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俞登与薛一卒的私人关系已相当好,这多是通过洪察的关系,由于狄青龙的关系,薛一卒与洪察早已前上朋友,而且认洪察为老师,俞登与洪察的交情也不错。由于这一层关系,两人从一开始就摆脱上下级的隙合,交上了朋友,经过一番接触之后,他不免有一种相见恨晚之感,薛一卒越来越让人喜欢了!
当天俞登并没有离去,一则时间已晚,二则他想留下来与薛一卒长谈。当天晚上,狄青龙也赶到3营,他不是得知俞登来了,而是跑到第3营来吃好东西来了,原来的炊事班班长“甘蔗林”留下了,现在他是3营炊事排排长,3营各连没有炊事班,全营仅有营部编有一个炊事排。
他们的私交相当不错,此前一直没有机会团聚,现在机会来当然不会放弃这个机会,于是当晚俞登、狄青龙、薛一卒围座于一起边吃边谈。
俞登对狄青龙说:“为什么你们旅长没有与你一起来?”
“他太忙了,没空来,再说3营的事一直不用他操心!”
“不是吧?他是不敢来,你们3营可是让人头痛出名的,我虽为军长,但日常工作由项佳负责,他是你们的老上级,他在上面保着你们,谁敢动你们?再说再上面还有一个洪察。”
狄青龙立即反驳道:“是的,是没有人能管得了我们,可是这不仅不影响部队的战头力,相反有促进作用,而目前最最需要的东西就是战斗力。”
对于这一点,俞登无法否认,3营的表现一直不错,其战斗力强无可否认,于是他问道:“那么你们是不是可以上战场了?”
“不行!”薛一卒说道,“不是我们的人不行,而是目前的装备不行。”
俞登明白这是他们在找借口,但还是感兴趣的问道,“为什么?”
“虽然从陆航方面为我集团军提供了大量直升机,可是数量依然太少,尚不足以完成一次大规模行动的需要。”
俞登说道,“我们正在想方设法增加直升机的数量,目前中国各直升机制造企业可是开足了马力生产。”
“除了数量不足之外,直升机的性能也不能让人满意。直-10可作利剑开路,直-11可担任侦察,直-8、米-17等用于担任运输任务,问题是缺少与之配合的直升机,即运输地面部队的直升机。
按你的理论,需要以机载步兵于敌后方机载,这就要求运输部队的直升机应类似于装甲部队的步兵战车,不仅能运送人员与装备,还要具有一定的防护能力,能够在敌人的火力下有较高人生存率,还要有一定的攻击能力,可以支援步兵。可惜中国目前没有这样的直升机,只能以运输直升机加装火箭弹等武器来代替。
同时按你的理论,先头部队抢占着陆点之后,应有后继部队扩大着陆点并在敌后展开行动。这样的任务就要求后继部队拥有更强的机动性与火力,如此部队已绝非一般意义上的步兵,其主要装备应是各种超轻型车辆,可是中国缺少能运送较重装备的重型直升机。
对了,所需的各种超轻型装甲车辆好象在国内也是空白,对吗?”
俞登应道:“说的不错,确实需要一种拥有强防护力与火力的运输直升机,它实类似于米-24,也需要重型运输直升机。其实问题正在解决之中,攻击运输直升机与重型运输直升机的研制工作已经开始,中国北方工业公司等企业也开始了超轻型装甲车辆的研究工作。”
这时狄青龙补充道:“没有所需的装备,我们可以马上研制,也存在什么技术问题,问题是这需要时间,何时能大批装备部队更是未知数。”
俞登深有感触的应道:“是的,需要时间,人员与编制问题解决的相对容易,真正的问题是装备,不过当务之急是把部队训练出来,不是装备等人,而是人等装备。”
他们又继续谈下去,谈到有关机载步兵装备时,俞登提到:“上次,你们不是说需要一种有效的反坦克武器吗?”
狄青龙回答道:“对,我们是轻装部队,缺少重装备,携带能力也有限,可执行的任务又特殊,随时可能陷入敌后,失去友军的远程火力支援,很容易受到敌装甲部队的进攻。”
俞登接着说道:“我记得当时你提出,120毫米反坦克火箭威力不足,命中率低;红箭-8威力大,命中率高,但太重,你们希望重量尽可能轻一点,以便带的尽可能多。”
“是的,一种重量轻,威力大,高命中率的反坦克武器。”
“回去之后,我向装备部门提出这个意见,没想到装备部门很快回复说,国内某研究所以前进行过一种轻型反坦克导弹的研究工作,说其重量很轻,但射程太短,只有800米,因此被列为技术性试验性项目,研究工作已中继。”
思考了一下后,薛一卒说道:“800米的射程对我们足够了,让他们赶紧研究吧!”
“放心吧!研究工作已恢复,听说他们保证6个月内的交付部队使用!”
狄青龙与薛一卒几乎是同时开口说:“太好了!”
“还有,我打听到一种防空与反坦克两用导弹已接受完成。”
“什么?”薛一卒有点不解的问道,“防空与反坦克两用导弹?”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