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_[英]温斯顿.丘吉尔【6卷完结】(258)

  根据“D”计划,由比约特将军指挥的盟国第一集团军群,连同人数虽少但却异常精锐的英国陆军,在德军侵犯国境的时刻,应当向东推进,进入比利时。这一行动的目的是为了拦阻敌军并据守默兹—卢万—安特卫普一线。在这道战线前面,沿默兹河和艾伯特运河,部署着比利时的主力部队。如果他们能顶住德军的第一次突击,第一集团军群就去接应他们。不过,看来更可能的是,比利时军队会马上被压回来,退到盟军的防线上。事实上,后来的情况正是这样。人们认为,这样一来,比利时的抵抗可以为英国和法国军队提供短暂的喘息机会,使他们能够布置新的阵地。除法国第九集团军的危急的阵线以外,这一点是做到了的。在极左翼即靠海的那一边,法国第七集团军应当占领那些控制着斯凯尔特河河口的海岛,而且,如果可能的话,还应当向布雷达推进,去援助荷兰人。人们认为在我们南翼,阿登山脉是不可逾越的壁垒,在阿登山之南又有巩固的马奇诺防线一直伸展到莱茵河,再沿莱茵河伸展到瑞士。因此,似乎一切都取决于盟军北方各集团军由左侧反击,而这又取决于占领比利时的速度。一切事情都是这样非常详细地安排好了的,只要一声令下,远远超过一百万人的盟军便可向前猛进。5月10日晨5点30分,戈特勋爵接到乔治将军的电报,命令他:“戒备一、二和三”,这就是说,立即准备进入比利时。早晨6点45分,甘默林将军下令执行“D”计划,法国最高统帅部(英国军队听它指挥)准备已久的计划立即付之实行。

  ※        ※         ※

  柯立恩先生任荷兰首相时,于1937年来访问过我,他曾向我详细讲过荷兰洪水的惊人效力。他说,他只需从恰特韦尔的午餐桌上用电话传一道命令,就可以按一下电钮用无法逾越的洪水挡住侵略者。这是一个十足的无稽之谈。在现代的条件下,一个大国用来侵犯一个小国的军力是无法抵御的。

  德军在各处都突破了,在运河上架起了桥梁,或者夺取了水闸和河水的控制设备。在一天之内荷兰防御工事的整个外线全被占领。同时,德国空军开始进攻一个没有设防的国家。鹿特丹被烧成一片废墟。海牙、乌德勒支和阿姆斯特丹也面临着同样的命运。荷兰人希望还像上次大战那样,德军右翼会从荷兰绕过去,但他们的希望落了空。

  然而,荷兰人民在遭到打击的时候,立即以不屈不挠的勇气团结起来抵抗侵略。威廉明娜女王、她的家族和女王政府成员,由皇家海军安全地送到了英国,从英国继续鼓舞他们的人民,管理他们海外的庞大帝国。女王的海军和她的庞大的商船队毫无保留地交给英国指挥,在盟国的事业中起了无法估计的作用。

  比利时的情况需要比较彻底地加以说明。比利时境内的几十万个英国人和法国人的坟墓,是上次大战的奋战标志。在两次大战之间的那些年里,比利时并没有认真地以过去为借鉴来制定它的政策。比利时的国家领导人以忧虑的目光注视着法国内部的衰弱和英国的摇摆的和平主义。他们严守中立。

  在他们再次遭受侵略之前的几年中,他们对待互相对峙的两大阵营的态度,无论如何从官方来说是相当不偏不倚的。对这种处境中的一个小国所担心的问题,应当有充分的谅解,可是法国最高统帅部几年来都在指摘比利时政府所采取的方针。他们保卫边疆使之免遭德国进攻的唯一希望,就在于同法国和英国结成紧密的同盟。艾伯特运河防线和其他滨河阵地是满可以守住的,如果英国和法国军队有比利时军队的协助,在宣战之后及时开赴比利时边境,就可以从这些阵地准备和发动一次非常有力的攻势进攻德国。但是,比利时政府认为,他们的安全在于保持最严格的中立,他们把唯一的希望寄托在德国的诚意和对条约的尊重上。

  甚至在英国和法国参战之后,仍然无法说服比利时人重新和过去的盟国站在一起。他们宣称要誓死保卫他们的中立,并把他们十分之九的兵力部署在同德国交界的边境,与此同时,他们严禁英法联军开进他们的国土去进行有效的准备来保卫比利时或进行先发制人的反击。我们唯一的办法只能是:

  在1939年冬季,由英国军队和处在它的右翼的法国第一集团军沿法比边境修建新防线和反坦克壕。我们现在反复思考的问题是:“D计划”的全盘部署是不是应当在这一基础上重新加以考虑,我们是不是扼守法国边境进行战斗,坚决抵抗,请比利时军队退到这条防线上来,而不要冒险地匆忙地冲到代尔河或艾伯特运河,这样更为明智。

  ※        ※         ※

  不了解法国的军事首脑拥有极大的权威,不了解每个法国军官都抱有法国军事艺术是首屈一指的信念,我们就无法理解那一时期的决策。在1914年到1918年的那次可怕的地面战斗中,法国指挥了战斗,并且负起战斗的主要重担。法国牺牲了一百四十万人之多。福煦担任最高统帅,英国本国的和英帝国的六七十个师,也像美国军队一样,毫无保留地听从他的指挥。现在,英国的远征军为数只有三四十万人,分散在从勒阿弗尔的基地沿海岸到前线的地区,与此相比较,法军拥有将近一百个师,或者说二百多万法国人,实际上防守着从比利时到瑞士的漫长战线。因此,我们当然应该把自己放在他们的指挥之下,接受他们的判断。人们曾经期望,从宣战的时刻起,乔治将军将全盘指挥战场上的法国和英国军队,而甘默林将军则回到法国军事委员会,处于咨询地位。然而,甘默林将军却不愿放弃总司令的职权。他保留了最高指挥权。在八个月的暂时平静期间里,他和乔治将军之间在指挥权上发生了令人气愤的冲突。依我看来,乔治将军始终没有机会单独负责制订通盘的战略计划。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