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 《诗·大雅·韩奕》,郑笺。
③ 《诗·小雅·我行其野》,孔疏。
④ 参见郑慧生:《卜辞中贵妇的社会地位考述》,《历史研究》1981年6期。又:《伊尹论》,殷墟甲骨文发现9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1989年。
① 《合集》21520。
① 《汉书·文帝纪》:“■以启告朕”,颜师古注:“■亦乞也。”又《苍颉篇》云:“■,乞行请求也。”
② 参见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年,228页。
① 《先秦史》,267页。
② 《史记·龟策列传》。
① 分见《合集》3255正、11006正、22297、22323。
② 《礼记·昏义》。
① 参见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学林出版社,1984年,68页。
② 胡厚宣:《甲骨文所见商族鸟图腾的新证据》,《文物》1977年2期。
① 商王之配为妣壬者,有大庚、大戊,此妣属谁不明。
① 《殷虚妇好墓》,153~154页,又彩版二五。
② 参见宋兆麟:《生育巫术对艺术的点染》,《文博》1990年4期。
① 《仪礼·丧服》,贾疏。
② 《左传·隐公十一年》。
① 《新语·道基》。
① 《楚辞补注·离骚》。
① 参见李学勤:《论殷代亲族制度》,《文史哲》1957年11期。
① 参见拙作,《殷代“习卜”和有关占卜制度的研究》,《中国史研究》1987年4期。
② 参见饶宗颐,《由〈尚书〉“余弗子”论殷代为妇子卜命名之礼俗》,《古文字研究》第16辑,中华书局,1989年。
① 参见谢维扬:《周代家庭形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100页。
① 参见朱凤瀚:《卜辞所见子姓商族的结构》,《殷墟博物苑苑刊》创刊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② 裘锡圭:《关于商代的宗族组织与贵族和平民两个阶级的初步研究》,《文史》第17辑,中华书局,1983年。
① 《国语·周语下》。
① 分见《三代)15·30·7、14·21·5、6·9·1、15·31·2、15·32·6、12·57·3、15·57·2、2·11·9、6·8·8、15·31·4、16·7·4、16·27·3、2·38·4、《录遗》256、341。
② 分见《合集》20035、20075、《英》1777。
③ 朱风瀚:《商周家族形态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年,47页。
④ 李学勤:《论“妇好”墓的年代及有关问题》,《文物》1977年11期。
① 《楚辞·离骚》,洪兴祖补注。又,古代的朋友主要指本家族亲属中同辈兄弟或晚辈成员。
第四章 交通
马克思曾指出,人们“如果不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便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关系,才会有生产。”①交通,正是人们这种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直接产物。
古代交通,主要包括陆上交通和水上交通两项,基于人们的社会存在与社会实践的深化而发展,它作为实现人际间社会交往联系媒介,又与人们对自然地理环境的观察、利用和改造能力紧密相关。夏商时期交通的发达程度所及,交通地理观念的状态,以及道路交通制度的确立,理所当然有其鲜明的时代性和社会实践性,反映着一定历史时期内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从人地辩证关系言,当时的交通一方面展示了当时的具体自然条件,另一方面也多少反映了人们在地理生态面前表现出的有所作为和积极进取精神,及其社会生活面貌。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362页。
第一节 交通的缘起
原始时期生产力低下,人们受制于自然条件的束缚,通常只能利用自然界的个别要素,依赖在一定地域空间范围内猎获的动物或采集的植物,以维持生机,谈不上会有什么“农工商交易之路通”①的交通之举。所谓“上古至治,民朴而贵本,安愉而寡求,当此之时,道路罕行,市朝生草”②,多少反映了原始时期交通不发达状况。不过,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在生产活动中逐步通过多种形式的横向社会交往,慢慢扩大了地缘空间的视野,在被动的人地关系中注入了积极求取的因素。“故圣人作,为舟楫之用,以通川谷,服牛驾马,以达陵陆,致远穷深,所以交庶物而便百姓。”③原始人类共同的社会性联系和经济上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是交通缘起的根本动因所在。
据目前所知,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境内的原始先民已经开辟了内地与沿海地区的交通。地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顶洞人,从百里之外的海滨携回海蚶介壳,在壳的顶端磨出穿孔,做成串状装饰品④。与山顶洞人略约同一时期的河南许昌灵并地区的原始先民,也竟持有来之千里之遥的海生软体动物牡蛎壳⑤。
到新石器时代,内地与沿海地区的交通更有进一步发展。郑州西山村仰韶文化遗址发现了海螺⑥。湖北洪湖乌林矾龙山文化遗址出上长2.4厘米的海贝⑦。甚至距东部海岸直线距离在3000里以上的黄河上游青海乐都柳湾遗址,不少墓葬中都随葬有海贝⑧。海产自然资源在空间上长距离、多方位的流动现象,不管是通过辗转交换而来,还是直接经长途获取,其流动方式虽异,反映的交通之发达程度确实已不能过低评估。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