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王以中山主义学会为基础,成立了孙文主义学会。王柏龄说:“成立孙
文主义学会,就是要和共产党和青年军人联合会划上一道鸿沟,尔为尔,我
为我。”孙文主义学会的骨干都是蒋介石的亲信,王柏龄、贺衷寒、何应钦、
陈诚、顾祝同、胡宗南、吴铁城、缪斌、冷欣、曾扩情、酆悌、桂永清、欧
阳格、刘峙、陈肇英等。它是蒋介石豢养的反共反革命的团体。
孙文主义学会监视共产党员的行动,盗窃共产党员的文件,放出种种
污蔑中伤共产党员的滥言,甚至挑起冲突,大打出手,酿成武斗惨剧。孙文
主义学会会员、黄埔军校官佐林振雄同青年军人联合会会员李汉藩发生口
角,林竟然拔出手枪向李开了一枪,幸未打中,当时引起大风潮。军校进步
师生同声抗议林振雄枪击李汉藩事件。
身为黄埔军校校长的蒋介石,貌似公允,暗中却支持孙文主义学会,
竭力加强对青年军人联合会的控制。
1926 年2 月2 日,蒋介石装作协调两会关系,召集两会负责人开会,
议定4 条办法,利用孙文主义学会以加强对青年军人联合会的监视,把联合
会摆在自己的控制之下,庇护右派,打击左派。
蒋介石操纵孙文主义学会,阴谋策划中山舰事件。
中山舰是国民政府唯一的一只装备完全的兵舰,它原是由永丰舰改名
的,孙中山曾在永丰舰上避难,为纪念孙中山而改名“中山舰”。
蒋介石同孙文主义学会、国民党右派多次策划,散布说:“共产党要暴
动,推翻国民政府,组织工农政府。”蒋介石精心策划之后,于1926 年3 月
18 日,令黄埔军校驻省办事处通知海军局,谓奉蒋介石命令,调派“得力
兵舰二艘,开赴黄埔,听候调遣。”海军局代理局长李之龙即派中山、宝璧
两舰前往。但19 日晨军舰到达黄埔后,蒋介石却声称并无调舰命令,随后
因苏联参观团要参观兵舰,李之龙经请示蒋介石又将中山舰调回,19 日下
午6 时兵舰驶抵广州,中山舰的往返开动,本是奉命行事,但蒋介石却说这
是“无故露械外出,经一昼夜”,“中正防其扰乱政府之举,为党国计,不得
不施行迅速之处置”。
20 日凌晨3 时,蒋介石到造币厂,宣布广州紧急戒严,命令陈肇英、
王柏龄、陈策、欧阳格、吴铁城等人,率武装部队,包围苏联顾问季山嘉及
苏联代表团住宅、苏联领事馆和省港罢工委员会,扣押第一军和黄埔军校中
的共产党员,逮捕李之龙,他们预定,只要任何方面的共产党一开枪反抗,
就以第2 师、新编第1 师及公安部队来一次大屠杀。
他们还包围了汪精卫的住宅。
蒋介石老谋深算、诡计多端,当他对准共产党猛然一击之后,就立即
收缩回来。他感到现在羽毛尚未丰满,同共产党彻底决裂还为时尚早,还需
要共产党的支持和苏联的军火援助,于是,在20 日下午,释放了许多被扣
押的共产党员。
远在上海的中共中央领导人见到报纸上披露中山舰事件的消息,感到
莫名其妙。因为通讯联系不便,无法了解事件的真相。
受到软禁的苏联使团布勃诺夫等人不能不表态。22 日,苏联领事馆代
表与蒋介石会晤,问蒋:“这是对人问题,还是对俄问题?”蒋回答道:“对
人不对俄,希望鲍罗廷速回俄。”领事馆代表随即表示:“如此即可安心,乃
令季山嘉回俄。”布勃诺夫立即将苏联顾问组组长季山嘉和其他顾问组成员
10 余名遣返回国。
事变之后,蒋介石非常害怕共产党人对他进行反击,如果共产党人进
行反击,蒋介石的地位就会处在危险之中。当时周恩来、毛泽东等都主张反
击,当时的革命力量很强,广州工人、省港罢工工人有10 多万人,工人纠
察队有几千人,并有统一的司令部——省港罢工委员会。广东已有许多农民
加入农会,并有许多武装的农民自卫军。黄埔军校第4 期2000 多学生中,
共产党、共青团员很多。在国民党军队中,中国共产党有相当的力量,6 个
军中的政治部主任,除第五军外,都是共产党员担任。中国共产党在广大群
众、革命军官兵和国民党人士中,有良好的影响和很高的威信。国民党内部
和国民党革命军中,有很多人反对蒋介石制造这次事件,黄埔军校教育长邓
演达等人坚决谴责中山舰事件为反革命行为。第2 军军长谭延闿对人说,蒋
介石的位置提得太高了;第3 军军长朱培德不愿受蒋介石指挥;第4 军军长
李济深、第6 军军长程潜都对蒋介石不满;第5 军军长李福林同蒋介石也有
矛盾。如果当时提出把蒋介石搞掉,这几个军都会赞成。第一军的共产党员
在该军中有较大影响,对蒋介石把共产党员赶出第一军去很不满。因此,搞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