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袁世凯自以为得计,但他的野心却被孙中山看穿。孙中山连电伍廷芳,
要他向袁世凯提出3 个条件:(1)清廷退位,其一切政权同时消灭,不得私
授于其臣。
(2)北京不得更设临时政府。
(3)各国承认中华民国之后,临时总统即行辞职,请参议院举袁为大
总统。
孙中山电致伍廷芳,要求将所提各条交各报馆公开发表。
孙文在电报中称:
前电言清帝退位,临时大总统即日辞职,意以袁与满洲政府断绝一切
关系,变为民国国民,故许以即时举袁。嗣就后来各电观之,袁意不独欲去
满清政府,并须同时取消民国政府,自在北京另行组织临时政府,则此种临
时政府将为君主立宪政府乎?抑民主政府乎?人谁知之?纵彼有谓为民主之
政府,又谁为保证?故文昨电谓须俟各国政府承认后,始行解职,无非欲巩
固民国之基础,并非前后意见有所冲突也。若袁能实行断绝满政府关系,变
为民国国民之条件,则文当仍践前言也。
今确定办法如下:一、清帝退位,由袁同时知照驻京各国公使电知国
民政府,言现在清帝已经退位,或转饬驻沪领事转达亦可。二、同时袁须宣
布政见,绝对赞成共和主义。三、文接到外交团或领事团通知清帝退位布告
后,即行辞职。四、由参议院举袁为临时总统。五、袁被举为临时总统后,
誓守参议院所定之宪法,乃能接权授事。按1、2 两条即为袁断绝满政府关
系,变为民国国民之条件。此为最后解决办法,如袁并此而不能行,则是不
愿赞同民国,不愿为和平解决,如此则所有优待皇室八旗各条件,不能履行。
战争复起,天下流血,其罪当有所归。请告袁。
孙中山将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的条件公布后,袁就处在十分被动的
地位。他若不接受这最后解决的办法,又没有别的对付办法;若接受这些条
件,宗社党尚在同他作对,并且还没有取得清帝退位的同意。他以后用清廷
退位去换取自己的总统地位,还是半公开的秘密交易,孙中山把5 项条件公
布后,他过去进行的秘密交易,完全被公开了,再没有暗中回旋的余地。因
此,他只好继续称病不入朝。
临时政府逼袁回电,他起初不理;再逼,他答称关于皇帝退位之事,
从未与贵代表交涉;再电责问,他干脆置若罔闻。
孙中山公开揭露袁世凯,在各方面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支持袁世凯的
恶势力便公开替袁讲话,英国《太晤士报》在社论《中国的新困难》中,攻
击孙中山所提的条件是“有失审慎”,说南京政党及其领袖的行为,似乎是
无法辩解的。该报的一篇署名文章攻击孙中山背弃了他的许诺,提出了不可
实施的新建议。那袁世凯的代理人唐绍仪说孙中山正在把事情弄糟,他致电
孙中山说,再提什么条件,简直是发疯。伍廷芳、温宗尧急于同袁世凯达成
协议,对孙中山公布的清帝退位条件更为恼火,温宗尧说:“如果我有一只
手枪,我就亲手杀死孙中山。”临时政府电报局局长是唐绍仪的亲戚唐元昌,
他所控制的《国民评论》,在一篇社论中竟说:“看来袁泄凯在最近几个星期
所做的工作,由于孙逸仙博士发出了一纸最后通牒,在很大程度上是白费气
力了。这一通牒正当就要宣布退位的时刻送达北京,人们只能把它视为一件
非常拙劣的恫吓,再无其他看法。”那些满蒙王公亲贵,尤其是以良弼为首
的宗社党,在孙中山公布清帝退位、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的条件后,更加
紧了反袁活动。他们准备袁世凯一辞职,便照准,由毓朗、载泽等出面组阁,
以铁良任清军司令,作最后的斗争。
铁良已回到北京,他和良弼等人策划反袁,在北京城组织1.7 万名满
族士兵。北京恐怖行动正在蔓延,很多人设法购买武器,价格只有45 法郎
的勃朗宁左轮手枪,竟卖到100 两银子1 支。
袁世凯十分惊慌,他的便衣队卫士已达350 人之多,每人配带着勃朗
宁左轮手枪。他虽然采取了一切防卫措施,还是担心能否逃开暗杀。没有办
法,他又将徐世昌找来,问计于他。
徐世昌道:“对付宗社党那几个死硬的家伙,依我之见,除之为上。”
袁世凯点头,他也想过杀掉宗社党以良弼为首的亲贵,但是,他考虑到,一
则良弼任禁卫军第1 协统兼禁卫军训练大臣,仍有操纵禁卫军的实权,要除
掉他,不是那么容易。
再则杀掉皇族,尤其是像良弼这样的皇族,很可能会惊动整个清室,
这不但使他永远洗不清“曹操”之恶名,也不利于他稳妥地从清室手里接过
权力。
徐世昌见袁世凯沉默不语,便不露声色地道:“老弟,你不便下手,可
用三十六计中的借刀杀人一计。”袁世凯禁不住敞怀大笑起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