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0 月起,尽管以从西线抽调的部队和首批空军野战师加强东线,仍无助于东线南翼的攻势。蔡茨勒为讨好希特勒,挖空心思,采用无数战术补救措施,也无济于事。这样,大本营在10 月底,准备迁回东普鲁士。在此期间,进攻目标仍然未变,还是高加索南部和捷列克,而首要目标还是斯大林格勒。近几周来,那里已展开巷战,正在争夺几座工厂和工人住宅区。而无数地段的危险处境也依然如旧,尤其是顿河下游。在这里,已由罗马尼亚第3 集团军代替意大利人占领阵地。在北非,自10 月23 日英国人向隆美尔集团军展开猛烈进攻后,新的威胁与日俱增。在德国整个阴暗的形势里,只有潜艇作战显露出光明的曙光,在护航作战中和远征行动中,建立了丰功伟绩。而国防军指挥参谋部一如既往,既没有过问海军的胜利,也没有过问空军不断遭受的挫折。
最后突变
希特勒不是在斯大林格勒会战失败,也不是4 个月后突尼斯受挫时,才失掉战略主动权,而是早在11 月这个在德国现代史上决定德国命运的月份里,在西线和东线敌人的打击下就已失去了。战争的这种于德国不利的转折,已为世界所见;但在德国领导中心,首先是再一次摆脱了9 月打击的希特勒本人,对此毫无察觉。
1942 年11 月2 日至21 日,德军在地中海战场和东线遭受三次重大失败,每次都使德国大本营惊慌失措。几周前来自空中的紧张局势,并没有使希特勒得到应有的警告。这样,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当时拟制的一份“1942 年秋总体形势概貌”没有产生任何作用。这份备忘录是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副参谋长于1942 年10 月31 日至11 月1 日,从乌克兰到东普鲁士的两天火车旅途中,最后定稿的。备忘录指出,在东线战场上,国防军及其盟邦军队的能力已达到其极限的边缘。对于西方列强即将发动的进攻途径,备忘录在经深入分析后得出的结论认为,法属北非将是进攻“欧洲堡垒”的最有利的出发地。这一观点——决不是第一次出现,而且海军总司令部和希特勒自己也曾表示过赞同——在1942 年秋季,也只能以一般的军事政治和战略的思想为基础。它缺少来自于自己的情报部门和意大利统帅部的充分资料依据,两者都没有正确估计到敌人即将实施登陆的准确时间——尽管敌人的登陆舰队已在开进途中,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备忘录最后建议,应尽快恢复与法国的军事对话。
就在德国大本营返回东普鲁士“狼穴”的当天,传来了北非隆美尔在阿拉曼前方进行8 天浴血奋战后惨败的报告。面对这一打击,希特勒只能以“坚强”的话为隆美尔鼓气。正当11 月2 日傍晚,隆美尔为避免全军覆灭,只好违抗来自罗马和拉斯滕堡的命令,自作主张开始撤退时希特勒的一份著名电报正穿过太空,传到隆美尔指挥所。电报称:
“德国人民和我对您的指挥才能深信不疑,对在您指挥下的、在埃及进行英勇防御作战的德意部队的坚贞无畏,满怀信心。在您所处的形势下,只能坚守不能后退一步,要将一兵一卒..投入会战..尽管敌人处于优势,但其兵力也将终有一日耗竭一空。坚强的意志战胜强大的兵力,这在历史上已屡见不鲜。您的部队要么胜利,要么战死,别无其他出路。”
希特勒的警告,不但中断了隆美尔正在进行的撤退,并造成重大损失,而且在大本营第Ⅱ号宿营地里也掀起了一股余波。这里的人们对11 月2 日傍晚发出的电报,还一无所知。因此,当11 月3 日晨3 时,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值班军官收到隆美尔关于5 小时前部队已开始撤退的报告,并没有认识到形势的重大变化,未象其他重要情报那样,立即向其上司报告。12 小时后,这位年愈50 而久经考验的国防军指挥参谋部预备役少校军官,面色苍白地离开了希特勒的简易住宅。只因希特勒想弄清楚,在第Ⅱ号宿营地和隆美尔之间是否串通一气,玩弄阴谋,这位军官才死里逃生,免于枪决,但被降为士兵,到一个“缓刑营”去服役。按照军事惯例,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副参谋长竭力承当了一切责任受到“解除职务”的处分。凯特尔曾阻止瓦利蒙特到希特勒那里去,但经斡旋,已无法挽回,并对他就为样离去表示遗憾。约德尔将军没有牵连此事,只是对同他进行长年合作的第一助手说道:“元首的意志就是我们的最高信条”。与约德尔相反,希特勒副官长施蒙特经过努力使对那位预备役少校的处分大大减轻,只是未能使他留下。11 月4 日,瓦利蒙特勒动身离开大本营。第三天,施蒙特便打电话告诉他,希特勒认识到,对他的处分是“不公平的”,并迫切恳请他回到原来的职位上来。同日下午,凯特尔也来了同样的电话。瓦利蒙特只是回答他们,在别人对他进行处理后,起码要允许他有个思考的时间。
数日后,隆美尔派一名传令官火速赶到大本营,评细汇报了北非的态势,希特勒因此好歹接受了隆美尔的决定。在希特勒的不断谈话中,越来越陷入完全不现实的想象之中。他把他原来讲的话——要么“胜利”要么“战死”的抉择——早已丢到脑后。首先,他想承认在美国的援助下在北非的沙漠上打的完全是一场物资仗,而“轴心国”鉴于海上运输的困境。难以满足最低需要。少数几辆重型坦克,以及希特勒的最后“指挥”手段——大量使用“立即”和“火速运输”等词汇——也无济于事。在同盟国方面,蒙哥马利将军以个人的名义向英国第8 集团军士兵发出通告说,此役将作为决定性会战载入史册,它“将是战争的转折点”。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