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风云人物正解_冯立鳌【完结】(33)

  火烧新野时,诸葛亮借用“围师必阙”(《军争篇》)的原则,三门引火,独缺东门,放其逃生。但“火发于内,则早应之于外”(《火攻篇》),逃出城的曹兵又遭到赵云一支伏兵的截击。在白河之上和博陵渡口,诸葛亮采取“以利动之,以卒待之”(《势篇》)的方针,活用“半济而击之”(《行军篇》)的思想,以伏兵和河水为双重手段两次痛击敌军,曹仁十万大军丧失殆尽。  

  对孔明三次用兵得失的分析(2)  

  ◎以疑兵计打败曹操,夺取汉中

  刘备夺取成都后,曹操于215年攻取了张鲁的汉中。不久刘、曹双方在汉中之地展开了争夺。曹操丢失了定军山后,又听说徐晃兵败汉水,乃亲统大军来夺汉水寨栅。蜀军退于汉水之西,与曹军隔水相拒。诸葛亮屡设奇谋,以疑兵计战胜曹操。

  第一次,诸葛亮在高山上暗窥对岸曹军动静,令赵云领五百人,皆带鼓角,伏于汉水上游的土山下,依计而行。次日,曹军前来挑战,蜀营中一人不出,弓弩不发,毫无动静,曹军自回。当夜更深,诸葛亮见曹兵在营内歇定,即放号炮。赵云听见信号,令五百军士鼓角齐鸣,曹军以为蜀军劫寨,惊慌出营欲战,却不见一人。方才回营欲歇,号炮又响,鼓角又鸣,曹兵彻夜不安。一连三夜,均惊恐不定。曹操心怯,遂拔寨退三十里扎营。

  两军相对,未曾交锋,诸葛亮根据“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虚实篇》)的原则,对曹军连续采取骚扰战术。他以“形人而我无形”的手段,窥察敌营动静,而将擂鼓的五百军伏于土山之下,使对方不知虚诈,“实而备之”,极大地加强了骚扰的效果。兵法认为处水上之军应该是“视生处高,无迎水流”(《行军篇》),不提倡居下游迎敌。诸葛亮选择上游土山处伏兵擂鼓,有意造成蜀军顺流冲击的声势,更使曹军不敢稍有疏忽。诸葛亮这一设疑骚扰战术使蜀军占取了作战主动权,使曹军时时紧张戒备,虽未真正杀伤敌人,但已形成了攻击和战胜敌人的作战态势,逼使曹操心怯退兵。

  第二次,曹操在汉水边退三十里结寨后,诸葛亮让蜀军渡过汉水。背水结营,他作就策划,诸将分头实施。次日刘封与曹军徐晃对阵交锋时,刘封败走,蜀军往汉水而逃,尽弃营寨,马匹军器,丢满道上。曹军大队冲杀过来,争相夺取。曹操急令鸣金收军,对众将说: “吾见蜀军背汉水安营,其可疑一也;多弃马匹军器,其可疑二也。可急退军,休取衣物。”(第七十二回)遂下令: “妄取一物者立斩。火速退兵。”曹军方退时,诸葛亮令举起号旗,刘备、黄忠、赵云三路军马杀来,曹兵大溃而逃。

  诸葛亮北伐路线图

  诸葛亮背水列阵,无疑也包含着极大的风险,但他暗伏三路精兵以待,保证反击能够成功,却真正地化解了风险。他安排刘封战败后撤,尽丢军器衣物于道上,实是一种“以利动之,以卒待之”(《势篇》)的战术策略,意欲对敌人的进攻收到“乱而取之”(《计篇》)的效果。曹操在追击中觉察到了诸葛亮的用兵诡计,急令退兵,但同样为蜀军的反攻创造了机会。可见,安排刘封之军诈败弃物,既是一种诱敌之策,也是一种疑兵之策。对曹操这样一位出色的军事指挥者难以利而诱之,却可以疑而惑之,这正是诸葛亮用兵的高明之处。

  第三次,曹操丢了南郑,退守阳平关,听说蜀兵来断粮草,遂提兵至褒州(今陕西省勉县东北)城外与刘备决战,蜀军按照诸葛亮的策划行事。刘封阵前诈败而走,曹操引兵追赶,蜀军营中,四下炮响,鼓角齐鸣,曹操恐遭伏击,急教退兵,军队自相践踏,奔回阳平关。不久蜀军赶到城下: 东门放火,西门呐喊;南门放火,北门擂鼓。曹操大惧,于是弃关而走,退至斜谷界口。在这里,诸葛亮先以伏兵相疑,令曹操守关而无信心,终于弃关退兵。

  曹操退兵斜谷界口,已处在了“进不能胜,退恐人笑”(第七十二回)的窘境,诸葛亮及时安排了几支攻劫部队: 一是令张飞、魏延截攻曹军粮道;二是令黄忠、赵云砍柴塞断远近小路;三是马超兵到汉中后安排劫敌营寨,伏兵追袭。“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军争篇》)诸葛亮掌握战争的进程,灵活处置兵力的分散与集中,也曾安排过十几路攻劫部队。在一次遭遇战中魏延射伤曹操,三军锐气堕尽,曹操遂放弃汉中,下令班师。

  诸葛亮评价汉中之战说: “操平生为人多疑,虽能用兵,疑则多败。吾以疑兵胜之。”(第七十二回)这道出了汉中争夺战后期蜀军战胜敌人的重要原因,也表明了诸葛亮在汉中对付曹操的作战奥秘。  

  对孔明三次用兵得失的分析(3)  

  ◎诸葛亮首出祁山之战

  北伐曹操是诸葛亮隆中策划中的重要内容。彝陵之战后不久,诸葛亮修复了与东吴的盟友关系,又于公元225年出师南征,七擒孟获,稳定了南方。做了这些战略准备后,他于公元228年春率三十万军队首出祁山(今甘肃省礼县东),用兵关中。

  自汉中至关中,需穿越秦岭,其间主要有三条通道: 即子午道(汉中通往长安)、褒斜道(汉中褒河至今陕西眉县西南斜峪)、陈仓故道(褒河河谷至今陕西省宝鸡市南)。这些道路均崎岖险阻,难于进军和运粮,诸葛亮决定避开这些险道,从陇右(泛指陇山以西地区,约当今甘肃六盘山以西、黄河以东一带)平坦大路出兵。他否定了魏延关于兵出子午谷、奇袭长安的建议,率大军西绕祁山,进击关中。魏主曹睿派夏侯楙为大都督,调关西(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诸路军马二十余万前来迎敌。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