失一架之后又会有另一架出现,连续不断的打击下台湾付出惨重的损失。
解放军将台湾机场当成了武器试验场,各种炸弹先后登场。专门设计的机场路道破坏弹,这种炸弹属于半穿甲弹,利用下落时产生的巨大动能击穿跑道,然后在跑道下爆炸,在跑道下制造出一个又一个巨大的空洞。特别穿甲弹是对付各种坚固工事的特佳选择,它可以轻松几米厚的钢筋混凝土工事。还有对人员杀伤弹,它实际是一种集束炸弹,它撒布出的子战斗部威力很小,根本摧毁不了机库等设施,但足以毁伤各种车辆,在飞机表面上留下的一道道伤痕,足以令飞机不得不返厂大修。对人员也有很强的杀伤力,几百枚小炸弹天女散花般的同时落下时,让人避无可避,被击中的人多是受了伤,伤势不重也不轻。由于伤员太多了,许多人因抢救不及时而死去。对此一名参加抢救的人回忆道:“太恐怖了!”,于是西方的舆论纷纷指责大陆的行为不人道。
当解放军的攻击机郡耗尽弹药,纷纷返航时,台湾空军各机场的情况只能用“悲惨”来形容,跑道上一个又一个弹坑,各种设施损坏严重,人员伤亡惨重。
台湾空军战机的性能与飞行员的素质并不比解放军差,甚至可能更好,可惜兵力有限,无法满足需要,质量上的优势无法弥补数量上的劣势。台湾岛太小,缺少纵深,几乎无后方可言,全部目标都在解放军的打击作战半径之内。不过台湾多年来花在军备建设上的钱还是没白花,坚固的机库尤其是“佳山”计划的实施为台空军提供了一个坚不可摧的掩体,令许多战机得以在空袭中生存下来。
第三节
大规定空袭很快结束,经过简单统计后,战报由陈诚报告给杨国雄,“我军取得了重大胜利,消灭敌人约300架,敌预警系统被基本摧毁,重创敌地面防空系统。我军损失各型飞机约150架。”此战主角为空军,汇报战果当然最好是空军的人,陈诚则是最佳人选。
“很好吗!”杨国雄说道,“损失是多了点,不过这点损失对我们来说算不了什么。现在有关键是敌人的损失有多少?我们统计的数字是否可靠?”
“统计数字中通常会含有水分,因此我已令人重新检对。不过可以确信的是敌人的损失不比我方少,经此一战,敌人失去主动权。”
“马上总结经验,准备发起新的攻势。”
“是!”陈诚很干脆的回答道,但他犹豫了一下又说道:“我个人建议推迟计划。”
“为什么?”杨国雄的语气之中毫无不悦之感,相反让人感到他是在与讨论问题。
陈诚非常认真的解释道:“此战我军虽胜,但损失不小,暴露出许多问题。原以为“鹰式”、“小榭树”等防空导弹的威胁不大,可它们战斗中构成了相当大的威胁,同时对高炮火力的威胁也估计不足,结果付出了许多不必要的损失。不过主要问题还是在指挥通信方面,由于指挥通信能力的限制使空战中出现了混乱局面,原有指挥方式也不适度应需要。我们需要调整一下空袭方案,不过这就需要一些时间,下一步的作战计划为此应向后推。”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