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工作,包惠僧也暂时留在广州,参加支部的活动。
在留洋学生中,除参加上海共产党发起组的施存统、周佛海在日本成
立日本小组外,张申府在留法学生中建立了党的组织。
从1919 年春到1920 年底,中国有1600 余名青年涌入法国勤工俭学。
他们中间有蔡和森、蔡畅、李富春、向警予、李维汉、刘清扬、周恩来、陈
公培、赵世炎、王若飞、李立三、徐特立、陈毅、聂荣臻、邓小平、傅钟、
萧三、陈延年、陈乔年等等。
张申府在1920 年秋加入北京支部后,同蔡元培一起来到法国。张应里
昂中法大学校长吴稚晖的聘请担任逻辑学教授。
张申府在法国发展了刘清扬入党,并结为夫妻。张申府、刘清扬发展
了周恩来入党。
周恩来字翔宇,祖籍浙江绍兴。他的祖父周殿魁因为当师爷,由绍兴
来到苏北淮安,晚年在淮安府山阳县做过知县。周恩来出生于淮安。他刚1
岁时,父母将他过继给病危的叔叔当养子,不久叔父病逝。周恩来4 岁时,
嗣母就教他识字;5 岁起便送他进私塾读书。
1904 年,6 岁的周恩来随同父母亲、嗣母迁到清河县清江浦,并到外
祖父家的家塾里读书。1907 年夏,母亲病逝,次年7 月嗣母病逝。两个母
亲去世,家里债台高筑。父亲经别人介绍,去湖北谋事,周恩来带着两个弟
弟回到淮安,尽管他只有10 岁,却不得不管理家务,因为他的另一位叔父
从年轻时就偏瘫在床,家里的事都要周恩来出头。周恩来不但承担了这一切,
还到东门附近表舅家的家塾里读书。
周恩来12 岁时被伯父接到沈阳读书,伯父在那里担任职员,他没有子
女,又十分喜爱周恩来。
1913 年,伯父调往天津工作,周恩来也随着来到天津,并考入南开学
校读书。4 年后毕业,前往日本留学。五四运动爆发时回到天津,组织了觉
悟社,与李大钊联系,成为天津学生领袖。
1920 年1 月29 日,周恩来因从事革命活动被捕,在狱中度过半年铁窗
生活,出狱后去法国留学。
1921 年春,有两名青年手持陈独秀的介绍信找到张申府,参加巴黎小
组的活动。他们是赵世炎和陈公培。这两位留学生分别在1920 年5 月和7
月由北京经上海赴法国,他们在上海与陈独秀会面,经陈独秀介绍入党。这
样一来,巴黎小组便有张申府、刘清扬、周恩来、赵世炎、陈公培5 人组成,
张申府是小组负责人。
既然上海、北京、广州、武汉、长沙、济南,以及旅日留学生、旅欧
留学生都建立了共产党的组织,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的条件已日臻成熟。1921
年2 月,陈独秀起草了一份党章,主张党的组织采取中央集权制。这份党章
由广州寄给李汉俊,李看后甚为不满,认为陈独秀要在党内搞个人独裁,他
也起草了一份党章,主张地方分权,使中央成为一个有职无权的机关,并寄
给陈独秀。陈独秀看后,大发雷霆。他们两人本来就有分歧,现在的关系更
加恶化。但陈独秀的威信远在李之上,李无法与陈抗衡,于是不愿再担任代
理书记,把党的工作交给了李达,李达便成了上海党组织的代理书记。
以列宁为首的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极为关切,
1920 年8 月,根据列宁的推荐,共产国际委任马林为共产国际驻中国代表。
马林于1921 年3 月从莫斯科动身,取道欧洲赴上海,当年6 月3 日到达上
海。与此同时,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的代表尼可尔斯基也来到上海。此时维
经斯基已回俄国。
马林、尼可尔斯基立即同李达、李汉俊接头。二李都能讲英语,李汉
俊还会讲德语,马林会讲英语。他们通过交谈,认为召开党的全国代表大会
的条件已经成熟。于是决定各地党小组各派代表两人来上海开会。马林拿出
带来的经费,寄给每位代表路费100 元,回去时再给50 元。
李达分别与广州的陈独秀、北京的李大钊联系商议,得到陈独秀、李
大钊的同意后,李达、李汉俊分别写信给北京、武汉、长沙、广州、济南以
及日本留学学生中的党组织或党员,通知他们各派2 名代表来上海参加党的
全国代表大会。至于法国留学生的党组织,因路途遥远,已经来不及,故未
通知。
北京党组织接到通知后,立即开会讨论谁去上海的问题。李大钊本是
当然代表,但他任北大图书馆主任,并兼北大教授,又是北京8 校教职员代
表联席会议主席,时值学年终结,公务繁忙,不能亲自去上海。会议推选张
国焘、刘仁静为代表。李大钊指定张国焘参与代表大会的筹备工作。因此,
张国焘会后便动身南下。
张国焘途经济南时停留一天,约王尽美、邓恩铭等济南党员,在大明
湖的游船上详谈,确定王尽美、邓恩铭为济南党组织代表。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