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东京大审判_黄鹤逸【完结】(69)

  余辜。但是,如果最高总司令部和国际法庭把天皇作为战犯处死,势必给日本带来严重

  的政治混乱,甚至会造成分裂,日本一批极左思潮人物,一定会联合日本共产党发动游

  击战争。一旦出现这种局面,驻日同盟军即使增加到一百万,行政官员即使增加到三十

  万,也难于控制日本的局面。我反复琢磨过这段话,并非危言耸听。”

  麦克阿瑟以沉静而带有思索性的目光,瞄向迪利比扬格。那目光好像在说:“你很

  有政治头脑。”他沉思片刻,说道:

  “我同意迪利比扬格将军的分析。是的,要想用新的政治模式改造日本,要想稳定

  日本局势,要想有步骤地审判日本战犯,都只能通过天皇来贯彻执行。一言以蔽之,让

  天皇作传声筒。这也是那位日本政界元老说的原话。当然,这里用上‘传声筒’这个词

  有点欠恭敬,好在天皇不在场。”

  他此刻的心情难以自制,就像守在手术室门外等待亲人动手术的结果似的,关切、

  焦虑、担心而又充满希望,几种不同的思想感情,紧紧地交织在一起,使他思绪不宁。

  萨塞兰又把死去的罗斯福抬出来:“一九四三年十一月,美国先总统罗斯福先生,

  与前英国首相丘吉尔先生和中国的蒋介石委员长在开罗举行会议,签订《中美英三国开

  罗宣言》时,说过这样一段话:‘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必败无疑。我们扬眉吐气

  地审判三国战犯已为时不远了。这里,我想为日本天皇说几句话。此人应该留着。同盟

  国应巧妙地利用天皇的威望改造和治理日本。’看来,先总统的话是有远见的,富有哲

  理的。正因为如此,先总统的意见,得到丘吉尔首相和蒋介石委员长的赞同。”

  他对自己的发言相当满意,脑袋得意地晃了晃,大有打败希特勒之气势。

  麦克阿瑟见大家不吭声,心里很不安。他担心这沉默中隐藏着什么,窥伺着什么,

  密谋着什么。他想了想,说:

  “我坦率地告诉诸位先生,让裕仁天皇外出巡幸,固然有通过他缓和日本粮食紧张

  的一面,但也有看看他在日本人民中的威望如何的一面。通过这次巡幸,再决定是否追

  究他的战争责任。”

  他见大家仍然不吭声,又说:“我十分钦佩,也十分尊重大家的处事持重。但是,

  总得表明一个态度。”

  他用真诚的眼光望着迪利比扬格,觉得他的话举足轻重:“请迪利比扬格先生说说

  自己的观点。”

  迪利比扬格想到麦克阿瑟极不容易地放弃了由美国单独审判日本战犯的错误主张,

  想到他还能就天皇巡幸问题与大家磋商,再说,他也不愿意与麦克阿瑟的关系闹得很僵,

  便道:

  “我十分欣赏麦克阿瑟先生的坦诚。我同意裕仁天皇外出巡幸。同时,建议最高总

  司令部和十一国军事代表团各派一名官员与天皇同行。这样做的目的不言而喻。”

  麦克阿瑟欣然说:“这个建议很好。”

  大家一致对迪利比扬格的意见表示赞成。

  接着,阿基诺、贾迪和赫尔弗里希提出,东久迩宫已彻底背叛了日本皇族和裕仁天

  皇,是戴功赎罪的具体表现,应该免予追究他的战争责任。

  布莱说:“东久迩宫不仅毅然决然地脱离皇族,而且大胆地揭发了裕仁天皇的战争

  罪行,目前又正在着手写一本《一个皇族成员的战争忏悔》的书,说明他确有悔改的诚

  意,应该宽宥他。”

  迪利比扬格发言:“我们不是复仇主义者。我们的责任是改造日本的军国主义政治

  体制,改造日本人的军国主义思想,审判战犯的目的也是如此,而且是一种迫不得已的

  手段。既然东久已有实际行动,对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表示否定和仟悔,我们应该提前

  释放他。”

  在这种场合很少发言的商震说:“国际法庭成立的第二天,审问了木户幸一和东久

  迩宫。可是,木户至今顽固不化,口里说要彻底揭发天皇的罪行,但在许多重大问题上

  为天皇开脱罪责,也为自己开脱罪责!两人一比较,东久是团结和利用的对象,木户是

  孤立和打击的对象,当然,东久在出任日军第二军司令官期间,在中国华北地区的一些

  乡村犯过杀光、烧光、抢光的罪行;在他出任陆军航空总部部长期间,又多次派出飞机

  轰炸中国城市,负有累累血债,但是,诚如迪利比扬格先生所说,我们不是复仇主义者。

  东久迩宫已经痛改前非了,我们应该饶恕他。”

  勒克莱、巴特斯克、戈斯格罗夫、艾西特、索普先后发言,赞成上述观点。

  麦克阿瑟想起东久迩宫对裕仁的无情背叛,对保住天皇一条命带来许多麻烦,巴不

  得判处他的死刑立即执行。不过,他见大家同意裕仁外出巡幸,也就让了步:

  “同意先生们的见解,明天就释放东迩迹宫,而且要利用报纸、广播大肆宣传这件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