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夏商社会生活史_宋镇豪【完结】(53)

  商代婚姻所诹吉日,又每以丁日为多,除上举(1)辞之丁未外,又如:

  乙酉卜,宾,贞翌丁亥将妇妊。(《京人》53)

  甲戌卜,内,翌丁丑雀女幸。(《合集》5828)

  丁巳卜,■,贞周氐嫀。

  丁巳卜,■,贞■氐。(《合集》1086正)

  丁酉……执弗其氐妵。(《续》5·19·8)《夏小正》谓“丁亥者,吉日也。”《吕氏春秋·仲春纪》云:“上丁,命乐正,入舞舍采,……中丁,又命乐正,入学习乐。”《仪礼·少牢馈食礼》云:“来日丁亥,……以某妃配某氏。”两周金文中有以丁亥为吉日之代词①。商代诹吉日不限为丁亥,六十干支纪日中有诹丁丑、丁亥、丁酉、丁未、丁巳(丁卯未见)者,且均是实指。可知当时己视丁日利行吉事。然则婚姻之请期,商人大都是选择在二月的某个丁日。

  (四)亲迎,亲迎为迎亲、结婚之礼。《通志·二十略·礼略篇》有云:“夏氏亲迎于庭,殷亲迎于堂。”此说今已难考,可知者是商代婚姻,嫁有媵,娶有迎。

  《尔雅·释言》:“媵,送也。”《左传·成公八年》云:“凡诸侯嫁女,同姓媵之。”或谓“媵者必娣侄从之”②。此乃后制。媵最初是指女子出嫁,其家族出入陪送而入之男方家族,“凡送女适人者,男女皆谓之媵”③,可视为女子的陪嫁财产。商初有莘氏嫁女成汤,就曾以私臣伊尹媵女,见上节所述,甲骨文有■字,从女从二手,像抬送一女意,或谓即《说文》:“■,送也,从人灷声。吕不韦曰:有侁(莘)氏以伊尹■女。”段注:“■,今之媵字。”④武丁卜辞云:

  丁巳卜,■多宰于柄。

  丁巳卜,勿■多宰于柄。(《合集》585正)

  它辞又有“■子”①,此为“■多宰”,推测媵者的社会身份不会太卑。如伊尹,《墨子·尚贤中》称他是“有莘氏女之私臣”,《韩非子·难言》称他“身执鼎俎为疱宰,昵近习亲。”多宰当为殷商王室的家内近臣,因嫁女于柄族而被选作媵臣,既称多宰,就不止一位,此次嫁女,卜日在丁巳,又为上述婚姻之请期每诹丁日增一例证。

  殷商王室嫁女有媵,男方娶女则要亲迎。《礼记·坊记》云:“昏礼,婿亲迎。”甲骨文有云:

  庚午卜,■,贞呼肇王女来。(《丙》66反)

  甲辰卜,■,贞肇我妹。

  贞肇我妹。(《合集》19139甲、乙)肇有开启、导引之义。“肇王女”、“肇我妹”,当指王室嫁女而男方前来迎接导引。它辞又有:

  贞呼■途子■来。

  贞勿呼■途子■来。(《合集》10579)

  途乃道途,此用作动词。子■应是殷商王室女子。这是贞问是否呼■前来亲迎新妇。

  同样,殷商王室娶女,也要逆迎,如:

  癸亥卜,于丁巳夕往逆。

  匄,逆女。

  匄,■■。

  匄。■嬂。

  匄,■■。

  先曰:■■。

  使人。(《合集》22246)这是一组有关武丁时王室娶女逆迎婚礼的卜辞,反映内容难能可贵。逆、■一字。《说文》云:“逆,迎也。”匄有乞求义①。大意是癸亥日占卜,要于54天后丁巳日晚上往迎■、嬂、■等几位新妇,为之而请求于神灵,问是否先迎一位名■的新妇,是派使者去么。

  值得注意的是,殷商王室的迎新妇,不是“婿亲迎”,而是遣使者往迎。这与周代诸侯娶妇,使卿出境迎近,然后为礼②,有其相似之处。如《左传·隐公二年》记鲁国伯姬嫁于纪国,“纪裂来逆女,卿为君逆也。”孔疏解释为“尊卑之别也。”恐怕殷商王朝遣使者往迎异族新妇,也主要出于政治上尊卑有别的原因。

  相反,各地异族方国娶殷商王朝贵妇,情形就大不一样。上述“呼肇王女来”、“呼■途子■来”,是直接命令男方或婿来亲迎。又如《诗·大雅·大明》述周方伯文王娶商王帝乙之妹云:

  大邦有子,伣天之妹,文定厥祥。亲迎于渭,造舟为梁,不显其光。在经过“文定厥祥”的纳吉、纳徵的订婚之礼后,及期举行婚礼,是由文王亲迎至边境渭上,隆重至极。可见大邦与方国的通婚,大邦始终处于主导地位,亲迎之礼也是有其等级规格之异的。

  婚姻的迎近成礼形式,据《礼记·郊特牲》云:“男子亲迎,男先于女”,“男帅女,女从男,夫妇之义由此始也。”商代似已如之,甲骨文云:

  贞不其启委。

  贞允其启委。(《合集》7076正)启有开启、先行意,《诗·小雅·六月》:“以先启行。”“启委”是率先于委女而为之前导。

  除此之外,商代婚姻或又有“见女”之礼。甲骨文云:

  □□卜,辛丑见女。(《合集》19973)

  王占曰,见,辛……女不……(《合集》17675)见当读如觏。《诗·小雅·车■》云:“觏尔新昏,以慰我心”,《裳裳者华》云:“我觏之子,我心写兮。”郑笺:“觏,见也。”此“辛丑见女”,似指男女新婚后夫族长辈见新妇之礼。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