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德尔在2 月5 日的日记中有一句简短的话:“特别司令部”开会时,“空军代表缺席”。这是戈林对“他的”空军所遭到的冷遇的恼怒和失望的表现,在以后的几天里,只有海军和陆军的两名军官,在国防处毗邻的房间里开始他们的工作。他们连地图都没有,更不用说缺少有关“北方行动草案”的任何资料,因为过去德国总参谋部从未对斯堪的纳维亚进行过研究。而且,人们不久就看清楚了,“特别司令部”在作为一个固定的高效率的指挥机构方面,几乎无法与指挥参谋部相比。
在“阿尔特马克”事件压力下,希特勒经过一段犹豫之后,急迫决定“尽速准备威悉河演习行动”。这使得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参谋长到2 月19 日清楚地认识到,此次行动只能由一个具备各种领导职能的指挥机构来领导,这也是能最快解决目前状况的唯一办法。希特勒在听了他报告以后,当天便同意委任陆军的“一名新任军长”连同其司令部,继续进行“威悉河演习”的准备工作,并在国防军统帅部领导下,负责整个行动的指挥。
由于约德尔的建议,短短几天内,终于在“威悉河演习”的指挥机构中,形成了一个坚强的核心。然而,就在这以后,不可思议之事仍然接瞳而至。首先是,在经过一系列动荡之后陆军重新回到中心位置。此时,统帅部不是请陆军总司令至少将任务委派给一个集团军司令部;而是利用自己的绝对权威,将这一特殊任务交给了一个军司令部,也就是说是陆军位于考虑之列的指挥级别中最低的一级。驱使统帅郎采取如此作法的重要原因,可能是认为在未来的西方战局中,不可能指望陆军派出一个较高级的司令部。而更大的可能性是,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参谋长和副官处长将此看成第一次机遇,即通过不考虑合适人选级别的方法,按照希特勒的意向并以革新者的姿态,对陆军习以为常的等级制度加以考验。最后,陆军总司令部只是得到这样的通知:“元首认为冯·法尔肯霍尔斯特将军是个芬兰通。”
第二天,希特勒亲自接见了法尔肯霍尔斯特,面授机宜,并委以此任。当他和他的第21 军司令部进入“特别司令部”,再次与国防处紧密配合着手工作时,出现了一种稀有的奇特状态:国防军统帅不是由于陆军对挪威作战行动的参与而依靠陆军总司令部,而是仅仅依靠一个军司令部,甚至——在同防军统帅部领导下,将全盘指挥权都交给了它!凯特尔和约德尔也是上行下效,越过陆军,直接与后备军总司令协作,挑选他们认为适于担负执行“威悉河演习”任务的部队。正是由于这件事情,陆军总参谋长才进一步获悉占领丹麦和挪威计划的有关情况。为此,他在他的日记里无可奈何地写道:“在这件事情上,元首与陆军总司令之间没有交流过一字一句。这应当载入战史。”
促使希特勒采取这种前所米闻的蔑视陆军总司令部态度的动机,只能用这样一句话来解释:“为避免来自空军的困难第21 军司令部应隶属于国防军统帅部。”这种缺乏说服力的理由——几天后经戈林的调解,说明这一理由纯属虚构,完全是希特勒意志的另一种表现,是为了在三军所担负的战局中,维持“他个人的直接影响”,或者说,是为了早日戴上那顶朝思暮盼的统帅桂冠。另一种简单的推测认为,希特勒在让陆军总司令部准备西方战局的同时,不想再给它增加挪威的负担。这种理由也是没有说服力的。因为陆军作战处以及它的高级领导们,还有陆军其他部门,如情报、运输、后勤等都统统会被排斥在西方战局之外的它们的真正负担不是来自于这里,而是来自于将同时为两个机构服务,即一个大的——陆军总司令部;一个小的——“特别司令部”。尽管挪威战局中的指挥机构是一件“即兴之作”,但它仍成了尔后整个战争中建立的所谓“统帅部战场”的样板。
希特勒和他的参谋部对于直接领导一次作战行动的能力,在“关于威悉河演习方案的指令”颁发之后,便开始经受严格的考验。
法尔肯霍尔斯特和他的军司令部的进展迅速,颇有起色。在他们的口头报告和希特勒赞同的基础上,约德尔立即亲自草拟“指令”文稿,国防处仅负责“签发”。希特勒将挪威行动视为个人的事情,这对大家来说已习以为常。在这种情况下,指挥参谋部参谋长象从前那样与国防军陆、海、空三军总司令部进行接触,将陆军和空军能够筹措到的兵力数量和种类,写入命令中,并规定了与陆军实施协同的空军部队,在战术上接受法尔肯霍尔斯特的指挥。
从下面的日记中可以再清楚不过地看出由于希特勒和国防军首脑违反军事常规而带来的副作用。
3月1日哈尔德:“提出要求之前应事先与我们接触,这一诺言并没有遵守。”
约德尔:“陆军总司令对于我与那顺年克商谈..工作安排大发雷霆,降低了要求。”
3月2日哈尔德:“凯特尔要求提供精良的部队..布劳希奇指出,我们陆军总司令部的20%预备队已经重任在身。”
约德尔:“与陆军协调。元帅(戈林)勃然大怒,对国防军统帅部参谋长态度粗暴。13 时,他去见元首。下午,在经过与陆军和空军商谈后,提出新的要求,调子有所降低..”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