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乍龙于凡田,有雨。(《合集》29990)
则不只焚巫■,还采用了上述乍土龙祈雨的祭礼。
商代还有一种奏乐舞蹈的求雨祭礼,或连续多天举行,如:“辛卯奏舞,雨。癸已奏舞,雨。甲午奏舞,雨。”(《合集》12819)自辛卯至甲午,前后达四天②。奏为奏乐器,甲骨文有“奏庸”(《明续》684)、“奏鞉”(《合集》14125)、“奏■”(同上14311),庸为钟乐,鞉为鞉鼓,■为弦乐。《诗·小雅·甫田》云:“琴瑟击鼓,以御田祖,以祈甘雨”,讲的是奏乐祭于地神以祈雨,可与甲骨文相参照。奏乐时常伴之以舞,如:
惟万呼舞,有雨。
惟戍呼舞,有大雨。(《安明》1821)万、戍为舞师之名。《周礼·地官·舞师》:“教皇舞,帅而舞旱暵之事。”又有舞具,如:
其■■,有大雨。(《安明》1827)
己丑卜,舞羊于庚雨。今日允雨。(《合集》20975)
于丁亥奏戚,不雨。(《诚斋》77)
■字从雨,乃专指祈雨之舞。■似为头戴双角面具的跌足舞,也可能是一种手持双角形舞具的跳足舞。舞羊似指装扮成羊或戴羊面具的舞蹈。戚指玉斧铜斧之类,《礼记·乐记》:“干戚旄狄以舞之”,注:“戚,斧也”,似戚为武舞。又伴之以歌乐,如:
惟商奏有正,有大雨。
惟各奏有正,有大雨。
惟嘉奏,有大雨。(《合集》30032)
商、各、嘉,或为商代歌乐之曲名。据一辞云:“奏■比甲辰卩雨少”(《合集》20398),似商代奏乐伴舞求雨时,不仅有歌声吁嗟以辞祷告50000023_496_1①,又有属文于册,焚以祈示。
商代的燎祭雨神,去雨、退雨、宁雨之祭,以及旱暵时的土龙求雨和焚巫■祈雨等祭礼,以其场面和内容,一般都置于野外露天场所举行。但奏乐歌舞的求雨祭礼,主要为上层贵族的高层次祈雨方式,情况有所不同,甲骨文有云:“于孟庭奏。于新室奏。”(《合集》31022)孟庭当为孟宫内的封闭式露天庭院。知这类祭礼有行之宫内外,但也有行之野外,如:
丙寅卜,其呼雨。
丁卯卜,惟今日方有雨。
其方有雨。
其■于■,有雨。
其■于茧京,有雨。(《屯南》108)
■和茧京,大概是商王都郊野特定的高台式祭地,丙寅和丁卯连续两天,分别于两地用乐舞祈雨,以呼其方降雨。总之,商代不同社会阶层,祭雨礼仪是有所不同的。
① 《庄子·田子方》。
① Cambrldge Anclent Hl story. vol. I,P.330.
② S.H,Langdon:“The Mythology of All Races”,Vo1.V,P.61.
③ 艾兰著、汪涛译:《龟之迷——商代神话、祭祀、艺术和宇宙观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22~23页。
① 出石诚彦:《尧典に见レヵゐ羲和の由来にっいし》,《支那神话传说の研究》,中 央公论社,1943年,590~591页。
② 山本清一:《天文と人生》,155~158页。
① 参见郭沫若:《释干支》,《甲骨文字研究》,大东书局,1931年。管东贵:《中国古代十日神话之研究》,《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33本,1962年。郑文光:《从我国古代神话探索天文学的起源》,《历史研究》1976年4期。
② 藤田丰八,《中国南海古代交通丛考》(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36年,503页。
③ Cheung Kwong-Yue:Recent ArchaeoI Oglcal Evidence Relating to the Origin of Cmnese Characters,The Origins of Chinese Civlizati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3,P,323~373。
① 郑州市博物馆发掘组,《谈谈郑州大河村遗址出土的彩陶上的天文图象》,《河南文博通讯》1978年1期。
② 《大汶口》,118页。
③ 《鹿台岗段岗遗址发掘喜获硕果》,《中国文物报》1991年1月13日。又见《中国考古学年鉴(1991)》, 218页。
① 参见朱天顺:《中国古代宗教初探》,9~12页。
② 参见林惠样:《文化人类学》,商务印书馆,1934年。中原与芪九郎:《西南亚细业文化史》,同,1936年。任继愈主编:《宗教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年。
① L.C.Hopkins:Sunlightand Moonshine,The Journal ofthe Royals Ociety Of Arts.1942。
② 严一萍:《殷商天文志》,《中国文字》新2期,台北艺文印书馆,1980年。
① 董作宾:《殷历谱》下册,《交食谱·日谱》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45年。
② 陈邦怀:《卜辞日月有食解》,《天津社会科学》1981年1期。
③ 见前引严一萍文。鹰467。
① 胡厚宣:《重论”余一人”问题》,《四川大学学报丛刊》第10辑,《古文字研 究论文集》,1982年。
① 董作宾:《殷历谱》下卷三,《交食谱》。
① 《国语·周语上》。
② 参见赵庄愚:《从星位岁差论证几部古典著作的星象年代及成书年代》,《科技史文集》第10辑《天文学史专辑(3)》,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年。
① 孙国维:《秘鲁的太阳神与太阳祭》,《外国奇风异俗》,世界知识出版社,1981年。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