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波哥大西部的这个索查广场,广大的波哥大市民并不陌生。尤其是半年多以前
的1989年8月明日,43岁的自由党总统候选人路易斯·卡洛斯·加兰血溅广场,倒在贩
毒分子的枪口之下以后,人们对这里更有一种恐怖的感觉。
爱国联盟党的总统候选人哈拉米略之所以又一次选择这个索查广场进行他的竞选演
说,其目的当然很清楚,他无非是要向他的选民表示他的禁毒决心和对贩毒分子的蔑视。
尽管他的竞争对手加兰倒下了,但哥伦比亚禁毒运动并不能就此而终结。他竞选总统的
口号,就是“还哥伦比亚以清白”。他曾多次向千千万万的选民承诺,如果他当上了哥
伦比亚总统,他执政的第一招就是要去掉哥伦比亚“毒品王国”的帽子,决不靠所谓的
“可卡因美元”来支撑自己的政府。
哈拉米略的这种竞选纲领既大胆,又切中了哥伦比亚的时弊,得到了广大选民的支
持和拥戴。因此,在这次大选前夕,他同其他的几位总统候选人相比,更显得咄咄逼人,
风头正劲,行情一直看好。
现在,哈拉米略的竞选班子又技高一筹,为他安排了这么一招险棋,让他在加兰倒
下去的地方公开地向贩毒集团叫板。如果这一招险棋成功了,那么,在总统竞选的最后
决战中,哈拉米略就会稳操胜券。
但是,这的确也是一招险棋。虽然贩毒集团此时正在同政府对话,形势有所缓和,
但谈判的进程并不令人乐观,因此,在哈拉米略去索查广场之前,他的竞选班子和爱国
联盟党总部采取了一切有力的措施,防患于未然,确保哈拉米略的安全,以防加兰的悲
剧重演。
谁知哈拉米略的这次竞选演说,却撞到了麦德林贩毒集团的枪口上一一他们在谈判
桌上得不到的,只有企图通过谋杀和恐吓争取。
于是,当3月22日下午3时,哈拉米略的车队开进索查广场时,一场流血事件就发生
了。
索查广场的中央有一座临时搭起来的讲台,讲台周围和广场附近的高楼上,都布满
了负责保卫安全的军警。哈拉米略的支持者和爱国联盟党的骨干分子,就像人墙一样被
特地安排在讲台的最前面,将讲台围得水泄不通,以防不三不四的人和贩毒分子接近讲
台。
3时20分,哈拉米略在一群身材高大的保镖的簇拥下,将防弹轿车直接开到讲台前
才下了车,然后径直走上讲台。这时,整个广场顿时欢声雷动,聚集在这里的近万名市
民热情地鼓掌拥抱,欢迎这位未来的最强硬的禁毒总统。
哈拉米略在群众的欢呼声中频频招手,然后拉开洪亮的嗓子,神采奕奕地进行他的
竞选演说。他那激昂的调子和深得人心的竞选措施,不时被一阵阵的掌声和欢呼声所打
断。哈拉米略这时也自我感觉非常良好,他似乎看到自己走进总统府的那一天的盛况。
他的演讲也更加激越、精彩,充满着一种成功的自信和喜悦。这时,他已经把危险丢到
脑后去了,然而危险也正是在这时悄悄向他走来。
几位新闻记者在人群中挤来挤去,他们超负责保卫的军警和爱国联盟的骨干分子沉
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时,悄悄地向讲台靠近。
——他们就是莱德尔派来的杀手。
莱德尔和埃斯科瓦尔商量的结果是,不把谋杀安排在哈拉米略演讲的开始,而是安
排在演讲进行了一半之后。这时,处在兴奋之中的人们,那种高度的戒备之心就会松懈
下来,把兴奋点转移到另一个方面。这样,就会给他们创造一个下手的机会。
事情的发展过程完全在他们的预料之中。当这几位化装成新闻记者的杀手挤入人群
之后,根本没有引起什么人的怀疑和注意。这时,他们分散开来,举起了手中的照相机
——一种有特殊装置的自动手枪。随着那上面的“快门”的“咔嚓”声,一连串的子弹
就飞上了讲台,哈拉米略和他的保镖们一个个都中弹倒下。
哈拉米略倒下去之前,正张开双臂举向空中,一个“矿’形的手势像庆祝胜利一样。
然而,就在这时,一串子弹准确无误地击中了他的左胸,他就是带着这种胜利的姿势倒
在讲台上,倒在血泊之中。
台下顿时大乱,索查广场又一次沉浸在恐怖之中,而且是在午后的阳光之下Z这几
任杀手见大功告成,便一个个摔掉身上的“照相机”,混在人群之中往广场外逃去。
事后,波哥大警方从扔在广场这几架特殊的“照相机”,终于查到了谋杀哈拉米略
的凶手是谁。
于是,持续了55天的谈判彻底宣告结束,巴尔科总统再一次向麦德林贩毒集团发起
新的进攻。
几天之后,哥伦比亚缉毒部队意外地抓获了一位名叫塞尔米拉曼塞娜的女人,经过
审讯,这位身材苗条,风流漂亮的女人原来就是麦德林贩毒集团三号头目、有哥伦比亚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