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凉侯的意思是??”麦坚的使者没想到风雨突然间作如此的宏论,不由有些迷惑的问道。
“就像南印月王朝联盟是麦坚的朋友一样,旁遮普邦的锡克教也同样是圣龙帝国和风雨军的忠实朋友,所以风雨军签署的关于印月半岛的和约,就必须把锡克教包括在内,旁遮普邦必须独立,日河以北包括居萨罗城在内的中央邦领地必须在风雨军的监控之下,以便风雨军能够随时支援和帮助自己的朋友。”
风雨双目直视着对方,抑扬顿挫的说道。
这个条件一方面是为了回报锡克教对自己的支持,提高自己在半岛的威信;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尽最大可能扩展风雨军的势力,使得风雨军的军事力量部署在最有利的位置,以面对日后阿育王朝的卷土重来。
因而在风雨而言,也算是势在必得。
而且这样的提案,等于是把是否实现和平的责任推回给了对方,而自己则拿起了和平的橄榄枝,从而掌握了政治上的主动权。
“这个??”麦坚使者低头沉吟起来,风雨的态度显然十分坚决,应该是作为谈判的底线。
于是在他的脑海中迅速计算起其中的利害关系来:旁遮普邦现在已经是锡克教事实上的天下了,阿育王朝并没有太大的发言权;而且锡克教和大食帝国在宗教信仰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也可以得到大食帝国的支持。
之所以在他的计画中没有把旁遮普邦列入其中,主要是因为怕大食帝国乘机在印月半岛扩大得太厉害,把锡克教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在麦坚的建议中把东哥鲁邦独立出来的目的也正是为此。
如今有风雨军参与其中,两股势力彼此消长,这方面的顾虑也就不存在了,因而对于麦坚来说,也同样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麻烦的是,风雨提出要把日河以北包括居萨罗城在内的中央邦领地划入势力范围之内,由于这关系到颜面的问题,势必会引起阿育王朝的坚决反对,从而给自己筹画的这次和谈带来许多不确定的因素。
毕竟,阿育王朝还拥有着数十万大军,依然是整个印月半岛最强大的势力之一,也是能否实现半岛和平的关键所在。
如果真的把阿育王朝逼急的话,整个半岛的局势将凭添更多不确定的因素。但是如果不同意的话,那么和平的建议立刻破灭,万一风雨索性放弃了返回神州而一心一意要在印月开拓的话,以风雨军的战斗力,一定会将整个半岛搞得天翻地覆,所有的势力平衡都将被打破。
这绝对不符合麦坚的利益。
“先生何必如此为难呢?”一旁的孔宓见状,微笑着说道:“风雨军也不是贪得无厌,如今只是想为朋友争取正当的利益而已,还请先生能够理解。先生何不等几日再去和印月磋商?相信以麦坚的实力和先生的才华,那阿育王一定会从善如流,听从先生斡旋的!”
“但愿如此,但愿如此!”麦坚的使者干干的说道。
风雨见状,哈哈大笑道:“先生难得来此,何不多休息几天,让风雨也一尽地主之谊。麦坚是大国,圣龙也是大国,作为大国就必须承担起各自的责任和义务,所以和约之事,你我虽然有一定的分歧,但是想必不会影响两家的情谊,而且风雨相信事情最终一定会在对大家有利的前提下得到解决的!”
麦坚的使者眼珠转了一圈。
他也是聪明人,此时闻弦琴而知雅意,立刻听出了虽然风雨最终还是倾向于在战场上获取更多的东西,但是却也保证了不会损及麦坚的利益,并且基本同意在印月半岛各大势力的划分。
因此尽管没有完全达成和约,但至少得到了风雨一个明确的答复以及愿意同麦坚合作、避免彼此冲突的意向,也算是达到了目的。
至于风雨军和阿育王朝之间的争斗,就必须通过最残酷的力量原则来决定了。
这是他无法管,现在也不需要去管的事情;反正最后的结果,就是以牺牲弱者来迁就强者罢了。
如果风雨军和阿育王都抱着这样的想法,并有自信获得最后的胜利,那么麦坚也就只需要耐心等待最后的结果,与最后的胜利者结盟确保自身利益就可以了。
当下他突然站起来向风雨举杯说道:“定凉侯说得不错,在下建议为了我们的大国利益而干杯!”
“说得好!为了大国利益!”
风雨也大笑着举杯一饮而尽。
他很清楚,这就是权力游戏的真谛--没有永恒的敌友,唯有永恒的利益。
在宴会散去,送这位使者休息之后,一旁的欧静忍不住问道:“风侯,你还是准备同阿育王作战?”
“不错!”风雨和孔宓对视一眼之后,缓缓的点了点头。
这时候,在风雨的示意之下,孔宓向欧静解释道:“要是根据麦坚使者的建议,虽然可以赢得目前的和平,但是一旦哥鲁邦的二十万大军返回,阿育王就可以倾全国之力来攻击我们,到时候的局面只会更加糟糕,这个建议从头到尾就是一个陷阱。”
“孔军师说得对!”风雨接着说道:“自古以来,能打方能和,能攻方能守。和平永远是打出来的!如今开战我军对付的不过是三十万军队,等以后开战的话,阿育王就可以把驻守在西线的二十万大军也增调过来,整个战局就更加艰难了。与其为了一个对我们不利的和约而让我们在未来陷入更加的被动之中,不如发动一场决战,在战场上获得我们所需要的东西。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