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商时期既有不少被人们驯化或殖养的象,役象或乘象出行自非难事,文献所谓“商人服象”,应该说是可信的。
在利用兽力以再服务于人类生活方面,商代人似还有其他一些尝试。如甲骨文有。一■字(《明》570),像鹿行道中之意。《穆天子传》有谓“驾鹿以游于山下”。民族学材料中有鹿车、鹿拉橇之事。商代如何,现提出以存厥疑。
① 《粹》1543。
② 《三代》14·22·1。
③ 此据岛邦男:《殷墟卜辞综类》“检字索引”统计。
① 《三代》11·18·8。
② 《铁》226·1。
③ 《合集》34095。
④ 《汉书·李寻传》注。
⑤ 见《山海经·海外北经》、《淮南子·地形训》、《列子·汤问》等。
⑥ 《前》2·4·4。
⑦ 《续》3·30·5。
⑧ 《佚》443。
⑨ 《铁》146·2。
⑩ 《乙》8896。《前》2·2·6。《前》7·19·2。《合集》6948。
① 见桂馥:《说文解字义证》。
② 参见贾兰坡:《山顶洞人》,龙门联合书店,1951年。
③ 《前》2·19·1。
④ 分见《三代》12·46·8、《甲》916。
⑤ 《甲》2903。
⑥ 分见《续殷》下31、《合集》39456、35225。
① 《易·系辞下》。
② 《世本·作篇》。
③ 《墨子·非儒下》。
④ 《山海经·海内经》。
⑤ 河姆渡遗址考古队:《浙江河姆渡遗址第二期发掘的主要收获》,《文物》1980年5期。劳伯敏:《一支七千年前的船桨》,《光明日报》1981年1月12日。
⑥ 浙江省文管会:《吴兴钱山漾遗址第一、二次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60年 2期。
① 王永波:《胶东半岛上发现的古代独木舟》,《考古与文物》1987年5期。
② 闻一多:《天问疏证》,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0年,67、71页。
③ 《太平御览》卷八十二引。
④ 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中华书局,1979年,150~152页。
① 《古文苑·汉律赋》注。
② 《合集》21635。
① 宋兆麟等:《中国原始社会史》,文物出版社,1983年,383—385页。
② 《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藏甲骨文字·本文篇》,1960年,536页。
③ 《合集》11477。
① 见《甲骨文字释林》,283页。
② 《合集》32778。
③ 《合集》33691。
① 参见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284~285页。
② 参见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93~94页。
①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索隐注。
① 郭宝钧:《中国青铜器时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8年,88页。
② 吕思勉:《先秦史》,363页。
③ 《古今图书集成·考工典》卷一○六,《车舆部汇考一》。
④ 《孙膑兵法·势备》。
① 见《墨子·非儒下》、《管子·形势篇》、《荀子·解蔽》、《吕氏春秋·君守》、 《世本·作篇》等。
② 《太平御览》卷七七三引。
③ 《太平御览》卷八二引。
④ 《北堂书钞》卷十三引。
⑤ 石璋如:《小屯C区的墓葬群》,《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23本 下册,1952年,477页。
① 赵全■:《郑州商代遗址的发掘》,《考古学报》1957年1期。杨育彬:《郑州商城初探》,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44页。河南省文物研究所:《郑州商代二里岗期铸铜基址》,《考古学集刊》第6集,1989年。
① 郑若葵:《试论商代的午马莽》、《考古》1987年5期。
② 参见张长寿、张孝光:《殷周车制略说》,《中国考古学研究——夏鼐先生考古五十年纪念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6年。
③ 杨宝成:《殷代车子的发现与复原》,《考古》1984年6期。
④ 孙机:《中国古独■马车的结构》,《文物》1985年8期。
① 石璋如:《小屯殷代的成套兵器》附《殷代的策》,《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22本,1950年。
②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1969—1977年殷墟西区墓葬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9年1期。报告中称之为“管状器”。
③ 《诗·大雅·棫朴》。
④ 《合集》6834。
⑤ 岛邦男:《殷墟卜辞研究》(中译本),374~376页。
① 信阳地区文管会、罗山县文化馆:《河南罗山县蟒张商代墓地第一次发掘简报》,《考古》1981年2期。
② 阜阳地区博物馆:《安徽颍上、赵集发现商代文物》,《文物》1985年10期。
③ 正定县文物保管所:《河北灵寿县西木佛村出土一批商代文物》,《文物资料丛刊》(5),1981年。
④ 《定州北庄于商墓发掘简报》,《文物春秋》1992年增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