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海狼行动_黄炎【完结】(98)

  但是,“人操鱼雷”奇袭对手舰艇这一作法并不仅仅发生在日本:意大利海军曾用“人雷”7 次攻击英美舰艇,并取得一定成绩。

  1941 年,意大利用人操鱼雷潜入直布罗陀军港,炸毁了英国军队的油船“殿比台尔”号等两艘及1 艘货船。同年12 月19 日,人操鱼雷又潜入亚历山大军港炸毁了英国战舰“瓦利安德”号和“客因·埃里萨布斯”号,使英国海军这两艘主力军舰一时陷入无法航行的困境。其进攻方法是:两人骑在1 枚鱼雷上(由潜艇运送,在港外发射),在处于停泊状态的盟军舰底部用金属卡系上鱼雷头(鱼雷头能与鱼雷分离),有定时导火线(定时一般为2.5 小时或3 小时)实施爆炸,两名雷乘人员或潜入港外逃跑,或登陆作俘虏,这就以能够避免牺牲生命为前提实施的特攻战术。上面提到的在亚历山在军港进行的特攻战中,意大利的两名雷乘人员在游到英国军舰一侧时被英海军捉住,但由于这两名雷乘人员在水雷爆炸之前拒不开口讲话,终于达到爆破的目的。

  另外,1943 年,意大利袭击直布罗陀军港的特攻方法是:由战士身带有浮囊的炸弹,游进港内,将炸弹系在盟军舰船底部,然后利用救生圈脱险,也是利用定时雷管实施爆破。这与日本的“伏龙”确有兄弟之缘。日本利用此种方法击沉了美舰“奥基斯”号,并炸伤其它两艘。类似这种方式的自杀攻击一共进行了7 次,击沉或炸伤盟军舰船14 艘。据记载,日本特攻人员有3 名战死,3 名被俘。

  这种人操鱼雷,巡航距离为16 公里,速度仅有3 海里。驾驶者像1 名骑士似的骑在鱼雷上面,看起来就像在做游戏一样,这是以期待出击人员能安全生还为前提而设计的。与此相比,日本在战争后期所采用的“回天”特攻是何等的可怕,如果战争再继续进行的话,这一攻击方式将被认为是一个大问题,因为它是用轻巧无比的载人鱼雷,以必死为前提的进攻方式。

  停战不久,日本外务省有关人员和海陆军代表被召到马尼拉,举行关于进驻问题的协商会议。会议上美军萨查·兰多参谋长开口就问:“海上还有‘回天’吗?”当回答说还有7 艘载运“回天”的潜艇在海上时,他马上催促道:“这太危险了,请马上电令他们立即缴械。”

  日本海军代表由此方知自6 月以后,“回天”攻击又突然取得了可喜战果。他们从萨查·草多的催促中又一次证明“回天”确实给了美军以巨大的威胁。“回天”以及运载“回天”的潜艇在短时间内曾不断地击沉包括美军搭载过原子弹的重型巡洋舰“印地安纳波利斯”号在内的舰艇27 艘。此时,正是日本各大城市遭B —29 式机狂轰滥炸的时候,日本人民正处于极端困苦之中,已经对“战果”之类的东西漠不关心了。因此,“回天”的丰硕战果就在这种心态下被埋没了。1945 年5 月6 日晚8 时,大本营在好久没有出现的《军舰进行曲》的乐声中发布了战时新闻。其新闻概要如下:“最近1 个月内,折田少佐、管昌少佐率领的两艘潜艇,在太平洋击沉敌轻型巡洋艇1 艘,驱逐舰两艘,大型运输船5 艘,并击伤其它战舰3 艘。”

  回顾一下日本方面的战果报道,还是颇有兴味的。上述的战果报道是“大本营发表的真实新闻”之一,如同真实报道奇袭珍珠港、马来亚海面海战等战争初期的海战战果时一样。然而,在战争中,大本营连续3 年作了不准确的、夸张的战果报道,只有在战争初期和末期才老老实实地作了真实的报道。

  就这样,在战争濒临结束时,“回天”攻击却又意想不到地取得了战果。

  在叙述“回天”载人鱼雷的同时,还应介绍一下日本制作使用的“氧气鱼雷——这是非常值得记述的一件事情。为什么呢?因为战后美国海军对这种“九三式鱼雷”评论说:“只有这种武器才是美国方面望尘莫及的。”言下之意,这种攻击武器是相当高超的。老实说,假如“回天”不是以“九三式鱼协”作基础,也是制造不出来的。总之,后者在其精神方面堪称恐怖,而前者在创造和技术方面则是位居世界第一流的。

  当年,日本海军称誉世界的各类武器都不留痕迹的消灭殆尽,准确他说,除具有日本特色的一部分武器还保留以外,绝大部分都由于生产不足无力进行补充而消耗干净,唯一保留的便是“九三式鱼雷”,这是一种由高压氧气为动力的特殊鱼雷,如果时速为50 海里时,最大射程达2.2 万米,如果时速为36 海里时,最大射程达4 万米。这是一种令人望而生畏的进攻武器。

  如果将其性能同美英两大海军国有代表性的鱼雷相比,就会发现它们之间有很大的差别,完全可以说日本“九三式鱼雷”的威力是美英两国鱼雷威力的两倍。

  日本鱼雷之所以具有如此巨大的威力,其根源就在于它是以氧气为动力的。此外,它还具有鱼雷航迹十分隐蔽这一优点(其它以别的燃料为动力的鱼雷,排出的水泡出现在海面上)。

  氧气动力的设想最初起源于法国海军,后来,因其具有较大的爆炸性危险而被迫放弃了。接着,英国海军又接过来试制,因频繁发生爆炸事故不得已中途停止。后来,日本着手研究,也曾发生二、三次事故,但是,经过艰苦的努力,终于由朝熊利英中将、岸本鹿子治少将研制成功了,从而发明了这种安全而威力巨大的高压氧气鱼雷,取名“九三式”(日本纪元2593 年)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