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锡圭先生曾指出,商代父子相继之制和直系旁系之分早深入人心,与之相应,在商人语言里已出现了跟“嫡”、“庶”二字意义相似的“帝”、“介”词语,甲骨文中的“帝子”(《合集》30390),应读为“嫡子”,“介祖”、“介父”、“介母”、“介兄”、“介子”的亲属称谓所指,都是旁系庶支,“帝介”之制是跟宗法制度强调宗子世袭制以及大、小宗统属关系的精神全相符合的②。甲骨文有“■于西南,帝介卯”(《合集》721),“帝介”似可读为“嫡介”,也许是让嫡子和众庶子支子共同参与某项外祭活动,加强感情联络。又有“呼帝妣”(《合集》22450),是指嫡妣,为生称。帝妣——王母(《丙》66)——王妇(《合集》18060)——子妇(《怀》114),或可构成一组王室直系四辈女性配偶亲属称谓。商代辨血缘亲疏的“帝介”亲属制,也可能会在王卜名子的礼仪上有所定规,大概名子时不言递送或使人通报者,是为王室直系子息的命私名。要之,商代名子礼俗,为生子后家族长辈替子息取私名,其在宗法亲属制度上有相应的内在程式差次。
四 命氏之制
本章第三节论述商代多妇的命名时指出过,女子出嫁前在母族一般有私名,出嫁后夫方亲称为妇,凡“妇某”、“某妇”兼记其名者,大抵经夫族重新命名,其受有领地田产者,其名具有“胙之土而命之氏”的意义。商代多子的命名,是否也有“命氏”性质的内涵呢?
据我们大略统计,甲骨金文中称“子某”者有156名,称“某子”者有29名,其中人地同名者有90例,约占总数185名的49%。如果说是纯出偶合,其间无任何特殊联系,则绝难解释。现举子名与地名同名例于下以作考察(单列数字者为《合集》号):
子戈——戈(《丙》526)子六——六(13517)
子大——大(28188)子凡——凡(21565)
子不——不(6834)子■——■(6775)
子■——■(《屯南》880)子宋——宋(20240)
子尹——尹(5551)子启——启(《英》1555)
子韦——韦(《英》1290)子商——商(《安明》2127)
子画——画(9811)子渔——鱼(27890)
子禽——禽(557)子八——八(7929)
子■——■(4833)子■——■(19803)
子虎——虎(8204)子执——执(1022)
子马——马(8208)子豕——豕(21027)
子萑——萑(8080)子彘——彘(21659)
子牧——牧(《英》4033)子羌——羌(29310)
子安——安(33561)子■——■(7772)
子目——目(《怀》889)子汰——汰(4258)
子盾——眉(7693)子■——■(10047)
子奠——奠(9769)子■——■(《佚》153)
子■——■(《怀》1460)子比——比(《乙》3909)
子方——方(《粹》808)子正——正(22246)
子妥——妥(《乙》5303)子■——缶(《丙》1)
子戠——戠(《粹》626)子丁——丁(21737)
子成——成(900)子庚——庚(11460)
子夌——夌(8243)子美——美(28089)
子儿——儿(20592)子■——■(9223)
子黄——黄(748)子黑——黑(249)
子雍——雍(150)子鬳——鬳(《安明》2399)
子鼓——鼓(8291)子丰——丰(《怀》1444)
子爵——爵(37458)子■——■(28315)
子■——■(4632)子■——■(8084)
子羊——羊(《屯南》2161)子南——南(《屯南》2426)
子臭——臭(10093)子何——何(273)
子束——束(8084)子龙——龙(9076)
子左——左(28901)子刀——刀(《屯南》2341)
子行——行(《屯南》2718)子守——守(《林》2·2·8)
子■——■(7239)子■——■(36956)
子■——■(656)子臀——臀(21771)
子邦——邦(《安明》2432)子■——■(《屯南》1008)
子■——■(29359)子■——■(《京人》2059)
子■——■(20743)子■——■(28030)
子■——■(《屯南》660)川子——川(21657)
白子——白(《明后》2256)皿子——皿(5742)
长子——长(22246)兴子——兴(《安明》2106)
亚子——亚(9788)单子——单(8303)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