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也没有充足的证据说明,在对俄战局初期,“政治委员命令”到底在德国国防军战斗区域和占领区多小的范围内得到了贯彻。而事实是在1941 年盛夏,在战俘营里却关押着无数各级政治委员。国防处长对此自然一无所知,而希特勒却有耳闻,并为此专门下达了“处置苏俄战俘的命令”’。
根据这一切迹象表明,这道新命令的主要目的是,在前线地区“筛选”俘虏营里的政治委员和干部,以此作为弥补措施,战后,有些人将这个新命令看作“政治委员命令”的组成部分,这是不正确的。新命令的发起人和撰写者是希特勒本人,以及命令的接受者、不幸的凯特尔。不同的受命者会产生完全不同的结果。命令的接受者一个是前线指挥部,另一个是国防军战俘机关。新的命令对刽子手希姆莱来说,是大开杀戒的上方宝剑;而对前线指挥部来说则完全是另一种事。他们知道,非法处置战俘营里政治委员的消息,很快就会被敌方知道。它只能迫使俄军政治委员们及其部队战斗到最后一颗子弹。因此,到1942 年6 月对战俘营所下达的命令、尽管未被废弃,也基本未加贯彻。
在结束这一充满忧郁回忆的一章时,还要说:人们经常从军方听到这样一种说法,即在北非或意大利,德国陆军在进行“正派的战斗”。其言外之意不仅是对东方陆军的否定,同时也是对陆军绝大多数的毫无道现的贬低。暂且不说东线和南线的大量部队进行过换防,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军人,尽管承受了闻所未闻的负担——来自己方“高级领导机构”的和敌方的——但是他们仍然懂得维护其传统作风。
2、从战局开始到冬季危机
新的战地大本营
与1940 年西线不同,在希特勒命令大本营自东普鲁士迁移之前,他为能获悉德国陆军6 月22 日清晨越过苏俄边界后的结果,一直等了大约36 个小时。直到第二天中午,当苏俄宣布当天为第一个动员日时,德国领率机构才分别乘飞机和特别列车踏上东进的道路。其中,国防处原班人马干14 时45份由柏林格吕内瓦尔德出发,于翌日早晨3 时45 分到达距拉斯膝堡城东数公里的目的地“格尔利茨林场”。
参谋部新的第Ⅱ号宿营地设在距一条火车支线车站仅几百公尺的地方。营地后面高架着铁丝网,但从大街向后了望,什么也看不见。宿营地内还有一家简陋的森林客店,是拉斯滕堡居民的短途旅行的歇脚处。在这个客店周围建造了几所木制简陋房屋。大部分工作室就设在这些房屋内。这些房屋的规格、窗户的数量以及内部设施,都是以柏林的各个部为标准建造的。更使人吃惊的是有一半隐蔽在地下的设施,它象一列长长的卧车室,一个门挨着一个门,这里是军官们的工作室和卧室,甚至国防处长在这里有两间卧室,水泥墙壁上镶着淡雅的木板,洗漱室和浴室铺设着瓷砖,有制式衣橱,取暖设备、电气装置等等,应有尽有,这一切与“战地”大本营几乎有些不相称。几天之后,国防处长第个脱离这坐地下墓穴,搬到车站附近的列车上,后又迁移到老式客店里。不久,国防处的其他成员也搬到工棚里。
在第Ⅱ号宿营地里,除了参谋部的战地队外,还有陆军的所谓“元首卫队营”,负责警戒,卫队营指挥宫还兼营地卫戍官。人们相互间很少见面,也不了解,但生活在大本营区域里,总还是生活在自己人中间,无需丝毫戒备。
在大街的另一边,向东不到1 公里处,是大本营第1 号宿营地。在这里住着希特勒和他的“国家、党和国防军”的来信。军队方面,除希特勒的副官外,只有凯特尔、约德尔,以及新增加的“编史官”、总参谋部中校舍尔夫。在这里,也有几所木制房间作为会议室和“饭厅”。而作为卧室和工作室的都是由钢筋混凝土构筑的掩体,每个掩体都有两个和更多的小房间。在最北角,是希特勒的掩体,因为希特勒怕见阳光,窗户依旧朝北。这个被希特勒称之为“狼穴”的地方,时至今日仍被波兰列为名胜古迹,供游人参观。
陆军总司令部设在安格尔堡周围的森林里,乘车1 个小时可到达大本营。空军总司令戈林和他的司令部也住在大本营附近。然而,国防处长在3年多的时间里,没有一次去过空军总司令部的驻地;与此同时,他却与陆军总司令部——在勤务之内和勤务之外问题上——保持着密切联系。在这里,作者还想起另外一件事,很能说明两者的差别:当陆军总司令部首脑前往“狼穴”时,只乘坐一辆旧式灰色小型列车,这种车辆只适合在“郊区路轨”上行驶;而戈林前往大本营时,最低要乘坐由3.4 节大型现代化车厢组成的豪华列车,行驶在仅100 多米的单线铁轨上,车上设备舒适华丽,配有身着白色服装的服务人员。海军总司令留在柏林,在头几个月里,仅派一名海军上将作为其常驻代表,住在1 号宿营地里。虽然“狼穴”设在前线附近,可是处在这穷乡僻壤中,却几乎没有当初西线大规模军事行动中所应有的感觉。甚至在第一次乘车“向前”开进时,在辽阔的区域里,也常见到一些散兵游勇。但不久,国防处长便无法前进,只得换乘一架旅行飞机,以便在仅有的数小时内,到达指定地点,与部队取得联系。装甲部队和摩托化部队的先头部队,越是快速向东方推进,拉斯滕堡的森林里越是显得寂寞。由于离前线需要几天几夜的时间,而且中间无处休息,所以飞往前线的可能性已变得绝无仅有,何况约德尔也自然不会批准。为能摆脱钢筋混凝土和简易住房的窒息空气,作者曾好几次与当时的参谋部副官、有名的赛马能手莫姆上校,在晨雾朦胧的黎明,骑马驰骋在原野上,以享受几分近似战争的气味。有时,也利用下午的时间,漫步在东普鲁士的田野上和森林中,得以休养生息。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