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左右江一带;李、黄部在梧州、玉林、浔江一带。陆、沈两部各有2
万多人枪,李、黄两部合起来则不到1 万人。
李、黄共同计划向上游发展,以驾驭广西全局。他们密议利用陆、沈
同床异梦的矛盾,挑起两个强敌间的战事,尔后各个击破。然而在先讨陆还
是先讨沈的问题,李与黄、白间意见分歧。李认为,沈特凶悍,为人反复无
常,毫无信义可言,久为两粤人民所共弃,先行讨沈,定可一快人心。而对
陆兴师问罪,李则有恻隐之心,心头难免不安。黄、白认为李的“联陆讨沈”
之策,出于对陆“不忍”,对于平定广西之大略实为不智,故不赞成。他们
提出“先联沈讨陆”。认为此是“联弱攻强,避实击虚”,这样对陆方胜券可
操,沈部也易翦灭。
李宗仁斟酌再三,接受了他们的方案。当时陆、沈两部在北京政府调
解下,已有讲和息兵、合而谋取梧州的动向。李、黄遂决定先发制人,乘陆、
沈未合作,先派人与沈鸿英联系,诱之以利,答应在倒陆后,将来地盘分配,
桂林、平乐、柳州尽归沈有。沈为一枭雄人物,对李、黄的话当然也未尽信,
但在盱衡全局后,认为陆荣廷势大,是自己称王广西的主要对手;李、黄部
乃初出茅庐,不足以惧,于是承诺与李、黄合作,倒陆后再作后图。
李、黄乘陆、沈在桂林对峙,迅速集中两部兵力于贵县,而后分左、
右两路:左路由李宗仁亲率,指挥讨贼军伍廷飏、夏威、蔡振云3 部和定桂
军李石愚支队,沿邕江而上,直取南宁;右路由白崇禧率领,下辖定桂军何
武、钟祖培部和讨贼军俞作柏团,攻打宾阳、迁江、上林,再转武鸣,对南
宁作迂回包围。黄绍竑则指挥剩余部队留驻梧州,策划各方补充、策应。
李宗仁的左路军在击退陆部韩彩凤军后,很快进至南宁,在南宁附近
与陆部蒙仁潜、林俊廷的部队展开血战。右路白崇禧的部队,连下柳州、庆
远,也奔南宁而来。在这种夹击攻势下,南宁守将林俊廷不敢抵抗,率部窜
逃,省长张其也从南宁仓皇出逃。李、黄军遂于1924 年6 月25 日占领南宁,
两部会师,首战告捷。
南宁的克复,使李、黄军两部士气大振。然值此大战初胜,尚待一鼓
作气,继续进取之时,李、黄两个系统的部队都混集在一起,双方部属为分
夺权利,几起争执,互不相让,嫌隙已见。两部将领中有彼此不服、欲争高
低之人,几临火并边缘。
李宗仁、白崇禧见情形严重,大局未定,众敌环伺,若内部为权为利,
先起争执,必定复蹈昔日太平军诸王内讧、瓦解失败的覆辙。于是李、白商
量后,立即联名打电报给在梧州的黄绍竑,要其克日来邕,并有“你如迟日
不来,危险就会发生”等语。
黄绍竑接电后,知情形紧急,乃昼夜不停,赶至南宁。李、黄、白3
首领见面后,白即对黄晓以利害,白道:“洪杨之失败,非曾左之功也,洪
杨内讧自毁其事业也,若以占领南宁即起内讧,我不欲见失败之日,愿先卸
职他去。”留着大胡子的黄也深明大义,回道:“决不能这样做,一切以团体
为重,恪守前约,推李为首。”3 人达成默契。李、黄将两支部队中营长以
上干部召来会宴,席间黄起立致词,提议:“立即组织定桂、讨贼联军指挥
部,拥护李宗仁当联军总指挥,本人副之。”言毕,黄举杯率在席诸将领向
李宗仁敬酒,大家共干一杯。饮干后,黄擎杯在手,向诸将宣誓说:“今后
我们将领,誓为一心一德,服从李总指挥领导,如有口是心非,三心两意的,
当如此杯!”说完将酒杯猛掷于地,跌得粉碎,全场空气肃穆,众将为之动
容,纷纷表示:“既然胡须老都这样做,还有什么可说。”于是,两军将领尽
弃前嫌,握手言欢。
联军总指挥部随即成立。李、黄为正、副指挥,白崇禧为参谋长兼前
敌总指挥,黄旭初为副参谋长,吕竟存为副官长,黄钟岳为秘书长,联军属
下各纵队将领也作了统一调派。新桂系此后长期实行李、黄、白三巨头领导
体制,李、黄两部由分而合,一致合作,共举定桂大业。李以仁厚、坦白、
公正、诚恳待人,不念以往之瑕疵,力求事后之改进,尤其严禁任用私人,
对自己原部之陈旧落伍分子尽力淘汰,毫不徇私,从而使这一新的团体进一
步摒除了派别歧见。
第四十章 南北大惨案
陆、沈在桂林的战事正打得难分难舍,陆“老帅”被围在桂林城内,
对南宁方面无暇顾及,李宗仁乃兵分3 路:右路白崇禧指挥,左路胡宗铎指
挥,中路俞作柏指挥。3 路中以白崇禧右路为主攻方向,白崇禧率部乘胜一
鼓而下,拿下柳州后,即掉兵转向上雷、庆远方向追击,与陆之骁将韩彩凤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