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赎罪日战争_[以色列]恰伊姆·赫佐格【完结】(22)

  动员得到批准后,塔尔将军感到出席会议的人并没有认真看待战争的危险性,也没有意识到局势的紧迫性,因而他下达了一些特别命令。他强调,以色列正面临着一场突然袭击,前线部队将遭到大规模的炮击和大量坦克和步兵的进攻,他们将要求增援,而到那时以色列国防军的主力尚未作好准备。因此,他认为有必要立即改变陆军的思想:现已不可能按常规成师成旅地进行动员;现在的问题是,要把一个一个的坦克排、坦克连以及其他分队尽快送往南北前线,直接送上火线。为了对付局部地区的战事,有必要临机处置。

  正午,内阁成员分别从犹太教堂和家中赶来开会。参加内阁会议的还有总参谋长和情报局长。会上梅厄夫人详细谈了她收到的有关当天下午可能爆发战争的情报。她叙述了当天清晨她向美国大使肯尼思·基廷作出的保证:以色列方面不会发动先发制人的进攻,并告诉内阁成员,后备队已于当天上午10时开始动员。据一则报道说,司法部长夏皮拉问道:“如果敌人在晚上6时前进攻会怎么样?”对这一问题,据说国防部长达扬回答说:“这是这次会上所提出的最关键的问题。”对于工商部长钱姆·巴列夫来说,战争发起时刻在下午6时讲不通,这可能是个错误,因为,毕竟情报还提到要有一次空袭。但他得到的回答是:“不,肯定是在下午6时。”

  内阁成员在热烈的讨论中得到保证,在发动反攻前所采取的措施,足以遏制敌人的进攻以待转入反攻。下午1时55分,在讨论正在进行时,梅厄夫人的军事秘书以色列·利奥尔准将突然推门进来报告:“战争已经开始”。空袭警报的尖啸声立即使大家明白过来,以色列将再次为自己的生存而战斗。当天晚上,梅厄夫人向全国发表了广播讲话:“几天来,我们的情报部门已经获悉,埃及和叙利亚的军队作了向以色列实施协同进攻的部署……我们的部队已按计划展开,来对付即将来临的危险……”。

  第五章 狼登羊栏

  恰伊姆·赫佐格 [以色列]

  [出自《赎罪日战争》]

  在六日战争的最后两天,即1967年6月9日和10日,以色列军队占领了戈兰高地。当时,以色列国防军向叙利亚控制的高地发起了一次正面进攻,该高地一直威胁着山下以色列居民点的生活。这次战斗很快被公认为是一次典范的战例。叙利亚在50年代和60年代已把整个戈兰高地改建成为一个庞大的军事阵地网。多年来,叙利亚军队不断从这些看来坚不可摧的防御工事出动,对以色列北部的犹太人居住区进行骚扰。在60年代,叙利亚企图利用戈兰高地地形,使流经以色列的约旦河改道,从而切断以色列农作物的主要水源。在由此而引起的战斗中,叙军在以军的攻击下夺路溃逃,当地居民几乎随叙军全部逃光,仅剩下大约7千名德鲁兹族居民留下继续在以色列政府的管辖下生活。

  戈兰高地西部与加利利湖(太巴列湖)上游的约旦河谷相连,南部与雅穆克河谷接壤,东部与拉克德河交界,北部与赫尔蒙山脉相通,其总面积为480平方英里。戈兰高地从南向北逐渐隆起,由600英尺上升到3,000英尺,它的陡峻的悬崖俯瞰着西部和南部的约旦河谷。戈兰高地地形的主要特征是,过去的火山活动所造成的岩浆不断从裂缝和火山口流出,使高地上复盖着一层连绵不断的玄武岩。火山锥则形似许多巨大的蚁冢耸立在熔岩复盖的高原上。

  从以色列的约旦河谷到戈兰高地悬崖,只有有限的几条道路。主要通道是两条由泽马赫到阿勒的公路:一条经过哈马,另一条经过艾因格夫-吉瓦特约夫(通常被称为加姆拉赖斯山丘),向东北经拉马特马格西米姆和朱哈达尔到拉菲德道路交叉口,由此向北到库奈特拉,与库奈特拉-大马士革公路相接。第二条以所谓的阿里克桥为起点(该桥在布特哈河谷的加利利湖与约旦河汇合点附近),横跨约旦河,经耶胡迪阿上升到库扎比阿开始分叉,一条向北通往库奈特拉-大马士革主要公路上的纳菲克道路交叉口;另一条是通往候什尼亚地区的二级公路。联接北加利利和大马士革的历史要道,就在布诺特亚阿科夫桥跨过约旦河,再由此直上悬崖到达上叙利亚关卡,然后路经纳菲克道路交叉口到达通往大马士革主要公路上的库奈特拉。在北部有一条道路,从古嫩集体农庄攀登悬崖到达瓦塞特道路交叉口,再经库奈特拉向北沿主要公路直达大马士革,或由库奈特拉北部向左转,经过马萨达的德鲁兹村到达赫尔蒙山。最北部的一条道路是从约旦河的一条支流丹恩河的发源地,穿过赫尔蒙山丘陵地带到达马萨达,由此再向北则到达赫尔蒙山高地或向南到库奈特拉。

  有两条西北走向的南北要道与所有东西走向的道路交叉。最东边的一条是从南面的拉菲德道路交叉口向北,经过库奈特拉到马萨达和赫尔蒙高地。这条道西边是塔普林大路,该路有20英里长的一段与世界上最长的塔普输油管道(该管道从波斯湾的巴林开始,经过沙特阿拉伯、约旦、叙利亚到黎巴嫩,全长约1,200英里)平行地穿过朱哈达尔地区的戈兰高地,经过纳菲克道路交叉口,再由此向北到黎巴嫩边界。

  叙以前线由一块长与宽都约在0.5-1英里之间的无人区隔开。联合国观察员在此沿主要道路设置了观察哨。以色列据守的“紫色线”(1967年6月10日在以、叙之间建立的停火线)是一条良好的军事防线,它迄今离分界线还有相当一段距离。“紫色线”以东,地形向叙利亚山谷倾斜,因而有良好的视界和射界。而“紫色线”以南与向雅穆克河谷倾斜的拉卡德陡坡相接。在平坦的黑色玄武岩高原上,火山星罗棋布,如阿维特尔山(3,970英尺),赫尔蒙山(3,996英尺)和特勒法里斯山(3,989英尺),这些山是以色列沿“紫色线”建立的整个防御的组成部分。赫尔蒙山的北部阵地为观察提供了良好条件,但特别重要的是这个阵地首先可被作为一个电子观察所。确实如此,以色列于1967年占领了这个所谓“以色列”赫尔蒙山阵地后,叙利亚人即在另一个能瞰制以色列占领的赫尔蒙山阵地的山顶建立了新的阵地。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