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带着自己的两个儿子逃往城门,城门本早已关闭,碰田仁当值,他见太子带着两个儿子,情状可怜,不忍捉拿,就放他出去了。丞相刘屈牦追到城边,查明是田仁放走了太子,当即就要处斩田仁。御史暴胜之止住他说:“田仁是二千石的官,不能擅自斩首,应当奏明武帝再行处置。”
------------
5明君的晚年(3)
------------
武帝听说太子逃走,暴怒异常。不仅杀了田仁,还追查暴胜之为什么袒护田仁,吓得他自杀了,甚至连虽未发兵,但私自受节的护军使者任安也被逮捕,系入狱中,候日腰斩。武帝又收了卫后的印绶,卫后大哭一场,上吊自缢,卫氏家族全被杀死,包括太子的妃妾,也全部自杀,至于随同太子造反的东宫官吏,也全被处死。
武帝诛杀了这么多人以后,尚不解气,发诏缉捕太子,群臣没有敢进谏的,唯有壶关三老上书说:“江充只不过是一布衣,陛下把他当作忠诚之士大加任用,以致江充处处假借皇帝的旨意,迫害太子。江充狡诈虚伪,极善掩饰,使得太子进不能见皇帝,退则被乱臣困扰。过去江充谗杀赵太子,天下皆知,如今又要谗毁太子,太子结冤无告,身处危急之中,不得已而杀江充,只求自保而已,并无邪心。”武帝看了这道奏章,也多少有些悔悟,但尚未下定决心赦免太子。
太子逃到湖县,藏在泉鸠里,那里的人虽留住了太子,但家境却十分贫困,无法供给。太子便写信给湖县的一位家境殷实的朋友,希望朋友可以帮忙,谁知竟因此走漏了风声。地方官前往拘捕,围住泉鸠里,太子见走投无路,便上吊自杀。太子的两个儿子同泉鸠里人一起抵抗,也都被杀死。
此时,汉武帝未必想杀太子,但太子既已被杀,也不能再行反悔,只好照原来的许诺,照常封赏了那些捉拿太子的人。武帝这才有所醒悟,派人调查江充等人挖木偶的事,不久即查清楚,多是江充等人弄虚作假,迎合自己。武帝怒极,诏令灭了江充全家。
太子死后,汉武帝的儿子们争谋代立,此祸才消,彼祸又起。真是人生如泡影,富贵如幻梦。正如明朝崇祯皇帝所说:“愿世世勿生帝王家!”
希望延年益寿以至成仙,本是人之常情,并非怪诞,只是常人怀此希望,也只是希望而已,并不能兴师动众去供他驱遣。但如果是皇帝如此,情形就大不相同了,无限的欲望,加上无限的权力,那就会生出无限的祸患来。尤其到了晚年,越是长寿,就越是怕死;越是建立过功业,就越想占有一切,乃至想成佛成仙,长生不老。秦穆公如此,秦始皇如此,汉武帝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至于历史上的其他皇帝,虽不如他们那样求仙若狂,但宠信方士、吞丹服药的却是大有人在!
人性的贪婪是可怕的,做了人间皇帝尚嫌不足,还想得道升仙;即使真能成为仙佛,他也会还嫌不足,正所谓欲壑难填!贪欲如无权力的限制,恐怕会吞噬整个人类。
不过,历史的发展毕竟还有可靠的一面,皇权虽属无限,一旦滥用,也往往引火烧身,这在中国历史上已被无数次地证明过了。
汉武帝晚年糊涂,其症结在于宠信方士,信奉巫术,又兼刚愎自用,暴戾恣睢。如果究其根本原因,汉武帝晚年糊涂暴戾的性格,主要是因长生无术引起的心烦意乱所致。可见,贪欲是引起祸乱的根源。
------------
6帝王将相与韬光养晦(1)
------------
中国有一句著名的俗语,叫做“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意思是说人在权势、机会不如别人的时候,不能不低头退让,但对于这种情况,不同的人会采取不同的态度。有志进取者,将此当作磨炼自己的机会,借此取得休生养息的时间,以图将来东山再起,而绝不一味地消极乃至消沉;那些经不起困难和挫折的人,往往将此看作是事业的尽头,畏葸不前,不愿想法克服目前的障碍,只是一味地怨天尤人,听天由命。
在中国历史上,政治斗争、军事斗争乃至争权夺利的斗争极其复杂,瞬息万变。因此,忍受暂时的屈辱,磨炼自己的意志,寻找合适的机会,也就成了一个成功者所必不可少的心理素质,所谓“尺蠖之屈,以求伸也;龙蛇之蛰,以求存也”,正是这个意思。其实,这只是一个较低的境界,较高的境界是有意识地主动消隐一个阶段,借这一阶段来了解各方面的情况,消除各方面的隐患,为将来的大举行动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这两种情况在中国历史上都不乏其例。
西汉时期的淮阴侯韩信受胯下之辱的故事是妇孺皆知的。韩信是淮阴人,自幼不农不商,又因家贫,所以衣食无着,想去充当小吏,却无一技之长,也未被录取。因此终日游荡,往往寄食于人家。他曾和亭长很要好,经常到亭长家里去吃饭,吃多了,也就惹得亭长的妻子厌烦。于是,亭长的妻子提前了吃饭时间,等韩信到的时候,
朝过博浪沙暮入淮阴市
张良未遇韩信贫刘项存亡在两臣
暂到下邳受兵略来投漂母作主人
贤哲栖栖古如此今时亦弃青云士
唐/李白/猛虎行
碗已经洗过很久了。韩信知道惹人讨厌,从此不再去了。他来到淮阴城下,临水钓鱼,有时运气不佳,只好空腹度日。那里正巧有一个临水漂絮的老妇人,见韩信饿得可怜,每当午饭送来,总分一些给韩信吃。韩信饥饿难耐,也不推辞,这样一连吃了几十日。一日,韩信非常感激地对漂母说:“他日发迹,定当厚报。”谁知漂母竟含怒训斥韩信说:“大丈夫不能自谋生路,反受困顿。我看你七尺须眉,好似公子王孙,不忍你挨饿,才给你几顿饭吃,难道谁还望你报答不成?”说完,漂母拿起漂絮而去。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