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在9月中,我收到了罗斯福总统的一封私人信件,感到很高兴。我在上次大战中,同他仅有一面之缘。那是在格雷饭店的一次晚宴上。他年富力强,仪表堂堂,给我的印象颇深,但当时没有机会攀谈,仅略一招呼而已。
罗斯福总统致丘吉尔先生。1939年9月11日因为你和我在上次世界大战中担任类似的职位,所以我要你知道,你重返海军部,我是多么愉快。我深知你的问题由于新的因素而变得更加复杂,但本质却没有多大的差别。我希望你和首相了解,如果你们有什么事要告诉我,我随时欢迎你们直接和我联系。你可以经常把封好的信,通过你们的外交邮袋或我的外交邮袋寄给我。
你在当前这些事情发生以前能将《马尔巴罗传》全书完成,使我感到愉快——这书我已阅读过,深感津津有味。
我迅速地给了他回信,信末署名“海军人员”。这样,我们便开始长期而值得纪念的通信——双方都有近一千封之多,直到五年多以后他去世时为止。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风云紧急--第二十四章 波兰的覆灭
第二十四章 波兰的覆灭
德国的侵略计划——波兰不完善的部署——炮队与坦克的劣势——波兰空军的毁灭——第一星期——第二星期——波兰英勇的反攻——歼灭战——苏联的出兵——华沙电台沉默了——现代的闪电战——我在9月21日提出的备忘录——我们当前的危险——我在10月1日的广播演说
这时候,我们围坐在内阁的会议桌旁,眼见一个弱国,按照希特勒的方法和蓄谋已久的计划,几乎就像由机械操作那样迅速地遭到了毁灭。波兰三面遭受德国的进攻。侵犯的军队,共计五十六个师,其中包括所有它的九个装甲师和摩托化师。第三集团军(八个师)从东普鲁士向南进攻华沙和比亚威斯托克。第四集团军(十二个师)奉命从波美拉尼亚出发,消灭但泽走廊的波兰军队,然后再沿维斯杜拉河两岸向东南行动,进攻华沙。面对波森凸出点的边境,由德国后备部队防守,但在他们的右翼一直向南,则是第八集团军(七个师),该军的任务是掩护主攻部队的左翼。担任主力进攻的是第十集团军(十七个师),奉命直攻华沙。再向南一点,是负有双重任务的第十四集团军(十四个师),第一个任务是占领克拉科夫以西的重要工业区;第二个任务是如果主攻前线顺利进展,它就直攻波兰东南部的伦贝格(即利沃夫)。
所以,德军对于边境的波兰军队准备首先予以突破,于是再以两个钳形攻势,把它们压服包围起来;第一个钳形攻势是从北方和西南进攻华沙;第二个钳形攻势,也就是范围更大的,是由从布列斯特——利托夫斯克前进的第三集团军与攻占伦贝格以后的第十四集团军会师所组成的。这样,从对华沙钳形合围中逃出的波兰军队,进入罗马尼亚的退路就被切断。德国出动了一千五百多架新式飞机,在波兰上空进行狂轰滥炸。它们的第一任务,是要压倒波兰空军,第二步再协助战场上的陆军,此外,再袭击军事设置以及所有的公路与铁路交通。同时,它们也要把战争恐怖散布到四面八方。
波兰军队在人数与装备方面,都远非入侵部队的敌手,而且它们的部署也不明智。它们把所有的部队都散布在它们本国的边境一带。同时它们也没有集中的后备部队。它们既采取自大和傲慢的方式反抗德国的野心,却又害怕人们责备它们挑衅,不敢在适当的时机动员,来对付向它们周围大量集中的敌军。当时波兰军队已经做好或将要做好作战准备以应付最初的突然袭击的,共有三十个师,只占现役军队的三分之二。形势变化的迅速,和德国空军的猛烈阻挠,使波兰其余的军队无法在整个前线阵地被突破以前赶到增援,而只是卷入了最后的崩溃。因此,三十师波兰部队,面临着比它们数量几乎多一倍的半圆形大包围,而在它们自己后面,却毫无支援。而且,它们还不仅在人数上处于劣势,它们的大炮远不如敌人。它们只有一个装甲旅,却要应付当时被称为德国装甲部队的九个师。它们共有十二个骑兵旅,英勇地抗击成群结队的坦克和装甲车,可是它们的大刀和长矛,却不能损害这些坦克和装甲车。它们所有的九百架第一线飞机,其中或许有半数是新式的,遭到了敌人的出其不备的袭击,多数还没有飞上天空,就已经被摧毁了。
德国军队按照希特勒的计划,在9月1日出动,它的空军首先出动袭击波兰飞机场上的波兰空军中队。在两天之内,波兰的空军实际上已被歼灭。在一个星期内,德国军队已深入波兰。波兰军队在各处都作了英勇的抵抗,但终归无效。所有边境上的波兰军队,除了在波森两翼已深深陷于包围中的兵团外,都被驱向后退。在罗兹的兵团,被德国第十集团军的主力截成两段,一部向东退到拉多姆,另一部被迫而向西北撤退;德国的两个装甲师,就穿过这个突破口,直扑华沙。
在更北面一点,是德国第四集团军,它到达而且渡过了维斯杜拉河,折而沿着河流扑向华沙。只有波兰北部的兵团,能够阻止德国第三集团军的进攻。可是不久,他们就被包抄,不得不退到纳雷夫河,防守河岸预先准备好的唯一相当坚强的防线。这就是闪电战第一个星期的结果。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