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法西斯演义_贾佳【完结】(4)

  学。"当时,他只要得空,便到洛桑大学旁听政治经济学和哲学课,以提高自己分析和判断

  事物的能力。

  墨索里尼还经常参加当地的群众集会,有时也在公共场合发表演说。有一次,他说话不

  小心,得罪了瑞士当局,被驱逐出境。他回到意大利,正遇上征兵,随即在历史名城维罗纳

  参加了巴萨列里奥的联队。这个联队以善于快步训练而出名,士兵们的帽子上都饰有绿彩羽

  毛,借以与其他部队区别。

  军队里的生活是紧张的、刻板的,正当他对这种紧张的生活稍为习惯的时候,长官突然

  通知他:“你家里来了电报,你母亲病危!”

  墨索里尼听了,犹如晴空霹雳,匆匆忙忙乘上头班车回到家里。母亲已经神智不清,不

  久就死去了。

  母亲的病故使墨索里尼十分悲伤。但他还能克制住自己,他在给军中一位朋友的信中写

  道:

  “我代表我家里的人,谢谢你的好意。我现在只有一件事情可做。就照你所说的,我应

  当服从先母的教训,好好当兵,好好做人。女子可以哭哭啼啼,男子要吃苦,不怕死,才可

  以救国,才可以继承先烈的意志啊!”

  在部队服役期满后,墨索里尼又回到瑞士,继续过着流浪、求学的生活。

  有一天,法国的社会主义者绍雷斯正在日内瓦作有关基督主义的演说。墨索里尼前去听

  讲。他站在工人群中,衣衫不整,旁人都以为他是无政府党人。绍雷斯演说不久,墨索里尼

  便举手表示反对,并且出言不逊,激起群众的公愤。大家都要赶他出去。墨索里尼大声喊

  道:“我有发表意见的权利。"大家正要打他,绍雷斯叫大家安静,等他自己演说完后,让

  这个反对者说一说。

  在大庭广众之下,墨索里尼大讲教会对于罗马帝国之罪恶。他演说时,口惹悬河引经据

  典,条理分明,赢得了听众热烈的掌声。瑞士警察局认为他的主张太激烈,有碍治安,第二

  次对他下了驱逐令。

  1908年,墨索里尼被迫移居到奥地利,做《特伦托新闻报》的一位编辑,后来又在

  《人民报》做助理编辑。《人民报》是巴蒂斯蒂创办的。他想鼓动特伦托地方人民脱离奥地

  利的管辖。巴蒂斯蒂是意大利统一时代的最后一个殉难者。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替意大

  利打奥地利,后来被奥国绞死。墨索里尼第一次会见巴蒂斯就留下了良好的印象。他利用报

  纸猛烈攻击奥地利的宗教势力,并力求恢复意大利已失去的土地。不久,他又因此被捕入

  狱,最后被驱逐出境。

  在国外流浪期间,由于生活拮据,时运不济,墨索里尼不喜欢娱乐宴会。他性格孤傲,

  除了群众演说之外,不喜欢人多的地方。但是他常常到剧院去,解解愁闷。有时他哄然大

  笑,引起身边警察的注意和指责。他还喜欢弦琴常奏的音乐曲目有贝多芬的交响曲和凯旋进

  行曲等等。有一次,他对一个朋友说:“我希望做个音乐家,奏出宇宙间的欢乐,送走人世

  间的忧愁!”

  墨索里尼又回到弗利,住在父亲开的铁匠铺里,每日读书消遣。房子窄小得很,外面喧

  声不止。他依然读他的政治经济学和社会科学。在他父亲的引导和影响下,他成了一个社会

  党的党员。从此,墨索里尼常常冥想苦思:要"革命"必须大造舆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

  须动员群众。没有群众的支持将一事无成。他决心办一张报纸,来为他呼风唤雨打天下,进

  行舆论准备。

  这张报纸就叫《阶级斗争报》,是本地社会党的机关报。墨索里尼对办报很内行,严肃

  认真。他说:“报纸不是拿文字堆积起来的。报纸是党的灵魂,党的标记。”“现在的社会

  党,实在是尸居余气,没有什么好的理想。”“现在的社会主义,变成做官的捷径,为政客

  奸人所利用,不能谋物质上精神上的进步了。社会主义,注重人类的合作,非努力工作、洗

  涤个人的身心,是不能实现的。”

  墨索里尼,利用手中的报纸,一边攻击共和党,一边污蔑社会党的"保守派"。他随心所

  欲地解释什么是社会主义,结果招来了无数的批评。但他丝毫也不在乎。有一天,他在报纸

  上说:“我们的生活是一本空白的书。上面只写了研究、疲乏、奋斗几个字,没有腐败等字

  样。我们心宽体胖,不求人知,敢说真话、老实话。”

  1912年,意大利社会党在勒佐伊弥利亚举行全国代表大会。在这次会议上,墨索里

  尼大出风头,他的言行使很多人把他看成是全国的英雄。一向气势不振的右派失掉了势力,

  而左派则控制了党的领导权。墨氏由于能言善辩,被推举为《前进报》的总编辑,从而掌握

  了社会党中央党报的舆论大权。

  墨索里尼接管《前进报》之后,报纸发行量骤然增到15万多份,经济情况大为改观。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