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片丛林的面积要比第一次焚烧的丛林小一点,一万重装步兵在林中且战且走,在太阳落山前穿了出去,顾不得休息,在给王文发报的同时,一万士兵一字排开,在一公里长的横面上点起了手中的引火物品。
这些物品大部分都是干枯的树枝、破旧的衣服等,为了点火,士兵们排成人墙,挡住了狂劲的北风,让星星之火逐渐燃烧了起来,虽说大部分引燃起来的火苗都被吹灭了,但在一公里长的距离上,还是燃起了十多个火堆,在北风的协助下,这些火焰越烧越大,越烧越旺,和着夕阳血红的霞光,飞速向着丛林里面燃烧了过去。
接到火起的消息,王文心头一块大石终于落地,接下来就要像前几天那样,全军准备防止浓烟的伤害了。
借助北风,丛林之火的速度要远远快于人的穿行速度,不到四个小时,丛林中冲天的火光已经清晰可见了,在这寂静的夜色中,嚼嚼啪啪的燃烧声和丛林中此起彼伏的惨叫声显得格外刺耳,由于早有通告,此时王文的士兵全都口蒙湿布,趴在简易帐篷中,准备再次渡过难熬的几天。
丛林中突然冲出了几千惊惶失措的士兵,向着王文的营地急冲了过来,看他们丢盔卸甲、满脸惊惶失措的样子,可以看出丛林中的大火有多么猛烈。
由于早有准备,因此王文的士兵对于敌军慌乱的冲击没有感到什么意外,按照原来的布置,游骑兵在营地的内侧对这群敌军实施了覆盖打击,幸存下来的敌军在全副武装的重装步兵面前似乎也只有死路一条。
不过,王文的营地宽度毕竟有限,虽说阻挡了不少从丛林中逃出的敌军,但还是有大量的敌人从营地两侧逃回了他们自己的兵营,紧接着,扑天的大火夹杂着呼啸的北风便将整个丛林笼罩了,还没有逃出丛林的士兵冒着满身的火苗,惨叫着挣扎出了林子,但随即就无力的扑倒在地上,被身上的大火吞没了,苏国士兵身上的藤甲虽然坚固,却非常容易着火,碰到这种局面,能够逃跑就算是幸运的了。
由于炎热是从顺风的一侧开始燃起的,所以这次这一块密林燃烧的速度非常快,仅仅一天多的时间,冲天的火光就已经减弱了许多,这个时候,一直在后面紧紧跟随的苏国部队居然就开始发起了进攻。
这个时候,弥漫整个天地的浓烟还非常浓重,即便是趴在水塘边的地面上依然让人感到喘不过来气,王文万万没想到,在灰烬中扎营的苏国将领们居然能下达进攻命令。
眼看着自己营地的后方腾起毛献盖地、一眼望不到头的尘烟,王文等将领不得不命令手下的士兵起身来迎战,虽说一个个口鼻上都蒙着湿面,可在这种火场上,站起来和趴下去的感觉绝对是不一样的,一人多高地地方已经让人感到空气稀薄了,在这样的环境下,单纯的站立都很困难,真难以想象,苏国的士兵怎么可能在这样的条件下发动进攻呢?
是说王文他们都不理解,但苏国的部队毕竟还是攻到了他们的营地前面,虽说在浓肖的烟雾中不时有士兵直接就倒在了地上,但随后赶上的士兵就像没有看到一样。依然不折不挠的向前冲击,这种情况看在防守的大唐士兵眼里,不由得让他们又紧张又佩服,不知不沉地,他们也抓紧了手中的兵器,身体微微颤抖着,准备迎接一场艰难的鹰战。
王文和尉迟雄站在高高地了望台上,紧紧捂住手中的湿毛巾,强忍着空气中缺氧带来的眩晕,紧张的关注着战场上的局势,虽说浓浓的烟雾让他看不了太远,不过从眼前的情况,以及前排斥候通过对讲机汇报的战况,让他牢牢地把握着战场的局势,得知敌军大部份已经进入游骑兵地射程,他果断地挥动了右手。
随着有节凑的战鼓声。训练有素的士兵立即领会到了王文传达的作战意图站在前排的几列重装步兵立即就地蹲下,将紧跟其后的游骑后地视线亮了出来,借着灰蒙蒙的光亮,游骑兵举起手中的手弩对准跑在前排的敌军开始精确的射击,这种有目的性的射击给敌人造成损失非常巨大。三万游骑兵站成两列,轮番对攻上来的敌军进行精确的打击,尽量避免对方攻到自己阵前,在这种恶劣环境下作战,重装步兵要吃亏很多,身上沉重的装备使他们的体力消耗很大,所以,必须尽可能阻止对方靠近。
苏国士兵的攻击一浪高过一浪,在距离营地三十米左右的空地上,密密麻麻趟满了苏国的士兵,虽说他们身上都穿着坚固的藤甲,但这个距离实在是太近了,弩箭纵然不能马上让他们毙命,却也能给他们以重创,因此现在躺在那里的,大都是呻吟着难以行动的重伤员。
眼看在游骑兵密集的箭雨下无法冲破那道生死防线,苏国的将领们及时停止了进攻,他们本来以为在这种环境下,王文的游骑兵无法利用高度的机动性给他们以重创,却没想到,在阵地防守之中,游骑兵的威力依然这么恐怖,这次冲击一共派上去五万士兵,最终能够顺利回来的却仅剩下两三千而已,剩余的,不是被当场射杀,就是躺在敌人营地前痛苦挣扎着。
看到乱人退兵了,王文一颗高悬的心脏总算是放了下来,敌人很明显是要拼消耗,试图以优势兵力消耗掉自己的有生力量,一旦双方部队在这种环境下接战了,自己的这点士兵是挡不住对方的,好在游骑兵的火力够强,否则真要被对方得逞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