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德国国防军大本营_[德]瓦尔特·瓦利蒙特【完结】(143)

  古德里安同国防平指挥参谋部不和,并非始于此时。早在一年前,他曾同戈培尔进行过一次长谈。在戈培尔的日记中有这样的记载:“他(古德里安)对国防军统帅部的惰性很不满,说在那里找不到一个象样的领导人物。”这位新任陆军总参谋长也以非同寻常的坦率表示,他极不赞成希特勒严禁任何一个高级参谋部的军官到前线一展本领的作法。7 月20 日后不久,当豪辛格的接班人从拉斯滕堡战地医院出院,被盖世太保逮捕后,古德里安委任了在总参谋部和在装甲部队中久经考验的文克将军,以及冯·博宁上校为他的助手。

  尽管帝国的国界随着东线西线不断溃败而缩小,身为陆军总参谋长的古德里安,仍不过是希特勒在东线战场上的参谋。他在最困难的形势下,以其充沛的精力,开始了他的新的工作,但他并不象当初蔡茨勒那样,努力为陆军总参谋部争取其他战场的权力。另一方面,也许是由于他的任务所致,他认为,其他战场同东线战场相比是次要的。在大本营的形势讨论会上,他经常以激烈的言词来表达他的这一观点。而这种观点与私人矛盾是联系在一起的。不久,人们就清楚地看出,在严峻的战争形势压力下,虽然更换了陆军总参谋长都改变不了处在国防军最上层的两个参谋部之间的关系。这样,在直接参与指挥的高级军官内,在反对继续进行已失去的战争的问题上,就缺少一个组成共同战线或反对派的思想基础。

  海军和空军仍在各种战役问题上各行其是。虽然这两个军种已不能对战争进程起什么决定性影响——尽管也有个别辉煌战例,并在努力研制新型潜艇和歼击敌机——但是他们还在徒劳地搞什么统一指挥。比如,尽管希特勒在7 月29 日,即正当诺曼底作战处于最紧张的时候说过:必须“将空军、海军和经济部门每一辆现代化车辆——指载重汽车——调拨给(陆军)运输队”。但就在第二天,海军总司令仍对国防军统帅部颁发的命令施加了有限的影响。两个月后,古德里安便忙于从空军调拨车辆,以补充装甲部队,以至于希特勒不得不出面过向此事,于是便发生了1944 年9 月1 日在形势讨论会上的一场争论。这场争论与当时战争形势极不协调,希特勒和凯特尔的言之无物,故弄玄虚,给人们留下一个荒唐可笑的印象。

  古德里安:只需要得到帝国元帅的批准。

  元首:我马上批准。可是我们已经有了一个帝国防御总参谋部。

  还有一个其他国家都嫉妒我们的机构——国防军统帅部。这些都只因为总参谋部不愿意面向历史,而没有为众人所知。凯特尔:(以惯用的一种提高的腔调):我们进行了激烈的斗争!

  元首:(接受了凯特尔的观点):我们进行了激烈的斗争!当我们为了建立这个机构进行了多年的斗争之后..

  古德里安:第3 航空队有很多载重汽车。

  托马勒(运输部队监察官):应该调出来。

  克赖佩(空军总参谋长):我们的车辆因为支援陆军而失去很多..(拒绝抽调)

  元首:然而我深信,空军尽管有自己的运载任务,但在载重汽车方面,相对来说比起陆军要好得多,这是毫无疑问的。

  现在我们谈的决不是这些——我们无须进行这种无谓的争论,而是..(未作任何决定)。

  1944 年春,适当合并和精减国防军机构的新的尝试,仍没有收到什么成效。此时,希特勒仍然不敢向海、空军下达违反其总司令们意志的命令;而对于凯特尔来说,只要照希特勒的态度行事,而不暴露自己更好的见解,只要能逃避自己应尽的义务,他就心满意足了。  

  各条战线和联盟的崩溃

  在这种情况下,大本营已名存实亡。受伤和疾病,沉默与失职,尔虞我诈,相互猜疑,更多的是希特勒的复仇私欲,使大本营几乎成为死水一潭,无生无气。

  日本早已不值得一提了。8 月初,土耳其同帝国断绝了外交关系。在东线,自8 月20 日以来,当法莱斯的包围圈越收越紧的时候,在黑海和喀乐巴阡山之间的南乌克兰集团军群的两个德国集团军和两个罗马尼亚集团军,在占明显优势的俄军猛烈攻击下,几乎全军覆灭。在俄国大举进攻下,罗马尼业免去了安东内斯库元帅的职务,公开表示脱离德国,并在希特勒反措施的刺激下,于8 月25 日对德宣战。随着布加勒斯特的丢失,德国也丧失了普洛耶什蒂油田。同时,德国国内的燃料工业也被盟军的空军一一摧毁。8 月24日,保加利亚开始与盟军举行停战谈判。并要求撤走德国军事代表团及其全部德国部队,保加利业的背离已近在眼前。匈牙利迫于德国的压力,还继续站在德国一方。斯洛伐克不断爆发起义。9 月初,芬兰宜布解除同德国的军事同盟,并准备单方面同苏联媾和。

  在意大利,很晚才占领的亚平宁阵地,由于左翼被突破,陷人全线被突破的危险。撤离地中海沿海地域的第18 集团军和西线其他部队,在敌军装甲部队的不断冲击下,已处于混乱状态。希特勒下达的关于坚守塞纳河前方阵地,重新占领巴黎的命令。以及在法国中部开辟战场的企图,均随着战场形势的急转直下而成为泡影,或者干脆被莫德尔抛在一边。8 月25 日,盟军进入巴黎。安特卫普城和港口——斯凯尔德河河口除外——于9 月4 日完好无损地落入英国人的手中。在海战中,尽管潜艇损失惨重,但战果微乎其微。恐怖性的空袭,使越来越多的德国城市沦为瓦砾。军事工业的生产尽管到1944 年底,还保持在很高水平上,但已发挥不了什么作用。交通近瘫痪。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