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不可,而袁总统适足当之。? .今日之中国,惟有交项城治理。”黄兴同
袁世凯晤谈后,不止一次地对人说:“袁热心维持民国,实为今日第一人物。
袁总统经营国事,不辞劳怨,实所钦服。”袁世凯在发生内阁危机时邀
请孙、黄北上,想请他们解决陆内阁的风潮问题。
8 月20 日,陆征祥提出辞职后,袁想让他的亲信赵秉钧担任内阁总理,
但又怕参议院通不过,于是一面任赵为代理总理,一面声称内阁总理待孙、
黄到京后协商解决。与此同时,又故意作出物色人选、改组内阁的姿态。他
先是派范源濂、刘揆一动员宋教仁出任内阁总理,宋以仅换总理,阁员仍采
各党混合,既不能组成强固的政府,又不合国民党政党内阁的主张,辞谢不
就,并表示待孙、黄到京后再议。
孙中山到京后,28 日同陆征祥会见时曾劝陆勿存退意。当袁向孙征求
内阁总理人选的意见时,孙提议由宋教仁出任,黄兴也来电劝宋担任。宋以
临时政府即将结束,所余时间很短,不能多所施展,调和南北感情须有威望
素著者,始能得到人们信仰之理由,反过来建议由黄兴任内阁总理。
黄兴北上到天津,宋迎黄于天津时,又动员唐绍仪、陈其美共同促黄
出任总理。以后袁、黄会晤,袁也作出动员黄为总理的姿态。黄兴以准备专
心致力实业来谢绝。袁世凯就趁势提出在赵秉钧和国民党籍的沈秉坤两人选
一人担任总理。袁提沈秉坤自然只是作为陪衬。黄兴认为沈、赵两人均可。
宋教仁反对沈而赞赵,因为他认为沈若出任,必然破坏国民党政党内阁的主
张。在京国民党人亦多认为国会大选在即,临时政府时间已不长,如沈勉强
出任,万一短命,对国民党不利。
经过反复商议,多数国民党党员主张取放任主义,谓不如即用赵秉钧
为总理,俾得组一纯粹的袁派内阁,黄兴便代表国民党正式向袁提出赵秉钧
为总理,这当然正中袁世凯的下怀。9 月24 日,经参议院通过,赵内阁正
式成立。
赵秉钧正式任内阁总理后,黄兴建议全体阁员加入国民党,以便实现
政党内阁。狡猾的袁世凯见黄兴画饼充饥,极表赞成。于是黄兴、陈其美在
六国饭店宴请全体国务员、国民党议员、国民党本部各部正副主任与新闻记
者,正式宣布“欢迎新加入国民党的国务员诸君”。可是那些新加入国民党
的国务员们在宴会上说了几句应酬话之后,根本不拿国民党当回事。内阁总
理赵秉钧说:“我们并未理他。”范源濂、周学熙、朱启钤表示不承认。表示
积极的惟有最热心做官之外交总长梁如浩,及以留学生一跃而至农林总长之
陈振先。有人讥笑黄兴拉这些人入党实是“天然凑成一部一见哈哈笑耳。”
也有人说忠厚老实的黄兴劝赵内阁加入国民党,变赵内阁为国民党内阁,是
要用“化男为女”的玄想,去化旧为新。
孙中山一心扑在中国的实业上,在他的心目中,头一件大事,就是把
中国的铁路搞上去。他到张家口视察了詹天佑设计修建的铁路,并游览了长
城。孙中山希望自己铁路建设计划能够得到“参议院之赞同,政府之特许”。
袁世凯表面上满足了他的这个愿望,正式任命他为全国铁路督办,全权督办
全国铁路。孙中山预定的3 大铁路干线是:由广州经广西、云南、四川,通
入西藏、绕至天山之南。一由扬子江口,经江苏、安徽、河南、陕西、甘肃、
新疆以迄伊犁。一由秦皇岛,绕辽东折入蒙古,直穿外蒙,以达乌梁海。
资本定为60 亿元,里程为20 万里,期限10 年。筹款方法是借债修路,
允许外人承办,但限期若干年收归国有。
9 月18 日,孙中山离开北京,到各地考察铁路、矿务,结束了他这次
北京之行。他在孔祥熙的陪同下,前往山西太原,去和阎锡山会面。
孙中山和黄兴在京热心调合南北,又公开表示信任、拥护袁世凯,为
袁世凯施展诡谋提供了可乘之机。孙中山走后,袁世凯发表了自己拟定的袁、
孙、黄、黎的共同宣言,即八大内政大纲。这共同宣言没有经过孙中山、黄
兴的酌定。那黎元洪因为张振武案,回避与孙、黄见面,未入京,只列上了
名。9 月25 日,“四大伟人”之协定政策予以公布,这“四大伟人”协定又
称为八大内政大纲。其内容是:(1)立国取统一制度;(2)主持是非善恶之
真公道,以正民俗;(3)暂时收束武备,先储海陆军人才;(4)开放门户,
输入外资,兴办铁路矿山建置钢铁工厂,以厚民生;(5)提倡资助国民实业,
先着手于农、林、工、商;(6)军事、外交、财政、司法、交通皆取中央集
权主义,其余斟酌各省情形兼采地方分权主义;(7)迅速整理财政;(8)竭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