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同时,11月21日敌人的装甲部队既然有意一战,坎宁安将军于是命令第十三军前进。第四印度师已经绕道进至西迪俄马周围。在它的左侧,由弗赖伯格将军率领的新西兰师向北移动而抵达巴尔迪亚的郊外,这样就切断了所有边界驻军的交通线。他们攻占了非洲军团司令部,并于23日几乎克复他们的第七装甲师弟兄们刚被逐出的西迪雷泽格。11月24日弗赖伯格把新西兰师的大部分军队集合在飞机场以东五哩处。因此,我们的装甲部队自从在西迪雷泽格被击退后,就在这天进行整编。托卜鲁克守军已经发动出击,正在对德国步兵剧烈战斗,但是还没有突围。新西兰师经过一次胜利进军后,到达西迪雷泽格城下。敌人的边界驻军已经被切断,他们的装甲部队在战胜了第三十军之后,布置在比尔古比以北。
双方互相猛攻,都蒙受严重损失,战局是胜负未决的。
※ ※ ※
关于这个战役的最好的叙述,莫过于奥金莱克将军的最后一次报告,这是在1948年公布于伦敦公报上的。
由于德国装甲师似乎这时已经决心应战,并据报坦克有大量损失,坎宁安将军就准许发出信号,令托卜鲁克守军开始出击,并令第十三军开始行动。但是在11月21日,我们开始遇到困难。如所预料,敌人立刻对西迪雷泽格所受到的威胁作出反应,他的几个装甲师避开了第四和第二十二装甲旅。这时,敌人的全部装甲部队联合起来要把我们逐出这个紧要地区,并阻止援助到达被隔绝在那里的支援部队和第七装甲旅。本来并未打算让这些部队实行长久防御,他们竟设法在没有援助的情况下抵御了21日一整天,这是他们的很大的功绩。原来期望第五南非步兵旅于敌人展开攻势以前到达战场,但是他们未能办到,这部分地由于阿里埃特装甲师①的对抗,部分地是由于在处理出征时所携带的大量车辆方面缺少经验。
①意大利的装甲师,见本卷第十九章。——译者
次日,所有三个装甲旅会合保卫这个地区。但是我们的坦克和防坦克炮纵然非常英勇地作战,却敌不过德国人,于是在11月22日傍晚,第三十军就被迫撤退,它损失了三分之二的坦克,而且给托卜鲁克守军留下一大片突出阵地去防守。
敌人以惊人的方式取得成功。在一次夜袭中,他们冷不防地向第四装甲旅进攻,并将它完全击溃,这个旅的一百辆坦克是我们的剩余的装甲力量的三分之二。23日他们实际上歼灭了第五南非步兵旅,这是诺里将军所指挥的仅有的两个步兵旅之一——没有运输工具可以运来更多的步兵旅——然后,在24日,他们用几个装甲师对边界作有力的还击。在这之前,已经十分明显的是,最初的一些报告曾经大大夸张了敌人坦克的损失,敌人至少拥有和我们一样多,而且性能更好的坦克,并且能够从他们掌握的战场上再次恢复所损失的数量。
在敌对的装甲部队之间的这种力量对比的转变,产生了极其危急的局势。……
※ ※ ※
这时发生了一个戏剧性的插曲,使人想起了美国南北战争时,1862年“杰布”·斯图尔特在约克敦半岛上乘骑绕过麦克莱伦的事。①然而这次是用了本身就是一支军队的装甲部队来实行的,这个部队的毁灭将注定其余的轴心国军队的命运。隆美尔决意要攫取战术上的主动权而以装甲部队强行东进至边界,希望借以造成那么多的混乱,并引起那么多的惊慌,以便诱使我们的司令部不战而退。他很可能想到先前在6月15日的沙漠战役中。他的装甲部队的进击曾获得报酬而导致麦塞维将军于决胜时刻退却的那种幸运。他这次又如何接近成功,可见下文。
①在美国南北战争时,南军将领“杰布”·斯图尔特(即詹姆斯·斯图尔特)奉命侦察北军将领麦克莱伦的军队右翼所在,他不但完成使命,而且乘骑绕过麦克莱伦的阵地后方,将消息报告给总部。——译者
他集合了仍然成为战场上的一支最大兵力的非洲军团的大部分沿着阿布德公路或小道直冲至比尔设斐森,第三十军本部和两个大军需站险些被发现;而如果没有这两个军需站,我们就不可能继续战斗。在抵达边界以后,他把他的部队分成若干纵队,其中有几个纵队转向北面和南面,其余的一直往前,进入埃及境内二十哩。他在我们的后方大事破坏,并且俘虏了许多人。可是他的纵队对于第四印度师并没有发生影响。它们受到从第七装甲旅、立援部队和警卫旅里匆忙编成的分遣队的追击。最重要的是,我们的空军这时已经在敌对双方的军队上空取得了高度的制空权,因而一直在沿路上袭扰敌军。隆美尔的纵队实际上没有获得它们自己空军的支援,受到我们的军队在德国控制战场上空时曾经领会过和忍受过的痛苦。26日,敌人的所有装甲部队都折转向北而在巴尔迪亚及其附近暂避。次日,他们接奉退回西迪雷泽格的紧急命令,乃急忙西行回到西迪雷泽格。隆美尔的大胆的战术已经失败了,但是正如现在即将可以看到的那样,只靠一个人,即对方总司令之力才遏止了他。
※ ※ ※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