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他便乘坐私人的“云雀”号飞机,径直飞往巴拿马,大摇大摆地降落在巴拿马机场。
埃斯科瓦尔并没有由此成为诺列加手中的“猎物”,反而成了他的座上宾。不仅如此,
诺列加还把自己在严的巴拿马国防军总司令部让出来,充当埃斯科瓦尔同哥伦比亚政府
讨价还价的交易所,并由他亲自出面充当谈判双方的“经纪人”。尽管当时哥伦比亚总
统夸尔塔的特使、哥伦比亚前总统阿方索是哥伦比亚政府谈判代表,是一位既体面且有
身份的大人物,但谈判的对手却是一位本国政府通缉的要犯。这场谈判本身就令人感到
可笑而又滑稽。更令人感到滑稽和可笑的是,如此对比悬殊的谈判,却让政府通缉的要
犯成了谈判桌上的赢家——埃斯科瓦尔不仅从此逍遥法外,而且几乎是明目张胆地我行
我素,继续从事他的贩毒勾当,而且把这种毒品走私生意越做越大。
这种结果的出现,如果要深究其中的原因,无非有二:一是当时的夸尔塔政权的确
垂青于麦德林贩毒集团的“可卡因美元”,二是巴拿马的强权人物诺列加也功不可没。
如果没有他从中斡旋,埃斯科瓦尔的日子也并不好过。
从此,诺列加与哥伦比亚的麦德林贩毒集团便结下了不解之缘。如果诺列加出生在
麦德林市的话,他一定会同埃斯科瓦尔一样,成为又一位闻名世界的大毒枭。然而,诺
列加偏偏出生在多灾多难的巴拿马,因此,他的过人之处只能表现在巴拿马政坛的权力
斗争之中。
真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壮元”——埃斯科瓦尔能在“毒品王国”逞一时之雄,
成为一代毒枭,而诺列加却能在巴拿马政坛权力斗争的旋涡中搏击风浪,独领风骚,成
为巴拿马权力斗争中的一代枭雄。
从1981年出任巴拿马国防军总司令,到1988年登上巴拿马总统宝座为止,在这短短
的6年多一点的时间内,诺列加像一位演皮影戏的老手一样,牵动手中那根看不见的
“线”,让五位巴拿马总统像一个“皮影人”那样,“你方唱罢我登场”,走马灯似的
离开了总统的宝座,最后将这个万众瞩目的位置据为己有。
尽管他是一个国防军总司令,但巴拿马人却不认为诺列加能做到这一点,仅仅是依
靠手中的枪杆子,才一次又一次地发动“军变”,而是在很大程度上沾了那知名的巴拿
马运河的光。
巴拿马运河是巴拿马人用成千上万人的生命,在自己的国土上开凿出来的一条运河,
但是最后获利的却是美国人。因此,维护巴拿马运河的主权,就是维护巴拿马人民的利
益,诺列加正是摸准了巴拿马人的这个脉搏,才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1985年,巴拿马总统巴尔雷塔被赶下了台,原因就是他违背了诺列加总司令的意志,
背着他和巴拿马人民同美国政府勾结,出卖了巴拿马运河主权。
1988年,诺列加又废黜了一位巴拿马总统。这位总统名叫德尔瓦列。
早在半年前的1987年夏秋之交,德尔瓦列总统就风尘仆仆地奔波于巴拿马城和美国
的白宫和五角大楼之间,希望依靠美国人的力量,将诺列加这位强权人物扳倒。德尔瓦
列总统同美国总统里根先生多次协商,总想找出一套逼诺列加“自动退休”的计划。只
有这样,他的总统才做得像个总统,而不会像他的那些前任总统一样,一个个都成了这
位总司令的“儿皇帝”。
德尔瓦列要同美国人做成这么一桩买卖,他唯一值钱的东西就是巴拿马运河的主权,
这也是唯一能让美国人动心的东西。因此,里根政府便当即表示,只要德尔瓦列总统舍
得拿出巴拿马运河这唯一值钱的东西,他们将会不顾一切地成全他。所以诺列加一生中
所犯的最大的“过失”,就是不应该维护巴拿马运河的主权。这样做尽管有惠于巴拿马
人,但最终还是得罪了美国人。
于是,他又同德尔瓦列总统开始较劲了。
1988年1月6日,德尔瓦列总统以检查身体为由又亲自来到美国,走过熟悉的白宫,
同美国人继续洽谈这笔“生意”。
美国人的许诺让德尔瓦列总统的胆子壮起来了,回国后他立即采取行动,终于在一
个月以后的2月25日,在电视台面对巴拿马人庄严地宣布:
“罢免国防军总司令诺列加的一切职务!”
诺列加此时正在家中看电视,他从电视中看到总统熟悉的面孔之时,并没有想到自
己会听到这么一句没头没脑的话。
听到这句话后,诺列加再也没有心思看电视了。他连电视机都来不及关就急忙提着
枪冲出了家门。
这是一个下雨的夜晚。诺列加冲出家门后,冒雨来到车库前,推开车库门迅速倒出
自己的座车,然后在雨中驱车驶过还很平静的大街,径直来到国防司令部大楼。停下车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