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三看着李明微微一笑,说道:“我的生意表面上是珠宝首饰。在整个蒙荫边关所辖的十六城中,我在这个庄城的泰来珠宝行是规模最大的、品种最好的、质量也是最精的。所以附近的达官贵人都会特意跑到我的珠宝行来买。但是,珠宝这一行当虽然利润丰厚,可能买的起的人太少了。尤其是现在,官员吏治腐败,民不聊生。所以背地里我干的是贩卖私盐。这个利润可比珠宝要丰厚的多了,只要把沿途的那些贪官打发平了,这可是一个一本万利的行当呀!”
李明微感诧异道:“可是我从蒙荫城到庄城,看到城内民众生活都挺安定的呀?没有民不聊生的景象呀!”
黄三笑了,对李明说道:“蒙荫边关十六城是个例外,这要多亏你那个老岳父了,哈哈。这个人虽然迂腐,又有点愚忠。但他确实是爱民如子呀。由于蒙荫城是边关要塞,所以蒙荫辖区所有的军政大权全部是由边关大元帅统管的。在蒙荫辖区内没有官员敢于为非作歹。因此蒙荫十六城是整个大唐最安定、最富足的地方。在这里虽然我们和官员还是要互相利用的,但起码没有那么明目张胆。相对于其它地方来说,这里的官员可真算得上清廉了。”
他又起身长叹道:“我年轻的时候是一个大盗,你不要笑话我。那时我在北方劫富济贫,也是很有名气的。后来洗手不干了,在这庄城定居了下来。逐渐开辟了这么大的产业。可我的几个儿子都不争气,整天游手好闲,狐朋狗友一大堆。哎!兄弟,大哥劝你不要走了,留下来吧,跟大哥一起干,怎么样?”
望着黄三那殷切的目光,李明急忙站起来说道:“大哥抬爱小弟,小弟岂能不知。只是我这个人胸无大志,我最大的理想就是到南方,找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和瑶儿与世无争的过一生。大哥,不要怪小弟。”
黄三苦笑一下,说道:“人各有志,我也不强求你。不过,南方更是盗贼横行、民不聊生。而且经常发生瘟疫,你要小心了。哎!老弟,你心目中的净土是没有的。自我太宗皇帝贞观年以后,天下就从来没有太平过,不是……”“大哥说什么?太宗皇帝?!”李明急忙打断了黄三的话,问道:“大哥所说的太宗皇帝,是不是太祖皇帝的次子,原来被封为秦王的那个?”
黄三惊奇的望着李明,说道:“没错!老弟对大唐的历史很熟呀!现在很少有人知道这些了.‘
李明急忙又问道:“那太宗以后呢?是不是高宗?”
黄三笑道:“刚夸你一下,你就说错了。太宗以后不是什么高宗,是崇宗!”
李明喃喃地说道:“崇宗?不是高宗?”心想:看来历史从太宗时期就开始改变了,这么说并不是因为自己的到来而改变了历史?
看着李明那疑惑的模样,黄三得意地说道:“其实有一件事情,天下人知道的不超过十个,我就是其中一个,哈哈,兄弟,看你对我朝历史挺感兴趣,想不想知道呀?”
李明急忙问道:“是什么事情?等一等!我猜肯定是太宗年间出现的事情!”
黄三露出惊奇的表情,问道:“你怎么猜得到?难道你也知道这件事情吗?”
李明当然不能告诉他真相,推说道:“我只是猜猜,刚才我们不是说到太宗吗?我猜一定和他有关。”
黄三一举大拇指,赞道:“老弟真聪明!猜对了,就是太宗时候的事情。告诉你,这件事情为什么这么隐秘?还是在我做大盗的时候,那年我四处游荡,来到了西郭城。晚上我突发奇想,心想我离皇宫这么近,为什么不到皇宫去转转呢?凭我的身手,要进出皇宫还不容易吗?于是当天晚上我就潜进了皇宫。结果由于不认识路,无意中闯进了一座书库,当然我对书还是不感兴趣的。不过就在我打算离开的时候,一个机关引起了我的注意。要知道,做我们这一行的,对机关都是有一套的,而有机关就可能有好东西。于是我用半天的时间将那个机关解开,下面只有一个盒子。打开盒子,盒子里只有一本书。我当时以为是什么武功秘籍或藏宝地点什么的,所以高兴得不得了。但一看却是一本大唐编年史,这玩艺还值得藏这么严实?我当时就琢磨,这里一定有不可告人的秘密。于是我在那间书库里将这本书从头到尾看了一遍,终于在书中发现了一段鲜为人知的秘密!”
第二十一章 天变
“这件事情还要从贞观十七年说起。有一天袁天罡夜观天象,发现天象异常,星辰易位,天空中出现几颗不知名的新星,光芒明亮异常。而且时常闪现出一道道诡异的光亮。于是他得出结论:年内必有天灾人祸、天下即将大变!”
“太宗皇帝得知这个消息后大为震惊。当时天下正是歌舞升平的盛世,如何能突然出现大变呢?但既然星相异常,必有其原因存在。百般思索之下,最终将目标指向当时的太子承乾。而恰在这时,太子李承乾因太宗皇帝宠爱魏王李泰而起杀心,企图策划刺杀李泰,但最终事情没有成功。事发后李承乾被贬为庶人,太宗皇帝立李治为太子。”
“李承乾离开长安以后,带了几个随行就一直向东走,也可能是向北走,因为书上记载的也不是很明确,这只是我的猜测。大概走了有两个月之后,就走到了目前蒙荫城这个地方,那时蒙荫城还只是个小镇,还不叫蒙荫,蒙荫这个名字是李承乾称帝之后改的。他们在蒙荫城住了几天后打算继续向北行,大概他想离长安越远越好吧。但就在他们即将启程的前一天晚上,天空中突然出现异变,漆黑的夜晚突然变得异常明亮,一声巨大的响声响彻天际。接着大地一阵剧烈的震动,狂风四起,瓢泼的大雨一下就是一个月。等天晴雨散之后,再观看整个大地一片狼藉,洪灾四起、瘟疫横行,民众死伤无数。灾情持续有半年才逐渐有所好转,而李承乾就在蒙荫城登基,改年号为永平。在位二十二年,归天后称为崇宗。至于太宗皇帝以及太子李治如何,在这本书里也没有提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