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当时表面的形势看,太子李建成集团处于优势地位,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李建成是太子,是长子,名正而言顺,继承皇位是理所当然的事,社会舆论也多在他这一边;
第二,李建成有李渊的支持,在权力和名义上有可靠的保障;
第三,李建成有文臣武将,有较秦王府为强的私人武装。
李世民也有有利的条件,这就是李世民本人威望高,群众基础好,富有战斗经验,才略出众,更主要的是他手下人既精明强干又齐心合力,因而,李世民的力量也是不容小觑的。
------------
7一场造就万世英主的“阴谋”(2)
------------
两兄弟势成水火,李建成认为先下手为强,于是,他布置了第一次谋害李世民的阴谋。
一天下午,窗外雨声淅沥,李世民正临窗聚精会神地阅读兵书,忽有卫士进来报告,说太子派人送信来了。李世民拆开信一看,原是请他前去赴宴,要兄弟欢聚。当时,双方的斗争已半公开化,秦王府的人素知太子诡计多端,就劝李世民不要赴宴,以防不测。但李世民认为双方虽在争夺皇位,还不至于兄弟相残,就坦然前往。
等到了太子府中,见太子和李元吉已恭候多时,宴席也准备得极为丰盛,气氛也无异常,不像要发生什么事的样子,就放心地谈笑吃喝起来。席间,李建成和李元吉交口称赞秦王的功绩和才能,并频频举杯劝酒,弄得李世民酒足饭饱。但忽然间,李世民觉得两腿发软,头晕目眩,立刻警觉起来,他想挣扎着起来回府,没想到竟一下子瘫倒在地上。
此时,窗外雨势转大,电闪雷鸣,狂风又吹灭了席上的蜡烛,席间更显得阴森昏暗。齐王李元吉不知就里,十分害怕,惊慌地问李建成该怎么办。李建成倒很镇静,把眼一瞪,呵斥道:“秦王身发暴疾,赶快送回府中。”
不知是李建成的毒药不中用,还是李世民的抵抗力强,回到秦王府,灌了许多解毒药,吐净了腹内的酒饭,李世民竟然保全了性命。
李世民忽发暴疾,虽无确证是李建成下毒药,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实在是再明白不过的事。李渊知道了这件事,狠狠地训斥了李建成,但毕竟支持李建成,也未对他作什么处置。
李建成见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只是方式比上一次的巧妙一些,但把握也减少了一些。
李建成想方设法地说服高祖李渊去郊外打猎,并要几个儿子一起陪同,李渊同意。父皇有命,李世民只得听从。李建成特意派人挑选了一匹性情暴烈的马,该马稍遇刺激,便狂性大发,他希望李世民骑上此马,遇惊摔死。在围猎场上,李世民纵马操弓,追赶麋鹿,没想到烈马狂性大发,控制不住,那马仰颈狂跳,乱甩乱摇,终于把李世民摔下马背。李世民摔出了一丈多远,但幸好只受了皮肉之伤,并未摔死或受伤致残。
李建成还采用了其他釜底抽薪的办法,这就是分散和瓦解李世民的将领和兵力。凡有调兵遣将派防出征的机会,李建成都要派给秦王府上的将领,还屡设计谋,让秦王府的将军调出外任。程咬金在打败宋刚和平定王世充的战役中,勇猛善战,身先士卒,多次斩将夺旗,建立奇功,被封为宿国公,是秦王府的得力干将。李建成很怕程咬金,就利用经常同皇帝接近的机会,多次造程咬金的谣,促使李渊下诏将程咬金调出秦王府,任康州刺史。但程咬金是一位刚贞倔强的将领,为了维护李世民的安全,他软缠硬磨,花样百出,不断拖延时间,就是不肯离开秦王府。
对于无法调动的将领,李建成实行收买政策,尉迟恭是一员骁将,也是李世民一手提拔培养出来的将领,臂力过人,勇猛善战,李建成曾送给他一车金银珠宝,但尉迟恭拒收,并向李世民作了报告。李建成后来的一些收买瓦解活动也没有成功。
李世民也决非持着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态度去任人宰割,也积极准备力量。在唐高祖武德九年(公元626年),他曾派将领带兵一千余人,拉着许多金银财宝到东都一带,私下结交豪俊之士,引为外援。他也采取收买的手段去拉拢李建成的人,把原来属于李建成的得力人士常何与敬弘争取了过来,使防守宫城门户的要职在暗中转到了李世民这边。兄弟火并已迫在眉捷,李世民再也不敢迟缓,他召集王府的人,召开紧急会议,商量如何对付目前的局势。唐高祖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六月三日晚,秦王府戒备森严,卫士环列王府内外,闲杂人等一律不得通行。殿内灯火通明,诸文臣武将排列两边,秦王李世民偕同长孙无忌走进殿内,身后不远跟着两个穿道袍的陌生人。卫士刚来阻拦他们,秦王挥挥手,卫士就放他们进去了。
原来,这两个穿道袍的人是房玄龄和杜如晦化装的,为了不惹太子府上的人注意,他们才故意掩盖了自己的本来面目。在会议上,房玄龄先发言说:“太子和齐王已两次谋害秦王,秦王也差点被他们害死。目前,他们正在加紧策划,准备再次加害大王。一旦事变,不仅大王性命危险,社稷也会遭到灾难。俗语说得好,‘当断不断,自取其乱’,现在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在这生死存亡的关头,大王应该以果断的措施来消弭祸乱。”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