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赎罪日战争_[以色列]恰伊姆·赫佐格【完结】(85)

  架桥部队是一支由12辆坦克组成的杂七杂八的车队,在拖车上拖着一座长达190码的舟桥构件,它冒着敌人的密集炮火,徐徐向前移动,炮弹在它四周不断落下。提尔图尔公路路面弹坑累累,路肩和两侧排水沟中布满地雷。这支部队排除了地雷,修复了路面,通过了这令人毛骨悚然的战场。环顾四面,到处是残酷厮杀后的景象:埃及人的和以色列人的尸体横七竖八地躺在公路两旁,而他们曾在这条公路上激战过多少个日日夜夜。敌机呼啸而来袭击渡桥,以色列飞机从背后猛扑过来把它们击落。燃烧和爆炸的火光把整个战场照得通红,这支车队吱吱嘎嘎地费力地朝着落日前进,终于到了字典路交叉路口,军区工程兵主任约翰尼·坦尼中校就在这里阵亡了。他比别的任何人都熟悉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杰基知道,坦尼之死使他目前处于严重的困境。杰基本人对这个地区一无所知,他只知道,走错一步就会陷足泥潭,使整个计划归于失败。他没有别的办法,只有自己亲自去测试土壤的承受力。他爬上营长的坦克,和一辆装甲人员输送车一起,缓慢向前运动,测试地面的硬度,使渡桥得以随后跟进。他的应急措施奏效了,渡桥在18日晚运抵运河,午夜后不久便交付使用。一天后,由浮舟组成的一座舟桥——第三座渡桥也架成了。

  在杰基的指挥下,这支由工兵营、防空部队以及医疗和后送中心组成的队伍奋勇作战。当埃军惊醒过来,明白了发生了什么事情时,使用火炮不断地袭击渡桥地区和“场院”;仅一夜间,杰基的特遣队就有40人阵亡,前后共有100多人阵亡,数百人负伤。

  在西岸的进攻此时已开始猛烈展开。丹尼·马特的伞兵部队建立桥头堡后,起初几乎未遇到挑战,这时击退了埃军使用突击队发动的多次反冲击。10月18日,由丹中校指挥的一支部队,在淡水河和铁路之间,沿通往伊斯梅利亚的公路,向北面的塞拉费姆推进。部队闯进了设防非常坚固的埃军阵地,很快陷于极端艰苦的险境,营长和13名士兵与副营长指挥的主力的联系被敌人切断了。埃军利用该地区的浓密灌木丛作掩护,向他们包围过来,有好几百人从三面逼近到距他们仅5至10码处。以军部队坚守在一栋平房内,而埃军则在5码外的一幢二层楼房里居高临下向他们射击、投手榴弹和发射火箭筒,似乎眼看就要消灭他们。

  战斗持续了四个小时,阿萨·卡德莫尼上尉(战后成为抵抗运动的著名人士)独自在房子北面的关键角落上,用一支步枪和数枚手榴弹打退了几百名埃军的进攻。又有两卡车埃军士兵到达现场,向他据守的角落开来,但他们还没来得及下车,就被他用“劳”式反坦克导弹把两卡车士兵全都消灭。埃军又调来火炮和反坦克兵器在100码的距离上向以军进行直接瞄准射击。但是,援军赶来了,两支救援部队(一支在副旅长指挥下沿铁路前进,一支在营长兹维中校指挥下,从苏伊士运河向东运动)进入了战斗。经过灌木林和芒果园的激烈战斗后,救援部队与被围部队会合,被围部队已被分割了大半天(卡德莫尼身中7弹)。以军11人阵亡,27人负伤。夜幕降临后,整个部队撤了出来。

  19日,安农奉命渡往运河西岸。他留下一个营支援进攻密苏里据点的部队,自己则渡过运河,在阿布苏丹兵营与沙隆会合。沙隆命令他向北推进,到达在塞拉费姆的马特部队以西,并占领北面4.5英里处的奥尔查阵地。安农决定从西面进攻由埃军一个突击排防守的一个前沿阵地,他观察着以军一个装甲步兵连发起冲击的情况。当他看到埃军突击排进行顽强和极为勇敢的抵抗时,心中十分钦佩。这个属于以色列陆军精锐营之一的装甲步兵连,在安农的坦克和一些半履带车的掩护下,一路杀上山去,直杀得阵地上只剩下一名活着的埃及士兵。当以军缓慢地爬上山坡时,这名士兵一面射击,一面蛙跃后退,直至被击毙在山顶为止。前面就是奥尔查主阵地,但安农看到面前敌军的质量后,又加强了一些正规伞兵。他们乘坐半履带车向主阵地猛冲,尔后下车沿堑壕进攻,边歼敌边前进,该阵地构筑坚固,由一个营的突击队防守,配有反坦克炮、高射炮和火箭筒。阵地上设有雷达站,并有地下工事,内有一个监听以军战术无线电通讯的无线电侦听组(他们缴获了一部以色列制造的接收机)。

  在以军沿堑壕从一个阵地向一个阵地前进时,埃军顽强抵抗,直到天黑。战斗结束时,以军看到了一幅令人难以置信的景象:在通向碉堡的堑壕里,埃军尸体一层又一层,计有300多具,这是他们极其顽强勇敢的明证。进攻的以军有16人阵亡。

  奥尔查阵地的失守,导致了这一地区埃军防御体系的全面崩溃,安农部队穿过枝叶茂密的狭长农田地带缓慢前进。他们沿着几条由西向东的岔路,进到埃军运河沙堤的顶端,他们在那里“从非洲向亚洲”射击,以支援正在进攻密苏里据点的图维安旅。

  10月21日,配属安农部队的伞兵到达伊斯梅利亚的郊区。在城里与沙隆部队对抗的是埃军一个步兵旅和一些突击队,同时西面的伊斯梅利亚-开罗公路上,部署有保卫开罗的一个机械化师。21日早晨,他们站在沙堤上俯视伊斯梅利亚市,看到大批埃军士兵从提姆萨湖以南的无名战士纪念碑附近从东岸向西岸逃命。突然,他们看到这些撤退的士兵遭到西岸一个埃军阵地的猛烈扫射而纷纷倒下。沙隆要求向地中海沿岸的达米埃塔-巴拉丁一线实施一次大纵深,宽正面的翼侧作战,认为这将把整个第2集团军从埃及分割出来。而南部军区坚持要攻下密苏里据点,因为它威胁着通往以军桥头堡的走廊。军区要求沙隆将更多的部队调回东岸,并沿运河向北推进。后来为此对沙隆提出了许多责问,问他究竟是否调去了足够的部队以支援对密苏里据点的进攻。21日,沙隆奉命占领密苏里据点,南部军区很清楚,他是在故意拖延,不愿意执行这一命令。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