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民国春秋_刘凤舞【完结】(239)

  他赶回上海,被派到汉口、长沙等地活动。

  孙中山对形势始终抱乐观态度,他认为有志竟成。他说:“惟我辈既以

  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既不可以

  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应乎世界进步潮

  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即使及身而不能成,四

  亿万苍生当亦有闻风而兴起者,毋怯也!”他还说二次革命“失败以后,自

  表面观之,已觉势力全归乌有,而实则内地各处,其革命分子较之湖北革命

  以前,不啻万倍。而袁氏之种种政策,尚能力为民国制造革命党。”孙中山

  东渡以来,日夕共谋,非欲雪癸丑之耻,实欲竟辛亥之功。

  黄兴、李烈钧、张继、陈炯明等人在新败之后,认为袁世凯镇压一次

  革命得逞,其势力如日中天,须缓待时日,待机而动,被称为缓进派。其对

  孙中山等积极组织新党亟谋在国内迅举义帜、以推翻袁世凯专制统治,是抱

  反对态度的。

  孙中山为了争取李烈钧、陈炯明等人,曾指令邓泽如、郑螺生、李源

  水、区慎刚等南洋同志,向李烈钧、陈炯明等进行规劝,但李烈钧仍发出布

  告各埠同志书,陈炯明则亲往南洋各埠联络,进行分裂活动。他们为了贯彻

  反袁缓进主张,抵制和破坏中华革命党在南洋的筹款活动,以救济广东水灾

  为名,于1914 年创办了水利公司,派员赴各埠筹款,声言办邮船,并派学

  生赴欧美留学、习飞机,所至辄阻挠中华革命党之筹饷,反对孙中山。

  他们甚至想把南洋地区的中华革命党员也拉过去,声言:他们只是不

  赞成以中华革命党来取代国民党。现在惟有各行其是,尽力办去,务达到倒

  袁之目的而后已。目的达到,然后请中山先生出来共同维持。他们还说:他

  们和中华革命党形式上不同,其实精神如一,将来得以倾袁,仍欲辅助孙先

  生施展救民政策,却非为个人而生私心。

  李烈钧、陈炯明、柏文蔚、林虎、熊克武等人还在南洋组织“欧事研

  究会”,假借世运,掩饰内讧,另树一帜,与中华革命党对抗。1915 年1 月,

  林虎、熊克武等欧事研究会部分成员通电,为袁世凯政府与日本政府正式谈

  判二十一条辟谣。2 月,黄兴、陈炯明领衔通电,再次辟谣,该电以停止讨

  袁、一致对外为基调,而对二次革命深自引咎,表示:“癸丑7 月之役,固

  自弃于国人,然尚有他途,国政于以修明,兴等虽被万死,又何足惜?”二

  次革命失败后,“即复戢兵,诚不欲以骤难克敌之师,重生灵涂炭之祸。兴

  等虽以此受同志之责,居? .怯之名,质之天良,尚无所歉。”他们声明:“国

  人既惩兴等癸丑之非,自后非有社会真切之要求,决不轻言国事。”二十一

  条签订后,对黄兴等人起震惊作用,黄兴等17 人联名通电,指斥袁世凯“外

  交失败,丧权蹙国”,“其所以然,则一国政权集结一人之身。”此后,欧事

  研究会的骨干分子李烈钧、覃振、周震麟等人,相继以个人名义加入中华革

  命党。孙、黄趋于一致。

  孙中山于1915 年2 月委任陈其美、居正、许崇清、胡汉民、张静江分

  别担任中华革命党本部总务、党务、军务、政治、财政等各部部长,廖仲恺、

  邓铿、杨庶堪分别为财政、军务、政治部副部长。中华革命党机关报为《民

  国杂志》,胡汉民任总编辑,居正为发行人,主要撰稿人有戴季陶、朱执信、

  苏曼殊、邹鲁等人。

  陈其美、戴季陶向孙中山建议:“辛亥、癸丑两役失败原因固然多,而

  以东北各省根基薄弱,不能直捣北京关系最大,今后我党仍偏重南方,勿视

  北方,覆辙孙中山听从了他孙中山听从了他建议,便派他们到东北大连,进

  行“培养根基”的工作,他们的直接任务是负责建立革命机关,策动东北三

  省的革命运动。

  大连本是革命党人集中的地方,因受反动势力的压迫,革命党人的机

  关、团体几乎被破坏殆尽,革命党人逃往海外者甚多,余者寥若晨星,或操

  业以自给,或任教授以糊口,或为谋生活计,于国事竟不闻问。

  陈其美、戴季陶到大连后,便分头去联络旧日党人,向他们介绍孙中

  山在日本坚持斗争的情况,鼓起他们的勇气。在这些党人的支持下,很快恢

  复了旧时的机关、团体。

  随后,又继续发展,在东北三省内建立了近30 个革命团体。

  孙中山委任何天炯主持中华革命党广东支部,委任邓铿为中华革命军

  广东司令长官。

  其时,朱执信虽尚未履行入党手续,但他自动回粤,与邓铿通力合作,

  共策讨伐龙济光的军事行动。他们分东北和西南两方面,东北方面包括惠州、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